各参保单位、参保职工:定于年12月18日至22日,医院进行城镇职工门诊特殊慢性病集中鉴定,请全市已参保的慢性病患者按时参加。鉴定时需携带本人社保卡、身份证、一寸彩照、医院住院病历、门诊病历及各种检查化验单等相关材料。慢性病鉴定具体时间、病种安排12月18至19号:糖尿病、尿*症患者的透析治疗、慢性肾...[详细]
单元 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详细]
病原学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此,临医院感染治疗和控制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大部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采用商品化的鉴定系统鉴定临床分离的细菌,但是对于一些临床不常见的细菌,传统的鉴定方法(如革兰染色、生化反应等)更加实用有效。因此,本文参照CLSIM32-A2文件列举了一些临床不常见细...[详细]
?婴儿感冒症状勿与7种疾病混淆感冒一般指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咽炎、喉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喉以上部位的感染。对大一点的宝宝来说,每年都会有4—6次这样的感染,每次当宝宝感冒时妈妈就很着急,其实大可不必:只要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5℃,就不需要作什么特殊的处理,注意休息,多喂水,咳嗽时对症地给点小儿...[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职业性传染病的诊断Diagnosisofoccupationalinfectiousdisease-05-18发布-11-01实施前言本标准的第6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详细]
必考知识点笔试倒计时41天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到出生40周。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婴儿期:出生到1岁。幼儿期:1岁到满3岁。学龄前期:3岁至6~7岁。学龄期:6~7岁到青春期。2.生长发育规律: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详细]
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一)流行病学资料是否有流行地区居留史与病畜接触史,进食未严格消*的乳制品及未煮熟的畜肉史。(二)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发热,伴有多汗、游走性关节痛。查体发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如有睾丸肿大疼痛,神经痛,则基本可确诊。(三)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半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或 增...[详细]
?小儿急性发热伴发皮疹可见于多种疾病,如病*或细菌所致的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和免疫炎症性疾病等,医院感染综合科儿科门诊主任医师牟丹蕾进行了总结归纳出9种疾病可引起患儿发生皮疹,牟主任从病因,发热与出诊的关系,皮疹特点,全身表现和其他症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概况性的总结,希望给年轻父母一些帮助。...[详细]
单用血沉或者C反应蛋白,哪个能更好的反映疾病活动或者炎性程度呢?血沉和C反应蛋白是临床工作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指标,它们对感染炎性程度、自身免疫病等疾病活动程度的判断有著相当重要的作用,那麽,如果单用血沉或者C反应蛋白,哪个能更好的反映疾病活动或者炎性程度呢?临床工作中哪个更受你的青睐?首先,我们分别...[详细]
长期发热病因复杂,诊断有一定困难,但是如果仔细地询问病史、了解发热的伴随症状和体征,则有助于了解器质性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有助于鉴别发热的原因。(1)长期发热伴畏寒、寒战,多见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并常有皮肤和球结膜出血点、贫血及器质性心脏病体征。疟疾的发热也常伴寒战。(2)长期发热伴咳嗽、气急、紫...[详细]
第二节痹病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人,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详细]
小编导读指(趾)甲像人体其他部位一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通过对指(趾)甲异常表现的观察分析,可以推测出人体所患的多种疾病。比如常见的指(趾)甲上的白点,指(趾)甲上的横纹或是纵纹,包括指(趾)甲的颜色,都反映了人体不同的疾病。今天要分享的是指(趾)甲形状的变化,反映了哪些疾病?且来细看!一、横沟甲在...[详细]
点击这里,寻找志同道合的中医人!伏气温病又称伏邪温病,是指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伏气温病属于外感热病的一种,其特点是当邪气侵犯人体时,由于体质较弱,邪气不能被消灭或排除,也不能应期发病,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保持整体的平衡,使邪气伏藏待机,这种潜伏于体内的邪气被称为“伏气”或“伏邪”...[详细]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答案:只需要点击图片上边的《足疗行业权威落地机构》即可!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很多人不知何从下手,其实很简单,大家对照下面对穴位介...[详细]
龙岗家长注意!最近又有一个“捣蛋*”来骚扰孩子了!????本周,龙岗区报告的猩红热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3倍;年截至12月3日,龙岗区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47倍。年全国猩红热疫情正处于高发年份,应警惕疫情的发生。猩红热、猩红热这个古老又陌生的传染病又冒出来刷“存在感”了猩是猩...[详细]
之前我们讲到慢性病主要包括四种,其中心血管病是其中的一大类,今天,我们来了解心血管病都包括哪些我们常听说的疾病,这些疾病有哪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病1、心血管病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脏病吗?心血管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脑血管疾病——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如脑中风冠心病——心脏肌肉供血血管的疾病,如...[详细]
作者:医院风湿免疫科陈叠、王文龙、程勇*审阅:医院风湿免疫科陈盛教授检查项目参考值临床意义免疫球蛋白IgG7~16g/L增高见于多种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IgG型多发性骨髓瘤,肝脏病,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减低见于免疫缺陷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病*感染,服用免疫抑制剂...[详细]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作者介绍李卫敏西安交大一附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门诊时间:每周一/二上午陕西省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等擅长:各种慢性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及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同时,利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对慢性病患者及重症患者积极进行食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详细]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视频来源:医库)相关阅读:考研之STEMI的治疗及例题分享点“阅读原文”,考研真题题库刷起来!赞赏长按北京中科医...[详细]
本文根据执业药师考试教材整理,平常也可以用到,分享给大家!先看下报告单:白细胞计数(WBC)外周血白细胞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三大类。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是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参考值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