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地下升起的阳气充满地面,是全年最“接地气”的时候。
鸟语花香的清晨,人们穿着布鞋,接引地气,感受天地之精华;拈一朵被晨露打湿的花,斜插在窗前的青瓷瓶里,便开始了将满未满、知足的一天。
“小满小满,谷粒渐满。”
风吹麦浪绿渐黄,空气中飘荡着一阵阵麦香。这就是小满!
那么小满的养生要点,又有什么呢?
一、起居养生小满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温差偏大,仍会较凉,尤其是降雨后气温更是下降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的添加衣服。
晚上睡觉时,更要注意保暖,要避免着凉受风,同时也要顺应夏季的自然规律,此时阳长阴缩,要早起早睡,保证睡眠。
另外,小满时节气温明显升高,天气较为闷热,许多公司、商场、餐厅、公车等场所都已开空调降温,人们回家后也常常开空调、电扇来纳凉驱热。
而长期处于寒凉的空调环境中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尤其是汗出湿衣,毛孔舒张时突然进入空调场所更让寒气乘虚而入,容易引发感冒。
小满时期空调降温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室内温度不宜低于27℃。温差过大易使人体感到不适,温度过低又易使人着凉生病。
二是不要让空调风口对着头部及背部直吹。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背部属阳,均为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以上部位当着寒风直吹,会直接损伤人体阳气,引发头痛、背痛、身痛、关节痛等各种痛证。
三是开空调的房间不宜长期关闭,应适时开窗或开门通风,以利空气交换,浊气排出。特别是家中或公司有人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时,要避免开空调,以免空气不流通造成交叉感染。
四是夜间开空调睡觉时应穿长裤及有袖上衣,并盖上单被,以免熟睡时人体阳气内藏,抗寒能力下降,更易受寒着凉。
二、饮食养生1、三不吃
一不吃生冷,秋季少痎疟
很多人以为,吃生冷只是会导致当下拉肚子而已,其实不然。
《内经》说:夏伤于暑,秋必痎疟。意思是,你夏季吃生冷,害了暑热的病,秋天就会有痎疟。
凡去看中医的人十有八九会听到“少吃生冷,多喝热水”之类的医嘱吧,即便是你发烧的时候,那也没有医生会让你多喝冷饮吧?可见生冷食物从古代以来就是不适宜人类食用。
因为人类不是冷血动物,人的消化系统也宜暖而不宜寒。而使用当今市场上大量的冷饮、生菜、水果都会导致“寒”的结果,而寒则血凝。
为什么会寒则血凝?
1,寒主收敛,寒凉食物进入胃里,胃的肌肉以及经络组织都处于收缩状态,会影响脾胃的血液循环以及血液供给。
2,脾最忌生冷,生冷伤脾!脾虚了,脾对水谷精微的吸收和输送能力就会减弱,影响气血的生化。
举例说明:生冷瓜果蔬菜如西瓜、生甜(香)瓜、各种生梨及苹果等;各种凉拌菜如凉拌海蜇、拌凉粉、小葱拌豆腐等;特别是各种冷饮冰棒如凉水、凉饮料、凉牛奶、冰淇淋、冰砖雪糕等。
瓜果类的生冷食物是天然的,大家少吃,挺好的还能利尿,但是雪糕、冰水这种人工的生冷食物建议一整个夏天都不要吃,特别是中老年人。
二不吃燥热,慢病少复发
患慢性病者食用燥热食物,会导致病情加重。
燥热的食物是什么呢?一方面是食材本身是热性的:比如羊肉、榴莲等,另一方面是烹饪方法是热性的:煎、炸、烤。
夏季本身气温高,还食用这些热性食物,会使人燥不能忍,还会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
对一些慢性病人,还会引起便秘、痔疮、肠胀气、尿少、尿痛、肾痛等,吃太多还会引起口角炎、咽炎、结膜炎、痱子、中暑等。所以夏季要远离这些燥热的东西。
如果想出汗,应该通过运动出汗,而不应该通过辛辣食物出汗。
三不吃肥腻,远离淤堵和肿瘤
中医的肥甘厚腻之品,属于甜味、油腻性食物。
从临床研究来看,甘味食物即淀粉类、糖类食物,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能促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肿瘤属于积证的范畴,《内经》认为,积证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滞,而肥厚饮食,容易助湿生痰,无疑会加重这些病理产物的凝聚。
2、多吃清热利湿食物
小满时气候开始变得湿热,宜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绿豆、冬瓜、丝瓜、黄瓜、西瓜、鲫鱼、草鱼等,少食甘肥滋腻、生湿助热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油炸熏烤食物及辣椒、芥末、胡椒、茴香、虾及羊肉、狗肉等。
3、吃苦菜正当时
苦菜,医学上又名“败酱草”,其生长遍布于全国各地。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小满前后正是吃苦菜的时节。《木草纲目》记载:
“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
苦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据研究,苦菜营养丰富,其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苦菜可用于凉拌、做汤、做馅、煮而等。
三、运动养生1、运动后忌大汗
小满节气运动时忌大汗。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此时节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因为剧烈运动可致大汗淋漓,不仅伤阴,也伤阳气。
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每次30—40min为宜,运动强度不可过大,以汗出为度。
在运动过程中应增加间歇次数,每次10—15分钟,间歇时可饮淡盐水、绿豆汤、金银花水等。
2、练“小满四月坐功”
小满时节可练“小满四月坐功”以养生,具体方法是:
每日5:00一7:00之间,盘腿坐下,左手按住左小腿部位,右手上举托大,指尖朝左,然后左右交换,动作相同,各做巧次。
接着上下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直至36息而止。
常练此功法可改善肺腑蕴滞邪毒、胸胁支满、心悸怔忡、心痛、掌中热等。
四、经络养生小满与人体的手厥阴心包经相对应。心包是心脏外部的一层薄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心包经沿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循行,其上有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共9个穴位。小满时可拍打心包经来养生。
具体方法是:
首先掐住腋窝下的极泉穴,极泉穴为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弹拨此穴时可出现无名指和小指发麻,弹拨几下之后,用空拳沿着心包经慢慢地拍下来,可安心神、解心郁。
若没有时间对整条经络进行按摩,也可选择几个简单易找穴位,如劳宫、中冲进行按压。
劳宫穴位于第二、三掌骨中间(握拳时,中指指端下即是该穴)。经常揉按此穴可清心安神、消肿止痛,防治中暑、心悸、心痛、烦闷、口疮等。
中冲穴位于中指指端的中央,有开窍醒神、泄热清心的作用,治疗中暑、中风昏迷、吐泻、心痛、口疮等。
经常揉按中冲穴可泻心火,防治口舌生疮。按摩时,可用左手手指甲掐按右手的中冲穴1min左右,再用右手掐按左手中冲穴1min左右。
五、情志养生小满时,人的心火也偏旺,容易脾气暴躁、烦躁不安。而心理、情绪与体内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关系密切。
当人受到负而情绪影响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情绪剧烈波动后风火相煽,气血上逆,可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危害更甚。
因此,小满时节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尽量抑制怒火,防止意外发生。
文章推荐
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绿茶红茶白茶……一种茶适用一种病,针对性很强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被迫熬夜,要学会补救法
蛋黄油治湿疹、痔疮有特效,用实图教你制作(收着有用!)
长按内关穴,扫除胸中之苦闷
本文选自:中医思维+、广东中医药。
好文!推荐大家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