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网络
纠错篇(四):退烧,到底需不需要发汗?
马钟涛大夫
精研古经方针灸,师内经歧黄、医圣仲景,以“六经表里营卫时空”理念,验之临床,常效如桴鼓,擅用经方与针灸调治内妇儿各种病
关于发烧的本质以及发烧时在分不清原因的情况下要如何处理和预防惊厥,之前写过的文章里都谈论了不少,这次主要写一写,发烧了,到需不需要通过发汗来退烧。
不管是家长自己本人发烧了,还是小孩发烧了,很多都会想通过“捂汗”的方式,来使身体出汗而退烧,“捂汗”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喝葱姜红糖水、葱白豆豉汤、裹被子、温水擦浴、酒精擦浴、艾叶水泡脚或者泡澡、吃西药退烧药、有些甚至还通过运动等方式来“催”汗,这种方法有时候好使,一出汗,烧就退了,有时候又不好使,汗哗啦啦地流,体温会稍微降低一些,没过多久,体温又开始直线上升,而且烧的比之前还高。这是为什么呢?要想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汗是怎么来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汗是怎么来的。古医经《黄帝内经》有这样论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平时喝的水,吃的食物,进入到胃肠之后,经过一系列的转化,会变成营气、卫气、宗气、津液,津液会跟随营气和卫气运行于血管内外而散布全身,这时候体内若有多余的阳热或者外部环境过热,会加速营卫的运转,若皮表毛孔打开,则津液会透出皮表而成为汗。
发烧的时候,什么时候可以发汗,什么时候不可以发汗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提出“五邪中人”,具体指“风、寒、湿、热、食”。
(1)当皮表感受风寒引起发烧的时候,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或高或低)、怕冷(想多穿衣服或者盖被子)、身体肌肉关节疼痛、打喷嚏、流鼻涕等,这时候因为皮表感受了风寒,人体毛孔会闭合,就像一阵冷风吹过,人会不自觉地起鸡皮疙瘩一样,进入皮表的风寒会阻碍营气卫气在皮表的运行,人体会从脾胃或者肌肉筋骨调集营卫津液来祛除风寒,毛孔又闭合不开,卫气津液和风寒都堵在了皮表,开始郁热,就表现为发烧的同时又怕冷,肌肉关节疼痛。
这种情况,就适合通过喝葱姜红糖水或葱白豆豉汤,再艾叶泡脚或裹被子闷汗的方式,从内在补充津液的同时,外在帮助皮表毛孔打开,汗一出,风寒跟着汗水排出体外,没有了风寒的淤堵,营卫运转恢复正常,体温就恢复正常。
这种适合发汗的情况,发汗的程度也是有讲究的,发汗的时候感觉皮表潮潮润润的就可以,不要到大汗淋漓的程度,如果大汗淋漓,一方面损伤太多津液,另一方面津液不能及时补充到皮表会容易再次感受风寒。
(2)当因为饮食不节制,出现积食,引起胃肠的营卫津液运转受阻而化热引起的发烧,这种情况是不能发汗的,因为这种发热的根源在于淤堵在肠胃的宿食,不是因为风寒淤堵在皮表。宿食淤堵在胃肠化热,就已经在消耗津液的产生源头,这时候如果还通过发汗,把胃肠的津液调集去皮表,让胃肠的津液更少,就会使胃肠形成干烧的局面,所以当发汗后,不仅烧没有退,人还会更难受,体温还更高,当津液严重不足的时候还容易引起惊厥抽搐(肌肉、筋得不到津液滋养,通过抽动来调集津液的反应)。
积食发烧主要表现为发热,不怕冷,好几天不大便或者发烧前暴饮暴食而大便酸臭夹杂不消化食物,肚子胀,肚子痛,肚子温度烫手,手心烫,口气臭等。
这时候要做的是减轻胃肠负担,帮助脾胃运转,补充津液,排出淤堵在胃肠的宿食,可以用大量新鲜白萝卜(g左右),适量水煮30分钟后加适量的蜂蜜和红糖,送服保和丸或保和颗粒(一次可以是成人剂量的两倍)。
(3)当脾胃虚弱或者饮食长期过饱或者喜吃煎炸等高热量食物,胃肠有一定积热,再感受风热或者湿热的时候,皮表营卫津液受风湿热淤堵也会引起发烧,这种发烧的前提是因为胃肠本身虚弱,运转不好,容易积热,产生的津液也不足,但又没到积食的程度,主要表现为发热,出汗,怕热不怕冷,口渴,口气重,咽喉充血红肿或者有溃疡疱疹或者身体出疹子,这种也不能发汗,强制发汗不仅不能祛除皮表的热,反而会耗伤津液,让体温更高,当胃肠津液损伤到一定程度,外邪入里或者胃肠运转不了而胃肠的积热更多,还会转变成小柴胡证(少阳病)或者积食发热(阳明病)。
这种情况要做的是加强脾胃运转,补充津液,祛除皮表热邪,可以用适量白萝卜(g左右),适量水煮30分钟,加适量蜂蜜和红糖,冲服风热感冒颗粒。
若转变成少阳病的,出现头晕、呕吐,一阵冷一阵热的,可以用白萝卜水冲服小柴胡颗粒。
所以,不要看到发烧,就盲目用各种方式来发汗退烧,不该发汗而发汗,会损伤人体的津液,损伤胃肠的功能,让发烧更不容易退烧,还会把病情往严重方向推动。
最近正值春夏之交,广东这边天气湿闷,易出现咽喉疼痛、疱疹性咽峡炎、流感等热病,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不吃辛辣煎炸等高热量食品,若小朋友有疱疹性咽峡炎或流感引起的反复发烧,建议找靠谱的中医师治疗,而不是反复吃退烧药或者消炎药或者所谓的抗病毒药,中医辨证准确,往往能一两剂药退热,三四剂药祛除口腔咽喉疼痛,让孩子少经历些痛苦。
纠错篇(一):发烧会烧坏脑子吗?
纠错篇(二):长期扁桃体肿大就要切掉?
纠错篇(三):流感,打了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
肺炎只有吃抗生素、打针输液这条路可以走吗?
鼻炎真的治不好吗?
马钟涛大夫出诊信息
马钟涛大夫
精研古经方针灸,师内经歧黄、医圣仲景,以“六经表里营卫时空”理念,验之临床,常效如桴鼓
擅用经方与针灸调治内妇儿各种病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