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我家宝宝(1岁半左右)腹泻以及腹泻引起的发烧、流鼻血相关经历,仅供各位参考。
因为疫情在老家呆了3-4个月,5月1日劳动节节后返京复工,各种复工手续,社区出入证、健康码等手续办理。
返京第一周,宝宝食欲方面正常,吃的有点多、杂,大便次数间断性增多,每天2-5次不等,自从吃了冰箱中的火龙果后大便就有点不成型,大便次数间断性增加。第一周总体情况可控,不严重。
返京第二周,5月12日凌晨1点到早晨起床拉了3次大便,大便不成型;想着再观察观察,就去上班了;
当天下午3点多接到家里电话,说小孩腹泻了,一会拉一次,一会拉一次,还是稀的,有点晶莹剔透、呈果冻状,大便还透着点红,有血;大便止不住,主要是不吃不拉,吃了就拉;吃的多拉的多,拉的次数也多,每次还都是稀的、果冻状、间断性透着红有血。
因为大便次数多,导致了红屁股,每次给他清理大便,整护臀膏宝宝都护着屁股,不让碰,哭闹。
听了消息后,感觉事情严重了,医院,京医通看了下,没有号了,只能去现场挂急诊了。于是赶紧收拾东西回家,到家后收拾小孩的必须品、吃的(医院饿了、哭闹)、防疫物资等,一切具备后打车去了儿研所,到那17点了,现场排队挂号,再排队就诊,急诊就1-2个医生非常慢。
等到我们看的时候已经7点了,医生做了初步的检查,然后开了检查的单子:腹部B超、末梢采血;末梢采血基本不用排队20分钟就出了结果;腹部B超需要排队,做完就可以拿到结果;然后再去急诊排队找医生看结果。
经过医生初步诊断为幼儿腹泻;开了药(补水防止脱水的、止泻的、益生菌三种药),让回家继续观察,院外做个便常规;当晚到家已经9点了。医院便常医院做幼儿的便常规。
5月13日、14日还是继续拉肚子,大便还是稀的、果冻状、透着红很是着急,只能先观察,只要情况不加重先吃药观察吧,医院感觉也不是个事。
但是到了5月15日凌晨1点多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发烧了,然后每30分钟用温度计测量腋窝的体温,最高的时候有38.6,最低的时候37.5。孩子醒了精神了不睡觉了,玩了会儿,摸着额头,后背感觉温度降了,但是睡了一觉后,体温又高了38度,然后就把之前医生给开的****退热颗粒给冲了一袋,然医院了。
到了儿研所,因为发烧必须做核酸检测,做完核酸检测后,医生进行了初步检查。开了退烧药,退烧药是达到38.5°才能喝2-4ml,让回家继续观察,如果病情严重及时就医。
回家观察了几天,还是会发烧,按照医嘱进行用药,过了几天发现大便还是止不住又去儿研所挂了消化科,没有新开药,不过用药方法调整了,根据医嘱:
蒙脱石散止泻的药要与其他药前后间隔1小时,不能就餐后或复用其他药物后立刻复用蒙脱石散,要让药附在肠道壁上,保持药效;益生菌同理。
按照此方法调整用药后,大便逐渐有所好转,大便逐渐成型,次数也少了,没有那么频繁,也不发烧了。总体趋于稳定转好。
发热期间宝宝哭闹还流鼻血了,流了害怕哭闹,越是哭流的更多。总共流了2次,然后又去了儿研所挂号看来下。医生做了初步检查,鼻腔有破损,让继续观察,如果流血量大且频繁的话需要及时就诊,到时候就需要做全面的血液检查。
后来回家后,没有再发生流鼻血的现场,估计和天气干燥,发烧发热也有点关系。
总而言之,小孩腹泻,发烧发热比较折腾,大人孩子都难受。情况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平时的护理也很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