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安徽省淮北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出自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夜宿山寺》,其中“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描写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3分)将一杯盐水放入冰箱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盐水在第25min时处于 状态(选填“液体”、“固液共存”或“固体”)。
3.(3分)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根据相关光学知识可知此时的折射角为 。
4.(3分)古诗文中常常涉及到物理知识,如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意思是作者乘船在半日内行进了里。如果半日按4个小时计算,请算出这艘船的平均速度为 km/h。
5.(3分)生活处处有物理。以汽车为例:有些小汽车的尾部设计有“导流板”(形状是上平下凸,如图所示),高速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表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对导流板下表面的压强,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
6.(3分)两定值电阻,R1标有“20Ω1A”,R2有“12Ω0.5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在保证元件安全的条件下 W。
7.(3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密闭容器内的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8.(3分)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几十倍。若以2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质量为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以70%效率计,使 kg的水温度升高40℃[c水=4.2×J/(kg℃),q煤气=4.2×J/kg]。
9.(3分)如图是小明家的部分电路,若ab间断路,灯泡L (选填“仍能”或“不能”)正常工作。
10.(3分)如图甲所示,电阻R=20Ω,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为0.1A~0.3A。在图甲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一根导线改装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 A。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用高压锅炖肉熟得透是因为增大了锅内大气压
C.内能少的物体可以向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热量
D.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12.(3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年在北京隆重举办。如图是我国滑雪运动员备战训练时,从斜坡高处向下滑动时的情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其机械能不断减小
C.运动员匀速下滑过程中,其机械能保持不变
D.运动员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其惯性越来越大
13.(3分)如图是物理课本有关电磁现象的一些图片,对其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是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B.
乙图是发电机原理图,产生感应电流时电路必须是闭合的
C.
丙图是电动机原理图,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丁图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14.(3分)如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下列选项中哪幅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
A.
B.
C.
D.
15.(3分)如图所示,压力F将重物A、B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A受力不平衡
B.压力F与墙壁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A对B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重物B所受的重力与墙壁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16.(3分)R1、R2、R3是三个定值电阻,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如图甲所示,测得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为I1<I2<I3;若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 )
A.U1>U2>U3 B.U1=U2=U3 C.U3>U2>U1 D.U2>U1>U3
17.(3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端向中点移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V和电流表A1示数之比变小
B.电流表A1示数和电流表A2示数都变小
C.电压表V示数保持不变,电路总功率不变
D.电流表A2示数和电流表A1示数之差变大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6分,共18分)
18.小明同学利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
(1)他将图甲所示的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取下垫圈,发现指针静止在乙图中的A位置处 ,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在测小金属块质量时,他先将小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把5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他再向右盘中加5g的砝码时,指针静止在乙图中的B位置 ,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3)当天平最终平衡时,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金属块的质量应记为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 (“左”或“右”)侧边沿所指示的质量。
1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所提供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放在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此时杠杆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应在B点处挂 个钩码使杠杆再次平衡。
(3)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在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提供如下实验器材:电源(输出电压恒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量程0~3V,0~15V挡已损坏)、电流表(0~0.6A,0~3A)。
(1)实验小组初步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经分析,此电路无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原因是 。
(2)重新设计电路,如图乙所示,请对照图乙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3)连接电路完成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动,可能是 (填选项字母)。
A.小灯泡断路B.电压表断路C.滑动变阻器断路
四、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6分,第23题6分,共18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如图甲所示,某斜面的斜边长为5m,高为2m,将一个质量为50kg的木箱由斜面底端A匀速拉到顶端B,拉力F的大小为N。
(1)将木箱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2)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3)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22.小明利用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了一个既可以测量电流也可以测量电压的电表,原理如图所示。图中电流表的G满偏电流为3.0mA,内阻为Ω,当作量程是3A的电流表使用;当接AC时,求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多少?(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3.静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方形水槽中装了适量的水,一密度未知的长方体木块平稳地放在水面上,静止时有
,这时露出部分高为2cm,木块的底面积为25cm2,如图甲所示。(g=10N/kg)
(1)求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
(2)求木块的密度;
(3)若沿水平方向将木块原来露出水面部分截去后,重新又在水面上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如图乙所示
答案
1.解:“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这里的“高”是描写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响度。
2.解:由图像可知,实验进行到第10min时,即该“盐水”的状态是液体状态;
从10min到20min为该盐水的凝固过程,在第25min时已经凝固完毕。
故答案为:固体。
3.解:由图可知,OF与AB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为90°﹣30°=60°,AB为法线;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OF为反射光线,入射角为60°;
故答案为30°。
4.解:作者乘船在半日内行进了里,1千米=2里,行进的时间t=2h,
那么这艘船的平均速度为v=
=
=12.5km/h。
故答案为:12.8。
5.解:“导流板”上平下凸,汽车高速行驶时,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可以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
故答案为:大于。
6.解: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阻串联时2=0.7A,
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电路的总电阻R=R1+R2=20Ω+12Ω=32Ω,
根据P=UI=I7R可知在保证元件安全的条件下,此电路的最大功率P=I2R=(0.7A)2×32Ω=8W。
故答案为:2。
7.解:实验装置中,一个5Ω的电阻与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串联,右边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通过左边电阻的电流相等右=I左;两个5Ω的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I左=I1+I2,两电阻的阻值相等,则支路中电流相等8=I2,所以右边容器中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左边容器中通过电阻的电流的一半,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左侧电阻产生热量是右侧电阻产生热量的4倍。
故答案为:电流;4:1。
8.解: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煤气=1kg×6.2×J/kg=3.2×J,
6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放×20=4.2×J×20=8.4×J;
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ηQ放′=70%××8.4×J=5.88×J;
由Q=cm△t可得,水的质量为:
m′=
=
=kg。
故答案为:。
9.解:由图知,虽然ab间断路,经a点回到零线,
故答案为:仍能。
10.解:图甲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电路中电阻最小,电阻R=20Ω;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b端时,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串联,由欧姆定律得电阻R两端电压:UR=I小R=0.1A×20Ω=3V,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的总和滑=U﹣UR=6V﹣2V=5V,
由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总电阻:
;
图乙中,当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
;
滑动变阻器支路电流:
;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总和总=IR+I滑=8.3A+0.15A=8.45A,即电流表示数为0.45A;
故答案为:0.45。
11.解: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状态发生变化;
B.高压锅是通过增大锅内气体压强的办法来提高水的沸点,从而缩短加热时间的;
C.只要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内能大的可能温度低,故C正确;
D.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的多少。
故选:C。
12.解:A、运动员穿上滑雪板,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BC、运动员下滑的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
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3.解:A.甲图是奥斯特实验,故A错误;
B.乙图中没有电源,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的原理图,故B正确;
C.丙图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图中反映了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4.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由图可知,f甲=20cm,
设物体到甲和乙凸透镜的距离都为u,
物体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甲,
物体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则u>2f乙,
所以f甲>2f乙,即:20cm>6f乙,
所以f乙<10cm,
由各选项知,A凸透镜焦距5cm。
故选:A。
15.解:A、重物A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压力F作用在A上,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B错误;
C、A对B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
D、竖直方向上重物B受到的重力与墙的摩擦力和重物A对重物B的摩擦力为平衡力。
故选:C。
16.解:在甲电路中,三个电阻并联,并且I1<I2<I3,所以由R=
可得,R1>R2>R6,
在乙电路中,三个电阻串联,所以由U=IR可得:U1>U2>U6。
故选:A。
17.解:由图可知,两电阻并联1测通过R1的电流,A8测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闭合开关S后,由于电源电压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在滑片P从最左端移动到中间位置的过程中,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1与变阻器的电压均等于电源电压,且R1的阻值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3的电流不变,即A1的示数不变;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即A2的示数变大
A、因电压表V示数不变3示数不变,则其比值不变;
B、由前面解答可知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大,故B错误;
C、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根据P=UI可知,故C错误;
D、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4示数和电流表A1示数之差为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且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18.解:(1)由图知,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
(2)在称量前指针偏左说明左低右高,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在称量物体质量时,故此时只能取下5g砝码,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3)物体的质量应为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左侧边沿所指示的质量。
故答案为:(1)向右调节平衡螺母;(2)取下5g砝码;(3)左。
19.解:(1)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2)设杠杆一格的长度是L,一个钩码重是G,
所以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8L2得,
图甲中,4G×7L=nG×4L;
(3)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右转动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所以。
故答案为:(1)是;(2)3。
20.解:(1)因只能使用量程0~3V,而灯的电压为2.8V,无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当变阻器的电压为:4.8V﹣3.8V=7.7V时,故可将电压表并联在变阻器的两端
(3)A.若小灯泡断路,两表都没有示数;
B.若电压表断路,电流表有示数;
C.若滑动变阻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
故答案为:(1)电压表量程太小;(2)见解答;。
21.解:(1)木箱重力G=mg=50kg×10N/kg=N,
木箱在粗糙斜面上向上运动时,木箱受到拉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G,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
(2)有用功W有用=Gh=N×2m=0J,
总功W总=Fs=N×5m=1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
×%=
;
(3)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W额=W总﹣W有=1J﹣0J=J,
由W额=fs可得,摩擦力f=
=
。
答:(1)见上图;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3)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50N。
22.解:小量程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g=IgRg=3×10﹣3A×Ω=6.3V;
接AB时,当作量程是3A的电流表使用,R2与电流表内阻Rg并联,
由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通过并联电阻R1的电流:
I1=I﹣Ig=3A﹣3×10﹣3A=3.A,
由I=
可得1的阻值:R1=
=
=
≈6.3Ω;
当接AC时,当作量程为15V的电压表使用,
由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串联电阻R2两端的电压:
U2=U﹣Ug=15V﹣0.3V=14.7V,
连接AC时,R1与电流表G并联,再与R2串联,
通过电阻R2的电流最大为:I=3A;
由I=
可得2的阻值:R2=
=4.9Ω。
答:电阻R3、R2的阻值分别为0.8Ω,4.9Ω。
23.解:(1)长方体木块平稳地放在水面上,静止时有
,则V露=
V(V为木块的体积),
所以V浸:V露=
V:
;
因
=
=
=
,所以浸=4h露=2×2cm=8cm=5.08m,
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为:p=ρ水gh浸=1.0×kg/m3×10N/kg×0.08m=Pa;
(2)木块的体积为:V=S木h木=25cm7×(2cm+8cm)=cm3=2.5×10﹣2m3,
木块所受浮力为:F浮=ρ水gV排=1.4×kg/m3×10N/kg×
×2.4×10﹣4m3=5N,
木块漂浮在水中,则木块自身的重力G=F浮=2N,木块的质量为:m=
=
,
木块的密度为:ρ木=
=
=0.7×kg/m3;
(3)沿水平方向将木块原来露出水面部分截去后,重新又在水面上处于直立漂浮状态木′=h浸=6cm,
木块漂浮时木块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F浮′=G′,即ρ水gS木h浸′=ρ木gS木h木′,
化简可得h浸′=
×h木′=
×7cm=6.4cm。
答:(1)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为Pa;
(2)木块的密度为7.8×kg/m8;
(3)此时木块浸入水中部分的深度为6.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