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但是春天降水较多,湿浊侵蚀身体,容易伤脾胃。特别是今年多雨湿冷,发生脾胃虚、湿重的状况也更多了。
特别是南方的春季雨天特别多,回潮十分严重,外湿的环境容易增加人体内湿气,湿邪困脾,从而引发身体不适。
有一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现在很多人发现自己整天困乏无力,无精打采,早上起床困难,头晕脑胀,还频繁闹肚子,好像得了什么大病一样,医院检查,也显示一切正常,所以很多人也就容易忽视湿邪带来的危害,总觉得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湿气在内首先会侵犯脾胃,然后停留在肾,继而湿气会侵犯心肺,同时,湿气下侵肝,胆,膀胱,五脏六腑,无一能幸免。
湿气会伤害人体的五脏六腑,最常见的有:肝有湿,脾有湿,肺有湿,肾有湿,胃有湿。五脏六腑被湿气侵害,外在就会表现出种种不适。
现在天气逐渐升温,接下来,大家要注意湿热下注引起的问题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湿热下注是中医的病名术语,是指湿邪热邪混合在一起侵及下焦所致。会导致小便短赤、带下色黄味臭、阴部瘙痒、脚气、湿疹、瘙痒等湿热症状。
女性湿热下注的症状有哪些?
女性下焦湿热症状可表现为白带量多,质粘稠或呈豆腐渣状,色白或黄,气味臭秽;或阴部湿疹瘙痒,或搔抓后局部有渗出液,局部潮湿,日久迁延难愈;或大便黏腻不爽,或出现痢疾,颜色或白或赤,里急后重;或出现小便短赤,小便时尿道烧灼感、疼痛、尿频,周身困重,倦怠乏力等。
男性湿热下注的症状有哪些?男性下焦湿热的症状可表现为:下身出现潮湿瘙痒,小便不利、小便短赤、身重疲乏等症状,由于湿热下注会严重影响人体气血运行,所以患者还会经常感觉到身体疲劳,情况严重者甚至无法进行体力劳动,部分患者可能还会伴随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湿热下注危害大,不可轻视湿热下注长久不愈还会累及肾脏,所以后期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足部发痒等情况,严重者日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若不趁早进行有效的调理和治疗,甚至会增加肾衰竭、尿毒症等疾病的发病率,患者需要提起重视。
总的来说,湿热下注多是新发的疾病,起病也急,属于实证、热证,治疗上也相对好治,所以,患上了湿热下注,建议尽快治疗,规范治疗,足疗程治疗。否则,弄成了慢性的、虚实夹杂的就麻烦了。
治疗要趁早、祛湿还是健脾好要想祛除湿邪,首要的是先健运脾胃。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如果脾阳不振,运化输布功能减弱,体内多余的水湿就运不出去,从而形成湿邪,脾相当于人体的转运机,脾的功能健全,就能顺利将湿邪排出体外,并且使体内不再产生湿邪。
1.膀胱湿热证:患者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频数,淋漓涩痛,小腹部胀痛,舌红,苔黄腻。可选用健脾益肾颗粒联合八正片。
2.肠道湿热证:患者主要表现为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浑浊灼热感,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可选用健脾益肾颗粒联合香连丸。
3.肝经湿热下注证:如果是男性则会出现阴囊潮湿、瘙痒、湿疹,在女性则导致胞宫湿热证,表现为带下色黄、量多,味道臭秽,阴部瘙痒,腰酸,舌红,苔黄腻。可选用健脾益肾颗粒联合龙胆泻肝丸。
健运脾胃、燥湿利水
多雨时节,家中常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