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免疫风湿热
风湿热病因
医治风湿热
风湿热防治
急性风湿热风湿热传染
风湿热肝脏

张泽生老中医祖孙对话数则,将来可以这样教

张泽生教授,江苏丹阳人。年少习医,先受业于当地名医张伯卿,后师从孟河马培之嫡传贺季衡先生。学成后,在丹阳行医30余载。医院主持中医内科工作。张老辨证细腻,方药轻灵,擅于诊治温病及内科杂症,自年起侧重于脾胃病的治疗研究。几十年来,他对脾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

在《张泽生医案医话集》中曾有张泽生老先生与其孙子张履男的对话,挺有意思的,大家可以看看。

忆祖孙对话数则

南京中医药大学 张履南

(一)

“文革”之初,爷爷被罚天天上门诊,他说“正合吾意”。

学校停了课,都去大串联了,我成一逍遥人,天天偷着来给爷爷抄方。两个月下来,爷爷问我:

“抄了这些天,抄到什么没有?”

“抄到几张爷爷的经验方。”

“哦,说来听听。”

我理了理思绪,说:“对诸如胃脘痛、泄泻、痹证、咳嗽等常见病,爷爷都有一主治之方,如治胃脘痛的主方就是:

炒白术 炒枳壳 法半夏 陈皮

炒白芍 广木香 佛手 甘草

以上8味是您最常用的,是吗?”

“嗯,那你讲讲为何要用这几味药?”

“胃失和降一词在您按语中使用得最多,可见胃气不和、失于和降是各种胃脘痛普遍的病机,而痛、胀、逆三个字就是这一病机的临床表现。此方以枳术丸为主补脾消痞,消补兼施,合木香、佛手等消胀;合芍药、甘草等止痛;合二陈降逆。如胀甚而苔厚者加厚朴,痛甚则加延胡索,逆甚则用旋覆代赭或橘皮竹茹,其他如砂仁、藿佩等药亦可酌情选用。”

“讲下去。”爷爷鼓励我。

“胃失和降虽然是胃脘痛的一般性病机,但致使胃失和降的原因才是每一例具体病症之本。因此,如脉虚无力、神疲乏力或病史较长、年老体弱,证属中虚气滞致胃失和降者,则处方君以潞党参、当归;如脉弦而脘胀痛及胁,证属肝气犯胃致胃失和降者,则处方君以醋柴胡;如吞酸、吐酸,属寒热错杂,曲直作酸者则处方君以黄连、淡吴萸;如犯吐清水属胃家寒者,则君以干姜、桂枝或淡附片;如口苦苔黄、胃痛灼热属胃热者,则君以川连、山栀、川楝子;如口黏苔腻,湿阻气滞者,则君以苍术、厚朴。如兼瘀血者,则加桃红、五灵脂;兼食滞者,则加炒谷麦芽、炒建曲等。”

说完了一通,见爷爷不住地点头,于是我接着大胆发问

“教科书上,胃脘痛的第一证型就是用黄芪建中汤,但爷爷却很少用到黄芪,何故?”

答:“黄芪太甘,太升,故不宜胃失和降者。但如病属十二指肠溃疡,且有典型之饥则痛,得食则缓,喜食甘者,当用之,酸多者还可以加乌芍散。”

又问:“书上有胃阴不足一证,为何亦少见之?”

答:“胃阴不足证在萎缩性胃炎中能见到,但也不多见。必须是舌红少苔,甚至无苔,厌食嘈杂,脘痛如灼方是此证,重用甘凉濡润、酸甘合化方药。”

这一次祖孙对话,其乐融融,却苦等了十几年。年,我获平反回宁,又能跟爷爷抄方了。爷爷问:“上次抄去的方子,在乡下用得如何?”我答:“确实有效,尤其是治胃痛方,几无不效者。”爷爷说:“夸大其词。”

(二)

一天,外科许履和主任亲自登门请张老为其子诊治,希能免其于次日即行之手术。张老欣然前往,我当时所记按语如下:

许作屏,男,36岁。

宿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10余年,中虚已久,近因合并幽门梗阻和消化道出血入院治疗已半月。现大便隐血已转阴,但仍频繁呕吐,夹有2日前所食之物,两日来全不能进食。刻诊:胃脘胀痛,牵及两胁,自觉气往上逆则呕吐酸水痰涎,夹有宿食,大便干结已4日未解。脉沉弦,右实,舌质红,舌心苔黄腻,胃失通降,急则治其标也。

薤白 全瓜蒌 川军 黄连 淡吴萸

枳实 苏梗 木香 炒白芍 陈皮

姜竹茹

此处方用药与此前病区所用有较大不同,因此,会诊后我问爷爷:“此病名胃反,古人云食之反出,是无火也。爷爷为何反而用承气、黄连而非苓桂术甘、大半夏汤等方?”

爷爷说:“看病应据证而立法用药,不能仅据本本或条条。此案胃痛既久,中虚脾运不健,致痰饮、宿食停滞于胃,从本而论,当补脾气、温脾阳、化痰饮、消宿食,但刻下痰浊宿食积滞已然化热,标实标热而且标急,中医不是有急则治其标的治则吗?”接着又说:“你回去看看《千金方》,其中治胃反多有用大黄者。”

爷爷案头,除先师之《指禅医案》外,最常翻阅的就是张璐的《张氏医通》和张氏所衍义的《千金方》。爷爷谓《张氏医通》博采众长而平正不颇,而《千金方》则多有出奇兵者。为知这奇兵之效,第二日晨起后我即赶往病房欲一探究竟:一见当晚值班医生在病历上书:“1剂后,泻稀水2次,夹燥屎六七枚,顿觉上下气通,胸腹舒畅,其苦若失。”二见病人已起坐,正在进食稀粥汤。

数年之后,我去病案室查阅病例,得知3年后,该患者曾旧病复发,病情如前,管床医生仍以张老原方1剂而效。

(三)

一日,医院会诊,病人是一位急性胆管炎合并败血病的患者,虽经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的多日治疗,但40℃以上的弛张热却依然往来。爷爷拟小柴胡汤主之。回家的路上我问:“如此严重的病症,小柴胡能管用吗?”爷爷说:“往来寒热,小柴胡管用。”

两日后去复诊,知1剂后热退而不再作。我问爷爷何以如此神效,爷爷说:“少阳枢机就好比表里之间的一道门,如其开合不利,则内外之寒热不能调和,关死则热,开大即寒,故往来寒热。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使这扇被卡住的门恢复自如的开合调节,寒热就不复往来了。”

我又问:“此案如果未经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小柴胡亦能有如此神效吗?”爷爷沉吟片刻之后:“所以要中西医结合么。”接着又说:“小柴胡治往来寒热为历代医家所宗,刘完素虽然不遵仲景麻黄、桂枝之法,但对小、大柴胡还是遵法不二的。”

此后,我自己在临床上也有了多例用小柴胡治疗因风湿热、败血症,以及不明原因而致的往来寒热、发作有时的高热或低烧的经验。

(四)

爷爷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了癌症专科门诊及临床研究,30年中也确实为不少癌症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一日,我问爷爷:“中医药能治好癌症吗?”答曰:“不能。”我再问,不是也有治好的吗?答曰:“那也不一定是吃药好的。”我再问:“那中医学征服癌症(这是当时的口号)就没希望了?”爷爷不语,然后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中医更要有自知之明。如肺痨这个病,死了多少人!明代就有医家提出:‘君以杀虫,臣以养正,佐以益水清金。’认识到益水清金只能起辅助的治疗作用,这就是自知之明。而君以杀虫,虽经上天入地,盲目地寻找了几百年,终未找到杀虫之药,最后还是靠西医,靠现代科学。”

类似这样的实话,爷爷居然也曾实说,给当时来宁视察的中央部级首长听,真是老实到家了。

今天没有划重点。

文章内容摘自《张泽生医案医话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继泽,邵荣世。编辑/校对/小丸子她爹。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联系。

推荐阅读:

当代医家论经方——李培旭主任六首经方辨治肾炎水肿

当代医家论经方——余国俊主任论经方方证对应

当代医家论经方——舒鸿飞主任论经方应用四要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myfsr/691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