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风湿性关节炎广义上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
1.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病证,属中医的痹证或顽痹症的范畴,是由风、寒、湿、热外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肢体、关节、肌肉的疼痛、肿胀、沉重或麻木等一类疾病。
2.风湿、类风湿的发病因素,以正气不足为内因,而风、寒、湿、热为外因。其中尤以风寒湿三邪杂呈而致病者为多。病初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肌表经络;病久则以虚实兼夹证偏多,并可内及脏腑,表现为肝、肾、气血不足。同时病久均可导致津聚成痰,气血凝滞为瘀。痰瘀互结,造成顽固性的关节疾病。
1.疼痛
关节疼痛是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内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
2.肌肉疼痛
肌肉也会出现疼痛症状,而且还可能出现肌无力、肌酶升高、肌源性损害等。
3.不规律性发热
风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不会出现寒战现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同时还会出现血沉快。
4.皮肤黏膜症状
皮肌炎、干燥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脂膜炎等会出现皮疹、口腔溃疡、皮肤溃疡、网状青紫、眼部症状等。
5.自身抗体血液指标异常
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风湿、类风湿的治疗。实证以祛邪为主,分别采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或疏风清热,祛湿通络;化痰行瘀,活血通络等法。虚证以培本为主,补养气血或培补肝肾。虚实夹杂者,应根据病邪的偏胜酌情选用相应治法。从具体病例来说,若以气血不足,而致外邪的入侵、阻塞经脉者,当以益气活血、通经活络为主。其中中医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采用膏贴外敷疗法,直接将膏贴贴于关节疼痛处,中药成分直接通过皮肤,直达病灶,起到通经舒络、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从而有效缓解疼痛,达到治病的目的。
风湿、类风湿应注重预防调护。
①避免久处湿地及感受寒湿,注意保持室内干燥,温度适宜,阳光充足。
②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调护正气,提高御邪能力。
③特别注意关节保暖,天气寒凉可采用护膝或热熨、熏洗、泡脚等。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或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