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宝宝拉肚子,你知道多少?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本病如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如何辨别宝宝是否拉肚子吃母乳的宝宝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软膏样,无臭味,便次较多,一般2-4次/天,有时多达7-8次,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而牛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便次在1-2次/天,稍有臭味。在没有改变食物量及种类的情况下,宝宝大便次数突然增多,或大便变稀甚至水样便,则应考虑出现腹泻。此时宝宝便臭带粘液,多出现呕吐、厌食、发热甚至脱水。几大坏“臭臭”坏“臭臭”1:蛋花汤样大便特点:每天大便5-10次,含较多未消化奶块,一般无粘液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多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在母乳喂养的宝宝中较为少见,常发生在混合或人工喂养的宝宝中,如出现此类现象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粉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喂奶量,增加喂奶次数,少吃多餐。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也可能会出现蛋花汤样大便,多是辅食添加过急、过多,减少辅食量即可。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坏“臭臭”2:水样便特点: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次数和量有所增加应对措施水样便一般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冬季腹泻等疾病。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宝宝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多补水,严重医院就诊。坏“臭臭”3:泡沫状便特点:大便稀,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应对措施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母乳中含乳糖较多,部分乳糖被皮肠道内的乳糖分解酶分解后产酸、产气刺激肠道,使大便呈腹泻状,泡沫状排出,可减少喂养次数。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同时,益生菌的添加也不能忽视,益生菌可以分泌乳糖酶,帮助消化乳糖,减轻乳糖不耐受引起的便秘,腹胀、腹泻等。坏“臭臭”4:油性臭味便特点: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偶尔出现臭鸡蛋一样的味道应对措施此种坏“臭臭”多出现在人工喂养或已添辅食的宝宝中。油性便表示宝宝食物中脂肪含量过多,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人工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改为低脂奶粉(但应注意,低脂奶粉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食用)。便便出现臭鸡蛋味道主要是因为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给宝宝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暂停,等大便恢复再逐步添加,还可添加一些维生素,已帮助消化。宝宝腹泻的护理重点及时补水宝宝腹泻易出现脱水,若发现宝宝口唇稍干,尿量减少,颜色发黄,则需注意补水。可用ORS法补液(即ml温水中加入2.6g食盐,13.5g无水葡萄糖,1.5g氯化钾,2.9g枸椽酸钠),每小时按宝宝的每公斤体重给予20-40ml。防止营养不良传统腹泻治疗方法,主张让患儿禁食一段时间,然而这样导致营养不良,应少量多餐。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吃母乳,妈咪饮食采用低脂饮食。人工喂养宝宝暂采用低脂奶粉或水解蛋白类。已添加辅食宝宝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鱼肉末,少量蔬菜泥等。(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刘婧四川大学营养与食医院临床营养科住院营养师婧子名言:我有一颗减肥的心,奈何有张吃货的嘴~文章已于修改
白癜风会不会扩散白癜风会不会扩散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myfsr/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