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山一家人外出就餐后
全家都出现呕吐、腹泻和发热等症状
怎么回事?
经医生检查,元凶被找出来了……
惊!全家人相继呕吐、腹泻、发热
今年9月初,一名母亲焦急地带着1岁3月大的牛牛(化名)医院小儿消化感染科住院治疗。一家人外出聚餐后,相继出现呕吐、腹泻及发热等症状。
牛牛平时都是奶奶在照料,吃饭都是和大人一起,家庭中也有食用隔夜菜习惯。
发病后,大人由于抵抗力好,自行口服药物2天逐渐好转,但牛牛的症状却逐渐加重。
牛医院住院治疗5天,但症状却没有明显好转,医院进一步治疗。
真凶就是沙门氏菌!
入院后,查大便培养提示牛牛是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为多重耐药菌。
医生随后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经一周规律治疗,如今牛牛已治愈出院。
医院小儿消化感染科谢广清副主任医师介绍,自进入夏季以来,科内细菌性肠炎较往年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尤其是沙门菌肠炎病例。从5月至今,染病人数已达90人。
患儿以婴幼儿为主,几乎为多重耐药菌,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基本耐药。耐药沙门菌的逐渐增多并广泛传播,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日常的预防、早期诊断、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是控制儿童沙门菌感染的关键。
关于沙门氏菌,你需要知道
沙门氏菌病是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因沙门氏菌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故摄入污染了沙门氏菌的食物或饮料,是唯一的感染方式。如接触各种家禽、家畜以及进食受污染的肉类、蛋类、乳类、袋装熟食以及水源均可致病。
本病全年可见,发病高峰在7~11月份。此时正值夏秋季节,天气热,食物易被细菌污染;由于天气热,人们常喜食冷食,胃肠道屏障功能减弱;蚊蝇多,污染食品机会多。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罹患,但年幼(尤以1岁左右者)、年老、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及近期内服用过抗菌药物者易感性增高。常由于食物污染而暴发大或小的流行,往往同席多人或在集体食堂中多人发病。
致病菌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较为常见。
沙门氏菌感染(即沙门氏菌病),不但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而且还有发热等全身性感染的症状,早期尚可出现菌血症。
怎样预防?
◎不喝未经处理的水(例如池塘、溪水、湖水、被污染的海水等),不喝未经巴氏法消毒的牛奶(即生牛奶);
◎不吃生肉或未经加热煮熟的肉;
◎便后、换尿布后、接触宠物后,应仔细洗净双手,特别注意在准备食物或就餐前;
◎生家禽肉,牛肉、猪肉均应视为可能受污染的食物,情况允许时,新鲜肉应该放在干净的塑料袋内,以免渗出血水污染别的食物。处理生肉后,未洗手前勿舔手指,或接触其他食物,或抽烟;
◎每接触一种食物后,务必将砧板仔细洗净,以免污染其它食物;
◎特别在使用微波炉煮肉食时,要使肉食内外达到一致的温度(通常是一百六十五华摄氏度以上),可用温度计检查炉内食物的温度值。
◎注意饮食卫生是平时预防关键,不吃死畜的肉,血和内脏;吃生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不吃不合格的市场饮料,并注意剩下的饭菜要冷藏,冷藏时间过久的切勿再吃,超过1天也应再次烧开后食用。
中山发布编辑部
编辑:敏君、文颖
美编:美君
素材来源:医院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