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目前关节炎患者估计有1亿以上,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骨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关节炎。
关节炎的致残率高达53%,是导致成人残疾的第一大慢性疾病。疾病发展到最后,当药物治疗不再起作用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关节炎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各种关节炎患者已经超过1亿人之多。也就意味着,在我国,每10个人当中差不多就有一个是关节炎患者。
关节炎常见的有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1)、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热的表现之一,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于膝、肩、肘、腕等大关节,发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游走性关节痛、肿及发热和其它风湿热的表现。
(2)、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常发生于手足小关节及骶髂部,并逐渐累及全身关节。初始患病关节亦表现出红、肿、痛及活动不便等,久则关节畸形或强直。
二、.引起关节炎的因素
中医认为关节炎多由风寒湿邪气乘虚侵入人体,或素有蕴热,风寒湿郁久化热,留滞经络,闭塞不通而成,若日久不愈,肝肾亏损,筋骨失于濡养,以致关节畸形僵硬。目前西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环境因素
一般来说,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外伤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医院曾对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统计,以寒冷(42%)和潮湿(27%)诱发者占绝大多数,此外,尚有感染(10%)和外伤(8%)及无明显诱因可查者(13%)。
(2)细菌因素
有关报告提到过的病原体种类甚多,尤其是猪支原体感染后所发生的关节炎与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极为相似。
(3)内分泌因素
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女性,怀孕期间关节炎症状常减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本病等,认为内分泌因素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似有一定关系。但根据研究,病人的肾上腺结构及其他内分泌功能多属正常。
(4)、遗传因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因此遗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三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止痛西药治疗:
只能止痛,不能治痛,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关节炎患者刚开始的时候都会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关节炎,但是这种方法治疗关节炎度对人体的肾脏影响太大;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关节炎。
2.物理疗法:
可选用热疗、中药熏洗、蜡疗、超声波、离子导入等治疗,能缓解疼痛和伴发的肌肉痉挛,有助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但某些疗法极易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气候变化如关节受寒可使症状加重,因此老人到了秋冬季,要特别注意关节保暖防寒,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慢跑、各种体操等。
3.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关节炎病理病机的认识已经有几千年之久,治疗经验丰富,中药材通过中药归经理论可实现调理机体阴阳平衡、调养肝肾功能等效果,补益机体正气,改善体质,因而从根本上解除病机。
4.手术治疗:
多在晚期出现关节挛缩、畸形、毁损时选用,临床多根据每个患者的期望值、年龄、全身状况、经济承受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手术疗法风险较高、创伤较大,由于关节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体质偏弱,因此手术疗法应慎用。
四、关节炎的注意事项
1.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最怕风冷、潮湿、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铺要平整,被褥轻暖干燥,经常洗晒,尤其是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睡木板床,床铺不能安放在风口处,防睡中受凉。洗脸洗手宜用温水,晚上洗脚,热水以能浸至踝关节以上为好,时间在一刻钟左右,可促进下肢血液流畅。
2.对四肢功能基本消失长期卧床者,应注意帮助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发生褥疮。对手指关节畸形,或肘关节屈伸不利,或两膝关节及踝关节变形、行走不便者,要及时照顾、处处帮助。
3.饮食要根据具体病情而有所选择。风湿病患者的饮食,一般应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腻之物。饮食不可片面,正确对待药补、食补问题。瓜果、蔬菜、鱼肉、鸡、鸭均有营养,不可偏食。
花红小黑膏精选十余味名贵苗药,由远红外微粉、磁粉、基质、防粘层及医用无纺布胶带组成。采用新加坡进口高科技弹力药布,突破传统技术,避免贴附后患者行动不方便等弊端,更好的实现了促进黑膏吸收。采用秘法浸药一文火熬制一药枯过滤一烈火煎沸一药油滴水成珠一下黄丹一加贵重药一去火毒一涂布冷却九大程序。做到了不伤皮肤,不过敏,药效持续72小时,贴附30分钟,疼痛即可减轻,风湿,类风湿,骨关节疼痛即可缓解。
具体用法为外用。不需加热,去掉胶布衬纸和开口衬条,将附于无妨胶布上的片状体贴于患处,每贴使用6-10小时后间隔6小时后使用。
关爱健康丶信赖花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