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本病女性多发,男女患病比例约1:3。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本病主要表现为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逐渐出现骨破坏、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并可累及肺、心脏、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等损害。血清中可出现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
发病原因
RA发病原因不明。研究表明,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等相关。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复感风、寒、湿等外邪所致。《素问?痹论》中讲:“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而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感受风、寒、湿邪是发病的主要病因,随着病情的迁延,邪气内陷,出现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等证候表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治病,始终坚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辨证论治。RA往往表现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风、寒、湿、热、痰、瘀为标。临床常见为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气血不足证等。常用方剂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宣痹汤、血府逐瘀汤等;雷公藤多甙、白芍总苷胶囊、痹祺胶囊、尪痹片等为治疗RA常用中成药。另外,中药熏洗、中药塌渍、蜡疗、艾灸、穴位贴敷等亦是外治辅助疗法。
西医治疗,RA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及预后,强调早期、联合、个体化治疗。西药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扶他林、安康信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羟氯喹等)、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IL-6拮抗剂等)及糖皮质激素等四大类。
中、西医治疗RA优势不同,针对疾病发展不同阶段及用药所引发的不同症状,中西医结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减毒增效,优势互补,是中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和独到之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