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周《周末读文献》介绍了一篇《乳腺钙化与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相关研究》,一些老师在后台留言希望有更多相关介绍。今天我们就介绍另一篇相关文献,由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学者发表在心血管领域著名期刊《JACC》上。主要内容
方法:招募了名无症状妇女,她们接受了骨密度检查、数字乳腺摄影和冠状动脉CT检查。评估了预测10年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可能性,并评估了BAC(乳腺动脉钙化)、LBM(低骨量)、冠状动脉钙化(CAC)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P)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乳腺动脉钙化和低骨量,亚临床冠脉疾病的患者
病人基本情况表
结果:
1.CAC和CAP分别出现在11.2%和15.6%的参与者中。在有CAC或CAP的妇女中,观察到BAC和LBM的存在和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2.BAC和LBM均与CAC(未调整的优势比:3.54,2.22)和CAP(未调整的优势比:3.02,1.91)的存在相关。然而,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BAC和BAC分数可作为独立的预测因子。
3.对于CAC和CAP的预测,在10年的ASCVD风险中加入BAC可显著增加AUC(AUC:0.71至0.72,P0.;AUC:0.66至0.68,P0.),并导致净新分类指数改善(AUC:0.,P0.;AUC:0.,P0.)。
BAC分级与骨质疏松的比例分析
预测10年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准确性,BAC(乳腺动脉钙化)、BMD(骨密度)与冠状动脉钙化(CAC)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P)的存在相关性
确定与CAC和CAP相关因素的单变量分析
CAC和CAP相关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结论:在无症状妇女中,乳腺动脉钙化和低骨量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与亚临床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显著相关。与传统的风险算法相比,乳腺动脉钙化评估尤其提供了一个独立的预测值。
讨论与思考
临床科研既需要深入也可以跨界。尽管BAC和BMD被认为是冠心病的潜在风险标志物,已有许多研究,但从未在同一队列中进行过评估。在这项横断面研究中,首次在一个连续无症状队列中,对BAC、BMD和包括CAC和CAP在内的亚临床CAD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是很有益的探索。
更多精彩敬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