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汉臣小儿推拿学派传人。其特点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为主,全身穴位为辅;手法灵巧独特,操作规范简便,且疗效显著。
一、脾经(脾土)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二、肝经(肝木)
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三、心经(心火)
位置:在中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心经。~次。
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
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如患儿高热并见两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来烁金,可有剧咳发作,应采用泻法,推1~2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对剧咳也可缓解。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用之无效。
四、肺经(肺金)
位置:在无名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或来回推称为清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肺经。~次。
作用:宣肺止咳,顺气化痰,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主治:感冒,发热,咳喘,肺炎,肺虚,自汗,盗汗,便结等症。
说明:肺经一般用清法或泻法,不用补法。小儿慢性腹泻、虚寒泻,应用本穴时应慎重,推清本穴时间要少,或不取本穴,用之不当,多见腹泻加剧;如患急症需用本穴时,可推清本穴1~2次,待症见缓解后,应停用。自汗、盗汗及脱肛可用补法,对肺风喘急等症,禁用补法。
五、肾经(肾水)
位置:在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将小儿的小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由小儿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称补肾经。~次。
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补肾经可补肾益脑,益气助神,纳气定喘,温下元,止虚火等。
主治:五更泻,遗尿,尿频,肾虚咳喘,惊风,癫痫,牙痛,骨软无力,先天不足。
六、大肠
位置: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将小儿食指固定于术者左手虎口内,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称补大肠,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泻大肠,来回推称清大肠。~次。
作用:补之固肠涩便,泻之清利脏腑之湿热,平补平泻导积滞。
主治:积食,口疮,痢疾,泄泻,肛门红肿,脱肛,翻肛,便秘。
说明:大肠有固肠涩便之功,但水泻(即湿热泻)时,应以利尿为主,推大肠时先用泻法、清法,等尿多后再用补法;里急后重时先用泻大肠,症状缓解后改为清大肠或补大肠。虚证、脱肛者要用补法;翻肛、肛门红肿、便秘者用泻法或清法。
七、小肠
位置:在小指尺侧缘,自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立掌,术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侧握小儿四指,使其小指尺侧面暴露,再以右手拇指推之,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清小肠(或称利小肠或推小肠)。一般~次,若单独推小肠,可推0次(如无小便时用)。
作用:分别清浊,泻热利尿。
主治:水泻无小便,尿频,尿闭,尿少,口疮,伸舌,弄舌,木舌,口唇裂,尿道炎。
八、小天心(鱼际交)
位置:在手掌根正中处,大、小鱼际之间凹陷中,阴阳池交界处。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用中指、拇指端揉之或用拇指甲掐之,或右手半握拳用食、中指第一、第二节背面捣之。揉~次;掐3~5次;捣5~20次。
作用:通窍散结,畅通经络,安神镇惊,清热利尿,明目,矫正筋脉的拘急或偏胜。
主治:感冒发热,神昏,烦躁不安,惊风,抽搐,癫痫,失眠,夜啼,一切眼疾,小便不利,疹痘欲出不透,解颅等症。
九、阴阳
位置:在手掌根部,小天心穴的两侧,拇指侧为阳池穴,小指侧为阴池穴。
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自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称分阴阳;自小天心两侧的阴池穴、阳池穴向小天心穴合推,称合阴阳。~次。
作用:分阴阳有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合阴阳有利痰散结的作用。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红白痢疾、肠炎、惊风、抽搐、泄泻、呕吐、黄疸;痰涎壅盛、胸闷咳喘。
十、板门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使小儿大鱼际暴露,术者用右手拇指来回推之称清板门;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次。
作用:清热凉血,止血除烦,消食化积,具有升降之功。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疹痘潮热不退或疹痘后低热、烦躁不安、口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龈红肿、光面舌、苔厚等。
十一、内劳宫
位置:在掌心中央。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掐揉之,称掐揉内劳宫;以中指端点患儿手掌中心处,微用力后迅速抬起,称点内劳宫;在掌心中滴几滴凉水,以指端逆运内劳宫,或从小指掌面运到掌心,称运内劳宫或水底捞明月。揉~次,运10~30次,掐3~5次。
作用:清热除烦,泻心火。
主治:一切热证,发热,口渴,心烦不宁,睡眠不宁,口疮,目赤,小便不利。
十二、内八卦(内八方)
位置:在手掌内。取法:以左手为例,掌根在上为北,以内劳宫为圆心,以内劳宫到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画圆,内八卦即分布在该圆上。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右手以拇指外侧缘在穴上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称顺运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推运称逆运内八卦。操作时应盖住或轻运离宫。~次。
作用: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
主治:咳嗽痰喘,呕吐,食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烦躁不安等。
十三、四横纹(南派又称小横纹)
位置:在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根部横纹处,即指掌交界处。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上,用拇指桡侧缘从食、中、无名、小指根横纹逐个来回推之或掐之,称清四横纹(推四横纹)或掐四横纹;推四横纹亦可用拇指在四指根部横纹处左右来回横擦。每个横纹推50~次(独穴用需次)或掐5~8次。
作用: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退热除烦,散瘀结,引脏腑之热外行。
主治:腹胀,口疮,唇裂,伤食,疳积,食欲不振等。
说明:四横纹为本派常用穴之一,常用于消腹胀,治口疮,尤其以治疗上下唇的溃疡面效果好。
十四、小横纹(南派又称掌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横纹之下,掌横纹之上的高起部位。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术者以右手中指揉之,称揉小横纹。~次。
作用:清热散结,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一切咳喘证,口舌生疮。
说明:本穴对呼吸系统疾病效果好。
十五、肾顶
位置:在小指掌面末端处。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顶。~次。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解颅、水疝等。
十六、肾纹
位置:小指掌面末节横纹处。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纹。~次。
作用:散瘀热,引内热外行。
主治:目赤,热毒内陷,内热外寒,高热手足凉等。
十七、运水入土
位置:自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至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沿手掌边缘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小指掌面指尖起,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拇指桡侧缘指尖。~次。
作用: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主治:多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完谷不化、腹泻痢疾、便秘、疳积等。
十八、运土入水
位置:自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至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沿手掌边缘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拇指桡侧缘指尖开始,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小指掌面指尖。~次。
作用:清脾胃之湿热,补肾水之不足。
主治:多用于新证、实证,如湿热内蕴所致的少腹胀满、泄泻、痢疾、小便赤涩等。
十九、总筋
位置:在掌面腕横纹的中点。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手,使其掌心向上,右手中指揉之,称揉总筋;或用拇指掐之或掐揉之,称掐总筋或掐揉总筋。揉~次,掐3~5次。
作用:泻热散结,通调周身气机。
主治:心经有热,惊风,夜啼,潮热,口舌生疮,实火牙痛及一切实热证。
说明:本穴为治疗口疮主穴之一,尤其对舌尖及舌面口疮糜烂疗效好。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名门流派正宗小儿推拿一、小儿推拿介绍
推拿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与中药、针灸并列为中医的三大形式。在明代即已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的小儿推拿更是中医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在中医学理论中,推拿最完整的理论就是小儿推拿。从古至今,小儿推拿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了很好的保健、疾病预防与恢复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追求自然、绿色的保健、疾病预防与恢复方法成为时尚的趋势。平时加强对宝宝的护理,让宝宝强身健体、尽量不生病或少生病是家长的希望。即使宝宝生病,在天然、物理的方法有效的情况下,尽可能不使用化学药物,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和儿童家长的追求。小儿推拿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副作用,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单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恢复方式。婴儿抚触已经为很多宝宝家长所知,与婴儿抚触相比,小儿推拿具有更加丰富的经络、穴位以及手法,效果更好、适应范围更广,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更好的效果。
小儿推拿为儿童健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自然、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家长在儿童未病、生病和恢复的过程中不再茫然无措,可以借助小儿推拿有效帮助儿童强身健体、远离疾病、缩短病程,与健康相伴。
中国是全球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儿科专家指出:“滥用药物是导致孩子经常生病的首要原因”、“滥用抗生素,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抗生素滥用造就超级细菌和耐药宝宝”、“儿科是滥用抗生素的重灾区”、“儿童反复感冒发烧,打针输液不治本”。一群家长守着脑门上扎针输液的孩子,医院或儿科门诊的独特景观。孩子家长把带孩子看病形象地比喻成“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输液像是流水线”。小儿推拿则完全符合现代家长对儿童的健康需求。在目前中国滥用抗生素、过度医疗,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背景下,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中医推拿按摩张寄岗小儿推拿之徐萍正宗名门流派少儿脾虚腹泻手法中医推拿按摩张寄岗小儿推拿之徐萍正宗名门流派小孩抽动病例手法中医推拿按摩张寄岗小儿推拿之徐萍正宗名门流派少儿鼻子塌陷手法
二、老师简介
徐萍老师为来福临小儿推拿康复中心创始人,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从事西医10多年,为亚健康针灸师、高级按摩师、小儿推拿师及营养师,潜心学习中医多年,师从中国小儿推拿泰斗张寄岗,系张派入室关门弟子,专业从事小儿推拿数年余,造福无数备受疾病折磨的孩子和家庭,徒弟遍布南宁、遂宁、泸州、厦门、桂林、淄博、烟台、昆明、大庆等多地。
三、课程安排
第一天上午张寄岗派小儿推拿特色:
1.切而知病,切推结合由于孩子无法述说,家长不能准确说出孩子病症、病因,如何通过切诊来弥补这些不足,准确对孩子的病因作出判断,将切诊发挥极致,从而将切诊于推拿融为一体,更准确的做出判断。
2.百病归宗,阴阳为本,建立二元论疾病千变万化不离阴阳,如何将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通过阴阳两纲把握疾病的本质,特别是小儿形气未充,体属稚阴稚阳,阳易耗散,阴易消亡。将各种阴阳套路按一定比例联合运用,从而调平小儿阴阳,以达到快速治病的效果。
3.天人合一,按时开穴重视子午流注理论,如何将五行和八卦推算与小儿推拿相结合?在治疗小儿疾病时如何根据时辰变化、五行生克、八卦演绎等确定穴位、方向、手法等对小儿进行调节?
4.强调内功,形神合一自创“三步练功法”(二元辩证、穴位配伍和手法练习),要求学员内外皆修。练成后,识病准确,成竹在胸,施术自然,动作圆润,呼吸调匀,手感灵敏,探穴准确,易于得气。而具体小儿推拿操作时,则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全神贯注,做到手到、心到、意到、气到,实现形神完美结合。
第一天下午小儿推拿基本知识:
一、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二、小儿生理病理及生长发育特点
三、儿科四诊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由于小儿具有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疾病的表现形式也常与成人有所不同,所以儿科四诊有它自己的特点。
1、望诊
①望神色主要观察小儿精神状态及面部气色两个方面通过精神状态判断疾病的虚实,五部配五脏,结合五色之变化,来推测脏腑寒热虚实的变化。
②望形态主要是观察患儿的形体与动态,形体主要包括头囟、躯体、四肢、毛发、指、趾。检查时应按顺序观察。凡发育正常,筋骨强健,肌丰肤润,毛发黑泽,姿态活泼,皆是健康的表现。若筋骨软弱,肌瘦形瘠,皮肤干枯,毛发萎黄,囟门逾期不合,或囟陷、囟填、囟隆,解颅,鸡胸,龟背,神态呆滞者为病态。
③审苗窍是指观察目、鼻、耳、口、舌、前后二阴的变化。苗窍是脏腑的窗口,审苗窍可知脏腑的变化。
④看指纹看指纹是儿科特有的一种诊断方法,用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
2、闻诊闻诊是指医生用听觉和嗅觉来诊察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两个方面。
①听声音是根据小儿的啼哭、呼吸、咳嗽及语言等声音的高亢、低微的不同来分辨疾病的寒热虚实。
②嗅气味指嗅病儿口中气味及大小便、痰涎、汗液、呕吐物等的气味。
3、问诊问诊是通过病儿或其家长、亲属、保育员等知情人员,询问患儿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①问年龄应详细询问患儿实足年龄,二岁以下应问明实足年月龄,新生儿应问明出生天数。在临床上一些疾病的发病年龄有以下特点:脐风、胎黄、脐湿、脐疮、脐血等见于出生一周内;鹅口疮、脐突、夜啼等多见于新生儿和乳婴儿;腹泻多发与婴幼儿;肾炎多见于幼童或儿童。某些传染病也与年龄有关,如:麻疹多发于出生六个月以后;水痘、百日咳、白喉等在学龄前期多见。
②问病情包括询问病症及其持续时间,病程中的病情变化,可以引发的因素等。
③问个人史指询问患儿个人的生产、喂养、发育、预防接种史等。
4、切诊切诊是指通过医生用手对患儿身体某些部位进行触摸的感觉以及患儿的反映,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包括脉诊和按诊两方面。
①脉诊小儿寸脉部位较小,采用一指定三部的方法。小儿病脉,主要有浮、沉、迟、数和有力、无力六种。轻按即得为浮脉,主表证;重按才得为沉脉,主里证;脉来一息,五次以下为迟脉,主寒证;脉来一息,六七次以上,多为数脉,主热证;有力主实,无力主虚。
②按诊按诊就是医者用手触摸和按压患儿的皮肤、头、胸、腹、背、胁、四肢等部位,以诊察病症的一种方法。
③辨斑疹斑和疹是见于皮肤粘膜的两种疾病体征。凡形态大小不一,不高出皮面,颜色红紫,压之不退色的称之为斑,凡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周围有红晕,压之退色称之为疹。一般来说,斑属于血分,为热入血分或气不摄血所致;疹属气分,为风热郁于肺卫发于肌肤,同时扰动营血所致。班和疹多见于外感温病和许多传染病的病程之中,是湿热邪毒外透的一种表现,其疹宜松活而不宜紧束,宜散在稀疏而不宜密集成片。
第二天上午推拿手法与常用穴位:
主要讲解推拿中常用的推拿的手法,如运推、揉法、拿法、按法、摩法、振颤、捣法、捻法、掐法、分筋法、提捏法、捏脊法等各种手法的操作技巧及特点。详细讲解各个穴位的部位、操作技巧、功效、主治病症以及临床应用。临床应用中张派小儿推拿对很多穴位跟其他门派都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肝穴在其他门派中只清不补,而张派会根据孩子病症进行适当的清补;心穴其他门派也是只清不补,但是在孩子为虚寒体质时,我们将根据五行相生中火生土的原则,进行补心,补脾,以调节孩子虚寒阳虚的症候;同时在适当的时机中我们也会补肺。
第二天下午推拿手法与常用穴位练习、穴位的组合及应用:
推拿手法与常见穴位练习:通过上午对推拿手法与常用穴位的学习,下午进行手法实际操作,教会学员如何灵活应用各穴位,掌握各穴位推拿技巧。穴位的组合及应用:通过对各种病症的分析判断进行组方及应用,主要包括:滋阴清热、润肠通便;温中散寒、健脾止泻;温化寒痰、宣肺止咳;清化热痰、肃肺止咳;益气固表止汗;解表发汗、散寒退热;清热利湿、健脾止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
第三天上午小儿常见病的治疗:
通过讲授病因病机以及临床病症的表现进行治疗原则的确定及治疗方案的确立。张派小儿推拿在治疗疾病的原则中根据孩子的病情〝因势利导〞进行治疗,比如发热,我们会补足孩子正气,扶正祛邪,使正邪相争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因势利导的方法对孩子的脏腑不会造成伤害,同时调和孩子阴阳,健全孩子五脏。主要常见病及病因机制:
1、夜啼①脾脏虚寒②心火旺盛③惊啼2、鹅口疮①心脾积热②虚火上浮③脾虚湿泛3、惊风①急惊风②慢惊风4、泄泻①寒泻②湿热泻③伤食泻5、呕吐①饮食停滞②胃中积热③脾胃虚寒④胃阴不足⑤肝气犯胃6、便秘①胃肠积热②阴虚肠燥③气血亏虚7、疳积①脾疳②肝疳8、发热①外感发热②阴虚发热③气虚发热④惊吓发热9、百日咳(咳嗽)10、汗证①阳虚自汗②阴虚盗汗11、遗尿①下元虚寒②肺脾气虚③肝经湿热
第三天下午小儿常见病的治疗及手法练习。
四、参邀对象:
1、正在寻求职业机会的人士:如在家待业的、想低成本零风险创业的、对现在工作不满意的、下岗职工等零医学基础的。
2、计划开展小儿推拿上门服务、小儿推拿家长培训、小儿推拿实体店服务的人士。
3、已开展成人推拿服务,准备新增小儿推拿服务项目的机构或个人。
4、已开展婴儿游泳、抚触、月嫂、催乳、育婴、亲子、早教等母婴服务,准备新增小儿推拿服务的机构或个人。
5、已开展中医刮痧、理疗、艾灸、针灸等服务,准备新增小儿推拿服务的机构或个人。
6、已有成人按摩师、月嫂、育婴师、催乳师、营养师、儿童健康指导师证书,想转型或新增小儿推拿服务的人士(对女性而言,做小儿推拿比做成人推拿更合适)。
7、有一定的小儿推拿基础,想得到名师指点、得到进一步提高的人士。
8、中医、西医儿科医生及护士、妇幼保健院医生及护士、乡村医生、个体诊所医生。
9、中医相关专业的人员。
五、研修方式及证书:1、研修班由徐萍老师亲自授课,并且现场示范教学。2、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中国医疗行业协会颁发的中英文对照学业证书。
3、报到时交两张二寸照片。
4学员可持有本研修班的结业证书,可免费复习3次。
5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极其患者现场与专家交流。六、研修班时间和地点:
年12月22日-25日(22日全天报到)北京
收费标准:1、培训费每人2元,(包括:授课费、资料费、结业证书费)。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我协会为答谢各位新老学员,本期课程特推出年末感恩回馈优惠价2元。欢迎各位新老学员届时前来学习、复习!
2、会议地点及乘车路线在开班前一周通知各位学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