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免疫风湿热
风湿热病因
医治风湿热
风湿热防治
急性风湿热风湿热传染
风湿热肝脏

三分钟小儿推拿手法真人大图,太全了快

1

脾经(脾土)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2

肝经(肝木)

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3

心经(心火)

位置:在中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心经。~次。

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

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如患儿高热并见两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来烁金,可有剧咳发作,应采用泻法,推1~2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对剧咳也可缓解。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用之无效。

4

肺经(肺金)

位置:在无名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或来回推称为清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肺经。~次。

作用:宣肺止咳,顺气化痰,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主治:感冒,发热,咳喘,肺炎,肺虚,自汗,盗汗,便结等症。

说明:肺经一般用清法或泻法,不用补法。小儿慢性腹泻、虚寒泻,应用本穴时应慎重,推清本穴时间要少,或不取本穴,用之不当,多见腹泻加剧;如患急症需用本穴时,可推清本穴1~2次,待症见缓解后,应停用。自汗、盗汗及脱肛可用补法,对肺风喘急等症,禁用补法。

5

肾经(肾水)

位置:在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将小儿的小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由小儿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称补肾经。~次。

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补肾经可补肾益脑,益气助神,纳气定喘,温下元,止虚火等。

主治:五更泻,遗尿,尿频,肾虚咳喘,惊风,癫痫,牙痛,骨软无力,先天不足。

6

大肠

位置: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将小儿食指固定于术者左手虎口内,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称补大肠,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泻大肠,来回推称清大肠。~次。

作用:补之固肠涩便,泻之清利脏腑之湿热,平补平泻导积滞。

主治:积食,口疮,痢疾,泄泻,肛门红肿,脱肛,翻肛,便秘。

说明:大肠有固肠涩便之功,但水泻(即湿热泻)时,应以利尿为主,推大肠时先用泻法、清法,等尿多后再用补法;里急后重时先用泻大肠,症状缓解后改为清大肠或补大肠。虚证、脱肛者要用补法;翻肛、肛门红肿、便秘者用泻法或清法。

7

小肠

位置:在小指尺侧缘,自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立掌,术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侧握小儿四指,使其小指尺侧面暴露,再以右手拇指推之,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清小肠(或称利小肠或推小肠)。一般~次,若单独推小肠,可推0次(如无小便时用)。

作用:分别清浊,泻热利尿。

主治:水泻无小便,尿频,尿闭,尿少,口疮,伸舌,弄舌,木舌,口唇裂,尿道炎。

8

小天心(鱼际交)

位置:在手掌根正中处,大、小鱼际之间凹陷中,阴阳池交界处。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用中指、拇指端揉之或用拇指甲掐之,或右手半握拳用食、中指第一、第二节背面捣之。揉~次;掐3~5次;捣5~20次。

作用:通窍散结,畅通经络,安神镇惊,清热利尿,明目,矫正筋脉的拘急或偏胜。

主治:感冒发热,神昏,烦躁不安,惊风,抽搐,癫痫,失眠,夜啼,一切眼疾,小便不利,疹痘欲出不透,解颅等症。

9

阴阳

位置:在手掌根部,小天心穴的两侧,拇指侧为阳池穴,小指侧为阴池穴。

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自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称分阴阳;自小天心两侧的阴池穴、阳池穴向小天心穴合推,称合阴阳。~次。

作用:分阴阳有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合阴阳有利痰散结的作用。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红白痢疾、肠炎、惊风、抽搐、泄泻、呕吐、黄疸;痰涎壅盛、胸闷咳喘。

10

板门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使小儿大鱼际暴露,术者用右手拇指来回推之称清板门;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次。

作用:清热凉血,止血除烦,消食化积,具有升降之功。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疹痘潮热不退或疹痘后低热、烦躁不安、口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龈红肿、光面舌、苔厚等。

11

内劳宫

位置:在掌心中央。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掐揉之,称掐揉内劳宫;以中指端点患儿手掌中心处,微用力后迅速抬起,称点内劳宫;在掌心中滴几滴凉水,以指端逆运内劳宫,或从小指掌面运到掌心,称运内劳宫或水底捞明月。揉~次,运10~30次,掐3~5次。

作用:清热除烦,泻心火。

主治:一切热证,发热,口渴,心烦不宁,睡眠不宁,口疮,目赤,小便不利。

12

内八卦(内八方)

位置:在手掌内。取法:以左手为例,掌根在上为北,以内劳宫为圆心,以内劳宫到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画圆,内八卦即分布在该圆上。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右手以拇指外侧缘在穴上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称顺运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推运称逆运内八卦。操作时应盖住或轻运离宫。~次。

作用: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

主治:咳嗽痰喘,呕吐,食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烦躁不安等。

13

四横纹(小横纹)

位置:在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根部横纹处,即指掌交界处。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上,用拇指桡侧缘从食、中、无名、小指根横纹逐个来回推之或掐之,称清四横纹(推四横纹)或掐四横纹;推四横纹亦可用拇指在四指根部横纹处左右来回横擦。每个横纹推50~次(独穴用需次)或掐5~8次。

作用: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退热除烦,散瘀结,引脏腑之热外行。

主治:腹胀,口疮,唇裂,伤食,疳积,食欲不振等。

说明:四横纹为本派常用穴之一,常用于消腹胀,治口疮,尤其以治疗上下唇的溃疡面效果好。

14

小横纹(掌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横纹之下,掌横纹之上的高起部位。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术者以右手中指揉之,称揉小横纹。~次。

作用:清热散结,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一切咳喘证,口舌生疮。

说明:本穴对呼吸系统疾病效果好。

15

肾顶

位置:在小指掌面末端处。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顶。~次。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解颅、水疝等。

16

肾纹

位置:小指掌面末节横纹处。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纹。~次。

作用:散瘀热,引内热外行。

主治:目赤,热毒内陷,内热外寒,高热手足凉等。

17

运水入土

位置:自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至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沿手掌边缘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小指掌面指尖起,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拇指桡侧缘指尖。~次。

作用: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主治:多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完谷不化、腹泻痢疾、便秘、疳积等。

18

运土入水

位置:自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至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沿手掌边缘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拇指桡侧缘指尖开始,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小指掌面指尖。~次。

作用:清脾胃之湿热,补肾水之不足。

主治:多用于新证、实证,如湿热内蕴所致的少腹胀满、泄泻、痢疾、小便赤涩等。

19

总筋

位置:在掌面腕横纹的中点。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手,使其掌心向上,右手中指揉之,称揉总筋;或用拇指掐之或掐揉之,称掐总筋或掐揉总筋。揉~次,掐3~5次。

作用:泻热散结,通调周身气机。

主治:心经有热,惊风,夜啼,潮热,口舌生疮,实火牙痛及一切实热证。

说明:本穴为治疗口疮主穴之一,尤其对舌尖及舌面口疮糜烂疗效好。

20

天河水

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总筋)至肘横纹中点(曲泽)成一直线。

操作:

1.清天河水:术者左手托住小儿前臂及手腕,使其掌心向上,右手拇指或食、中指并拢,用指面向心方向推之,即自总筋穴推至曲泽穴,称清天河水(所有穴向心推为补,唯独天河水向心推为清)。该穴常用清法,~次。

2.大清天河水:在前臂掌面,由内劳宫推至曲泽穴,称大清天河水。拿法、推法同上。~次。

3.打马过天河水:拿法同上,术者先以右手中指运内劳宫,再以食、中二指的指端蘸凉水,自总筋、内关、间使循天河水向上弹打至洪池穴(曲泽穴)。各穴弹打3~5下为一遍,共弹打3遍为1次治疗。

作用:清热除烦,镇惊,泻心火,利尿。

主治:外感发热,口渴,口干,烦躁,夜啼,睡眠不宁,口疮,重舌、木舌、伸舌、弄舌,痰喘,咳嗽,小便短涩等一切热证。

三分钟小儿推拿优势

1、“3分钟”更适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快、准、稳:邱老师在临床中不断专研、论证、大胆创新,从“以清代补”发展为“阴阳双补,八卦为先”的新思路。同时运用组合方,辩证对症下手,简单,好学,疗效好。从时间上来说,“3分钟”更适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同时三分钟小儿推拿特别注重学员实操性,让学员学会并做到能独立接诊,独立辩证,增加临床辩证精准度。稳步发展,提高治愈率。2、上课干货满满,毫不保留,学完就能上手:三天理论+实操学习让大家迅速掌握儿推精髓,收获满满。学员对三分钟疗法的新思路赞不绝口。精湛的手法,独特的授课风格,启发式教学模式,不是一味的只讲理论,照本宣科,而是不断拓展学员的思路,构思巧妙、创新,所讲的内容很接地气,系统、全面、详实,毫不保留,非常实用。邱老师每天的门诊病例进行剖析讲解,保证每个学员通过这种模式的训练后,做到会接诊、准确辩证、会配方,提高治愈率。

3、北京一康实力助阵+邱老师实战经验相授:

北京一康与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等为单位合作,北京一康张凤君老师为中医三分钟儿童推拿分会会长,将协同副会长邱老师开展一系列小儿推拿辅导讲座,公益巡演、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下发传达,协助三分钟小儿推拿学员完成开店所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邱老师会把开店所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全面、细化讲解,包括学员的店面选址,策划,广告设计,宣传,店面装饰。开发客户资源,稳定客户等。另选取经验丰富、成绩优秀的学员代表派驻到需要扶持的儿推店,帮助新开店的学员,迅速开展工作,确保3分钟儿推学员立足市场。

一、小儿推拿简介

1.小儿推拿发展史及小儿推拿手法在调理孩子身体中的应用;

2.从病例分析看小儿推拿的作用;

3.小儿推拿适应证、禁忌症;

4.儿科四诊;

5.小儿生理特点;

6.小儿病理特点。

二、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1.推法(直推、分推、合推、运推、刮推、搓推)

2.拿法

3.按法(指按、掌按)

4.摩法(指摩、掌摩)

5.揉法(指揉、掌揉)

6.拨法

7.捻法

8.捏脊法

9.捣法

10.掐法

11.分筋法

12.提捏法

13.振颤法

北京一康三分钟小儿推拿

三、三分钟小儿推拿学习内容

1、小儿舌诊;

2、掌上卦位讲解;

3、小儿病症辩证分析;

4、小儿推拿基础方;

5、小儿推拿特效方。

四、五脏生理功能与小儿推拿手部相对应穴位联系与应用

1.推拿头、面部主要穴位;

2.小儿推拿前臂部主要穴位;

3.小儿推拿下肢部主要穴位;

4.小儿推拿腰背部主要穴位。

五、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分型及治疗方法和护理及注意事项

如:发热、感冒、咳嗽、呕吐、泄泻、便秘、厌食、腹痛、口疮、惊风、抽动症、夜啼、遗尿等病症

六、病例分析及小儿推拿实践操作

以上内容系统全面,广泛用于临床,简单立效,手把手教学,毫无保留,细化讲解,每个学员都必须在老师面前实际操作,合格后方能过关。一次缴费,终身免费,遇到问题,可随时电话咨询老师,由老师做出指导,让每个学员都能达到独立开店。

儿推是当今最有发展的一项好技术,国家已经认识到抗生素毁了下一代,同时也要对抗生素加以控制。所以,儿推将要服务家庭,是被家长普遍接受的绿色疗法。

北京一康三分钟小儿推拿学员走进人民大会堂

北京一康三分钟小儿推拿学员走进人民大会堂

北京一康三分钟小儿推拿学员参加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三分钟儿童推拿分会成立大会

北京一康三分钟小儿推拿培训班学员合影

北京一康三分钟小儿推拿培训班上课影集

邱老师为小儿推拿学员小孩实操推拿

北京一康学员在邱老师门诊实习互相练习手法,加强实操

北京一康学员走向社区做公益活动,宣传小儿推拿绿色疗法

北京一康学员春游交流学习

长按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fsrgz/713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