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中国居于首位,并且具有突发性特点,使患者随时面临生命危险。近年来,医院心血管内科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科技设备,成功开展各种复杂的心血管疾病治疗,为广大患者送来了一个希望的春天......
近日,小编走进医院心血管内科,探访这个与人心脏打交道的科室。
医术精湛“满床”现象持续发生
走进医生办公室,科主任青红斌忙个不停。“稍等一下,我先去把房查了再来给你们看病。”说完,青红斌带领医生们一个个走入病房。“今天感觉怎么样?”“再等两天你就可以出院了,回家要记得我给你的提醒事项。”每到一个病房,青红斌满脸笑容与患者一边查体一边聊天。
查完房,青红斌赶紧回到办公室为病人就诊。“青主任,我这血栓已经好长时间了,总也治疗不好,到底是什么原因?”一名70多岁的患者刚到诊室,就迫不及待地想问问自己的情况。青红斌仔细询问了他的患病时间、发病情况和平时饮居等,深思熟虑后很快提出了自己的治疗建议,并热情提醒老人在生活中要注意的各种细节。
青红斌正在为患者进行脑钠肽前体检查
这名患者刚走,另外一名患者又坐了下来。他已经在青红斌这里诊治一段时间了,“恢复得不错,血脂已经降下来了。”此前,该患者血脂稠严重,青红斌为其开出了一套比较精细的治疗方案和健身方案。
据介绍,医院心血管内科是该院重点科室。多年来,该科全体医护人员本着救死扶伤的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特别是在高血压病诊治、心律失常诊治、心力衰竭诊治方面深受心血管患者的信赖和好评以及同行的认可。目前,该科室年收治病人余人次,门诊病人余人次。编制床位50张,加床22张,全科共72张床位,全年床位使用率达%,给广大患者带来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
强化管理打造心血管内科新高地
在人才建设方面,青红斌根据每位医生的专长,为其进行规划。如今,现有科室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5名、护士3名。此外,他把技术的培养与提升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每天早上,科室内部都会有效地利用几分钟时间进行交流学习,每周开展一次内部业务学习,并从制度上严格落实对医务人员技术的要求。同时,严格落实医生十八项核心制度、坚持三级医生查房,科主任随时大查房,对疑难丶危重病人员做到科内会诊、院内专家组大会诊,结合CT血管成像、超声指导、专家共识,准确、及时地救治大血管破裂(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丶急性心肌梗塞病员。
青红斌及大内科主任陈旭带领科室医生进行查房
为切实做到一切服务从“心”开始,该科室从医德医风、爱岗敬业到作息制度等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通过制度将“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这个基本医德落实到工作的每个方面。该科室先后制定了多种相关制度和职责。制度的强化,让“一切服务从“‘心’”成为了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的共识,全科医护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团结奋进,力求给每一位患者以高效优质的服务。此外,该科室还选送了一名高年资主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专业,为科室开设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储备人才,更好地为蓬溪群众服好务。
正在进行血管内皮功能检测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心血管内科在蓬溪地区的龙头地位得到了巩固。越来越多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来到医院治疗和抢救。
优质服务坚持做患者的贴心人
“我是一名孤寡老人,没有家属陪伴,入院这段时间都是他们在照顾我,还送了许多衣服给我穿。”采访中,前几天入院患者冯体江嘴里说的“他们”就是护士,每天除了为他端屎端尿、整理床铺,还为他捐赠衣服,把病人当亲人,竭尽所能为患者排忧解难。
护士长罗运文深入病房听取患者意见
“以往患者住院,护士在完成本职工作外,多数都是指导患者家属该何如对患者进行护理。如今,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后,护士都处处、时时、事事从病人的角度来开展护理服务。”护士长罗运文告诉小编,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能感觉到家一样的温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素质,搭建了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的桥梁,改善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如今,优质护理服务已经在全院普及开来,每天这样的医患小故事都不断的发生。
晨会交接护理工作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单元工作中,在罗运文的带领下,每天开展晨会交办问题、床头交接危重病人以及高风险患者相关情况,每月开展护理查房、疑难杂症讨论、操作培训考核等,组织巡视病房,听取患者意见。同时,还利用QQ、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