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秘”,有“闭”的涵义,便秘,就是大便不畅快。通常认为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这是不对的,其实,只要排便时感觉困难、费力,不论粪块干硬与否,都叫便秘。便秘之重者,也叫大便不通。
古人对于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五秘都是以便秘为主症,再根据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特点而分为风、湿、气、寒、热等。特点不同,说明病理有差别,治疗方法也就不同。现分述如下。
1风秘风秘是除了大便秘结以外,还表现为皮肤皲裂、筋脉拘挛、爪甲枯槁等。有的还会兼有阵发性寒热。大便常干燥坚涩,不易排出。风秘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肺脏受风,肺和大肠相表里,风从肺传入大肠,像风能吹干湿气一样,致使肠中津液干燥而形成便秘。也有人认为是病人肠中平素积有瘀热,热久伤津化燥,风从内生,致成便秘。
这里且不管其病因如何,只谈谈为什么风秘能出现皮肤皴裂等症状。由于人身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肤、肌肉、筋膜,自然也就缺乏津液濡养,所以皮肤起皴开裂,筋脉伸展不得力,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象。至于出现寒热,大都是在夜间。这是因为,津虚血虚都是阴虚,而夜间也属阴的缘故。
2气秘气秘的特点是病人常常称嗳气。其大便之所以不顺利,倒不一定由于大便干燥结硬,而是“气”不下降。“气”是什么呢?并不是指呼吸的空气,而是代表人体各个脏器生理活动的功能。人的排便,并不是大便会自己下行,而是小肠、大肠蠕动的结果,大小肠的这种功能,就是“气”。“气”既然不下降,大便下行就不痛快,而且还会出现时常嗳气和兼有脘腹满闷的感觉,这就叫作“升降失常”。
因此,治疗气秘必须以降气药为主,如苏子、枳壳、枳实、厚朴等。把这些降气药加入通便药中,就是治气秘的效方。如:
3湿秘湿秘也叫痰秘。它是湿热、痰饮等阻碍气机下降,以致大便不能顺利排出。湿热、顽痰胶结,又会出现胸胁痞塞满闷,或喘促、头汗出、头晕眼花等症状。痰湿在肠中,又会兼有肠鸣。
治疗湿秘,主要是用苍术、黄连、黄芩、黄柏等清除湿热,或用半夏、茯苓、橘红、白芥子、姜汁、竹沥等搜逐痰饮,再加入一些顺气、降气药。如导痰汤煎送控涎丹或礞石滚痰丸。
4冷秘便秘的同时,又兼有四肢发凉、喜温怕冷、舌质淡白、脉搏沉迟等阴寒症状的,叫作冷秘。冷秘常见于老年人,须用温润通便药,如巴戟天、肉苁蓉、当归、熟地黄等。
5热秘热秘和冷秘相反,兼见的一些症状,不是寒证,而是热证,如面赤、舌干、小便赤黄、喜凉恶热、脉沉数等。这样,在泻热通便药中加入一些润肠药就可以了。
除了上述五秘以外,还有久病体弱,大便干燥,努责不下,频频入厕,气虚下陷,里急后重的,叫作气虚秘。伤津失血,大便燥结,滞涩难出的,叫作血虚秘。血虚的,应当养血润肠,如当归、地黄、肉苁蓉、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麻仁、蜂蜜等。气虚的当加入补气药,如人参、黄芪等。这些主要是在于临床时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上述文字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绿秀中医推荐便秘克星:秘经妙颜方--排毒养颜茶,含有金银花、大麦苗粉、人参、芦根、菊粉等道地中药材,有效消除各类虚火症状,对便秘效果非常明显!清肠、排毒、养颜、清新口气、消除便秘、消除各类痘痘上火等症状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