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孩子在发烧,包括皮皮也未能幸免。相比我以前的24小时内退烧,这次算是慢的,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但我还是用自己的中医疗法把他治好了(医院应该会被命名为某型病毒流感)。经常会有给大家分享孩子发烧的绿色疗法的想法,但孩子真正生病的时候,不了解医学的家长手忙脚乱、医院是不敢自己做主的。
经过8年来、两个孩子总共发烧得有十几次、二十多次吧,各种常见的发烧类型也都经历了,医院,自己把他们治好的。结合书本上的理论,现在也能够总结一些简易辨证治疗方法。那么今天我就用妈妈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把发烧的几种病理和治疗方法分享给大家。
在圆运动中医里,核心思想是,天人一气,正如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循环一样,人体也有类似的循环。生病是因为正常的圆运动循环出现偏差,人体的升降不循环能正常进行(遭到大气影响或内部因素导致出现偏差),发烧只是它的表现形式。治疗上面也是着眼于恢复人体自身的升降平衡,运行规律恢复了,发烧这些症状就自然就消失了。
那么什么是人体的循环规律呢?
人体的运行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车轮。车轴位于中央,属于人体的中气,具体部位在脾胃。而车轮位于四周,属于人体的春夏秋冬四季,具体部位在肝木、心火、肺金、肾水。四维的运行形成一个升降循环。
两种情况会导致人体圆运动失去平衡。一是因为中气这个轴出现问题,停滞了,使得轮子不能旋转,于是热降不下来,提前为发烧。另一种是中气并没有问题,只是四周的轮歪了,不能好好转动了,升降出现了问题。两种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本来想尽量少讲理论,但不可避免的需要解释一下这些原理,如果看得晕的话直接往下。
第一种:受风脾胃着凉。可以想象为中气轴部分变成了一个冰块,如果轴被冻住了的话,那么轮子是旋转不了,人体的热气是不能回收的,所以体现为发烧、呕吐、不进食、手脚冰凉。因为胃已经停止工作了,所以没有食欲,吃东西也会吐出来,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的一个方式。
药方:陈皮、竹茹、蚕砂各10克,加一碗水,砂锅烧开,转小火,再煮3分钟,倒出药汁,趁热一次服用,小孩子也可以分次服用。退烧后可以次日再服,巩固一两天。这是陈允斌老师家传的方子。
第二种积食发烧。积食导致的脾胃不能运转,与第一种影响类似,只是原因不同,中气轴也是停止工作,于是轮子也无法旋转,火气不能回收。症状是发烧、嘴里有味、肚子痛、吃不下东西、腹响肠鸣、呕吐经常会伴有腹泻。
治疗方法:淡豆豉一把加水,砂锅煮开转小火煮40多分钟,滤出药汁服用。可以多次服用,连服几天。按摩肚子。
如果同时吐泻,无小便,必须加大消积力度:苍术、厚朴、栀仁、神曲、麦芽、生甘草、白芍、当归各1克。不泻了即停此方。
第三种是温病。症状只是发烧,没有脾胃症状、肚子柔软、饮食基本正常、浑身都是热乎乎、精神有些昏昏倦怠易睡。通常是会是在冬天不冷之时、风大之时和春天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肝木疏泄过度、肺金降力不足。治疗方法只要调整疏泄、养木熄风就可以了。
药方:三豆水,绿芯黑豆、绿豆、黄豆各一小把,略多加水,砂锅煮开转小火煮40多分钟,滤出豆汁分次服用。
如果发热较高,可加乌梅白糖水:乌梅4-5粒,加水煮40多分钟,加白砂糖50克,分次服用。
三豆水可以连喝几天。每天多煮一次也没有问题,只是当日煮完必须当日服用,不可过夜。
在上述疗法同时,也可以同时推左臂天河水,即从掌心推至肘窝,数百次,可多次推。
这些种类的发烧和疗法都是我用过多次的,非常安全有效。医院的妈妈们,依然可以在服用医生药物的同时给孩子服用这些医食同源的绿色药方,助孩子更快地恢复。同时注意医生所开药物的寒凉属性。在后期给孩子用山药煮水补脾补肺,避免药物的不良影响。
虽然题目写了孩子发烧,其实对于大人也是一样有效,因为原理是相同的。
子同妈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