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到来之际,随着天气逐渐变冷,由于冷空气的影响不少人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
1、感冒秋冬交替时昼夜温差较大,年老体弱者、儿童、患有慢性病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患上感冒。
2、腹泻秋天患腹泻的人数往往也较多,天气凉爽,人的食欲增加,易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
3、胃病秋冬季节交替时,人的肠胃系统很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状况,原有的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容易复发,因此人们应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日常膳食多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
4、心脑血管疾病秋天寒冷的气候会使人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或血压不稳定,心脏负担加重,直接影响心脏血液的供应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5、哮喘病有哮喘病史的人对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而且适应能力弱。另外,草枯叶落的深秋过敏物质大量增加,也是该病易发的重要原因。
换季时分体质差易生病怎么办?小编为大家准备九个强身壮体的穴位,缓解各类慢性疾病,重塑健康体魄。
九大穴位一个神奇的穴位止咳平喘
天气变化明显时,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艾灸中府穴可缓解气短、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
取穴技巧
正坐或仰卧,将右手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放在胸窩上、中指指腹所在的锁骨外端下即是。
一个神奇的穴位强身防病
大椎穴有振奋一身阳气的作用,阳气足,则外邪不能入,保健强身,艾灸其可治疗风寒、风热、阳虚等多种感冒。
取穴技巧
伏坐或正坐低头,颈后隆起最高处并且能屈伸转动者的第7脊椎下凹陷处,约与肩平高。
一个神奇的穴位疏肝养胃
中脘穴具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美容养颜的作用,艾灸此穴可快速缓解胃痛、腹痛、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长期艾灸可治疗慢性胃炎肝炎。
取穴技巧
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一个神奇的穴位宽心顺气
膻中穴具有调理人身气机之功能,可用于一切气机不畅之病变。艾灸其可缓解胸痹心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艾灸可治疗哮喘、乳腺炎。
取穴技巧
仰卧,男子于胸骨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处定取;女子则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定取。
一个神奇的穴位保健要穴
足三里穴可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肾炎、膀胀炎、阳痿、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水肿、脚气等,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保健要穴。
取穴技巧
膝盖凹陷处,距离四指长的位置即为足三里穴。
一个神奇的穴位健脾养颜
三阴交穴能调治脾胃虚弱,白带过多,子宫下垂,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可以帮助女性保养子宫和卵巢,保持气血通畅,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延缓衰老。可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主治遗精、阳痿、阴茎痛、小便不利、睾丸缩腹等。
取穴技巧
在小腿内侧,足内脚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自己的手指从踝骨最高点向上测量四指处。
一个神奇的穴位疏经清热
艾灸曲池穴,可清热解表,散风止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疏经通络。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湿疹等病症。
取穴技巧
握拳弯曲手臂,屈肘凹陷处。
一个神奇的穴位祛风通气
迎香穴是治疗各种鼻子和颜面疾患的要穴,缓解鼻塞流涕、面痛唇肿、口眼歪斜等症状,用于治疗现代常见的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
取穴技巧
鼻唇沟中端鼻翼外侧0.5~1厘米处。
一个神奇的穴位健康胞宫
八髎穴,对于女性的月经不调、月经过多或过少、闭经、白带异常、子宫病、卵巢病、盆腔病、附件炎、泌尿系统疾病、肾系统疾病、乳腺病等,全部都可以调治。
取穴技巧
直立位或者俯卧位时,趴在床上,臀部肌肉上的两个凹陷,就是美人窝,八髎穴位于美人窝往下内侧,骶骨所在的位置。
穴位按摩方法使用LP艾灸贴,操作简单快捷:1、沿缺口处撕开取出热敷贴,待几分钟升温后揭去剥离纸;2、将上面的粘贴明胶贴附在需要热敷部位,用手铺平即可。
LP古方艾灸贴,萃取艾叶、生姜、当归等原料精华,能持续发热8小时且温度适宜。无异味、安全有效、无副作用、随时贴随时揭,因此艾灸贴是一种更方便快捷实用的健康养生方式,更大程度的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使用自然万添太极灸,操作简单快捷:洗净手掌、将适量本品倒入手掌,快速按在需用处,直到感觉灼热难忍时,放开手掌即可。
太极灸是用手掌来做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纳米技术完美结合的新型经络理疗方法。使药物直接穿透皮肤吸收,利用手掌代替一切灸具,以特殊中草药精华作针、形成一个完整的掌上针灸、通过穴位给药,内病外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