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红豆薏米这道鼎鼎有名的祛湿粥开始在各网疯传,紧接着走进了千家万户。
就连隔壁不上网的老奶奶听闻了,都能跟你对上两句,说:诶,这个不是祛湿的吗。
在过去,只有西南地区的人们才有的湿气,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不断地蔓延开来。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红豆薏米真能除湿吗?
我们得弄清楚组成材料。
红豆薏米粥=?豆+薏苡仁+?(粳米)
有两个问题:其中的豆子到底用的什么豆,以及这道粥加不加粳米。
这两个问题基于红豆薏米粥的祛湿作用而言的。
如果不谈祛湿,用什么豆,有没有米,全看个人喜好添加。
但如果要达到祛湿效果,这两个问题就很重要了。
顾名思义,菜名已经报上了“红豆”名号了,不就应该用红豆吗?
但大家印象里的红豆,似乎就只有一种豆子,圆圆红红小小。
事实上,能以红豆冠名的豆子有三种。分别是:赤豆、海红豆和相思子。这三类豆子所属植物同科而不同属,具体功能亦是千差万别。
其中的赤豆,又名赤小豆,这二者也有区别。
两者都属于日常食用的红豆,我们平常所见圆而红的小红豆,属于赤豆,药性不强,性平和,适合平日里经常食用。
而赤小豆颜色暗沉而偏细长,适用于入药,正如《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色者,并不治病。
我们来看一下性味。
赤小豆(细长色黯)
性味:甘、酸,平。
归经:归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薏苡仁
性味:甘、淡,凉。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
使用赤小豆利水消肿,薏苡仁健脾利湿,二者合用,的确有祛湿功效。
第二个问题,红豆薏米粥内要不要加大米。
这个意义同苦丁茶是一样的,苦丁茶里没有茶,属于类茶饮。
红豆薏米粥亦然,虽然叫粥,但里面不需要加米。
赤小豆与薏苡仁同煮,汤色清而不粘,要取得祛湿的效果,正是取其清而利水除湿。如果加了粳米,效果反而不如意了。
故而,要使用红豆薏米粥进行祛湿,大家要注意下面几点:
1.选用赤小豆(细小而色黯)。
2.不加粳米(即大米)。
3.由于薏苡仁的凉性,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如果硬要吃,提前以文火无油炒香薏苡仁,去其寒性。
附:吴国忠薏米红豆粥加减表薏米红豆粥加减简表
主症
主方
兼症
加减
体内有湿,舌腻,大便不成形,或身重体酸无力,或关节不利,或口淡乏味而腻,或腹胀头痛,或体胖痰多,或手、足、面部易生癣、痘……
薏米、红豆等分,加水熬粥,取其汤作茶饮,余者为粥,食用。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
加桂圆
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
加百合、莲子
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
加生姜
肾虚
加黑豆
脚气
加黄豆
咳嗽
加梨
食欲不振,身体羸瘦
加山药
泄泻,腹痛,糖尿病
加南瓜
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
加芡实
孕妇
减薏米,加其他
产妇
减薏米,加大枣、红糖等
话外小真:祛湿的真正方法还是应该改善饮食作息习惯啊。
小气:人间烟火,美食太过诱人心。
点击下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