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对于“中医”这个话题,戎评向来是持谨慎态度的:
道理很简单,无论是在我个人或是日常我们能够接触到的舆论环境中,对于“中医”的评价,都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截然态势...
捧者,视其为奇术精粹,庸人不可与语。
贬者,称其为巫术渣滓,恨不能尽废之。
事实如此: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中医”,即使在中国人群中也是矛盾且极具争议的!
这是“谨慎态度”的主要原因,非是不敢,实是能力有限,生怕误导。
但是,当争议愈烈,当一篇又一篇把中医吹上天的震惊体和把中医贬入地的愤怒体不断被杜撰出来时,当这样一种看似针锋相对,实则都是由于无知和懒惰,企图对某项事物做出一种最省力、最简单解释的文章大行其道时,当中西医之争开始向文明之争,种族优劣之争过渡靠拢时...
逃避不是办法。
从不敢妄称自己的评述就是绝对的“真实”,但是我自问撰文揭露鲜少“省力”,因为我知,省力的结果多半就是像哈哈镜一样,只会把现实变得面目全非,而这一切所最终触及传递的,不是对世界获得深入的理解,而只是情绪的简单宣泄。
不论真知多少,《颜氏家训》可教天下: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来源:戎评(rongping)
日前,新华社发布的一篇名为《屠呦呦团队放“大招”:“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获新突破》的通讯报道,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广泛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