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已经持续大约1月有余了,大家也开始了复工复产的活动,随着病例数量的逐渐减少,大家也都开始放松了心情……
关于疫情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思考
通过本次疫情,我们医护人员学习了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到第六版的内容,对我来说中医部分的内容对我来说帮助是十分大的,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干咳、乏力,而发热这一症状对于儿科患者来说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干咳在儿科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变应性咳嗽,乏力在儿科也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及并发心肌损害、心肌炎的患儿。
对于中医来说,我们最大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而现在我们更推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还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特点,也就是说专家组给出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对我们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十分有指导意义的。
何为疫戾?
在治疗方案中,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为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yìlì)之气。
何为疫戾呢?
疫戾是中医对急性、烈性传染病的总称,而引起疫戾的病邪叫戾气或疫邪。其致病特点为:
①传染性强,流行面广;
②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变迅速;
③戾气多从口鼻而入;
④戾气的形成和疫戾的流行需要一定的自然、社会条件。
疫戾的分类
疫戾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燥热疫和湿热疫。
而本次疫情在我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并未涉及燥热这一证型,而是提出了寒湿这一概念,而寒湿中阻的代表方剂就是平胃散,但本次疫情是寒湿阻肺,所以在平胃散的基础上加上了达原饮(达原饮是通过槟榔、草果、厚朴三味中药直达胸腔,透邪外出的方剂),这样就同时从胸腔和脾胃祛除了寒湿,所以就有了普通型寒湿阻肺证的方剂:
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我们不太常用的生麻黄、羌活的组合,可以宣发肺气、祛除风寒湿。
最难理解的武汉抗疫推荐方
在整个第六版方案中,最难理解的就是轻型寒湿郁肺证所选的方剂,前面一篇文章我已经给大家分析了清肺排毒汤,那么下面我将和大家一起分析这一推荐方:
这一方剂是仝小林院士和多为武汉专家一起商议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疑似者推荐的通用方。适用于临床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者。而疑似病例的诊断则是除了核酸检测阳性一条以外,符合其他所有诊断条件的患者,这是立方的初衷。
而六版方案中将此方放在了轻型(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的临床分型中,这一点我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因为通用方就是通用方,它本身也是兼顾了很多除寒湿以外的问题在里面的。
在仝小林院士的微博中写到:“武汉十二月即阴雨绵绵,又值冬季,虽为暖冬,毕竟寒湿……”,“……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寒湿者,舌体偏胖大,有齿痕,苔厚腻,甚至腐苔……”。可以说对立方的原因依据都给的十分明确了,具体的方剂如下:
生麻黄6g生石膏15g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贯众15g地龙15g徐长卿15g藿香15g佩兰9给g苍术15g云苓45g生白术30g焦三仙各9g厚朴15g焦槟榔9g煨草果9g生姜15g。
当然后面还有很多的加减变化。该方为麻杏石膏汤加达原饮加减,我们就想不通了,麻杏石甘汤是热入气分,和寒湿有什么关系,这个我一开始也是想不通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六经辨证去想,麻杏石甘汤是手太阴肺经,达原饮是足太阴脾经,所以我们选择麻杏石甘汤加达原饮,加上生麻黄和羌活合用,加大了麻黄的发汗祛寒湿的力度,相对的减弱了生石膏15g的清肺胃热的作用,这就有一点儿大青龙汤的意思在里面,但又没有大青龙汤的力度强,组方的精妙让人不得不赞叹。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