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容,请联系:刘老师。
一、葡萄球菌属
1.生物学特性
⑴形态与结构:革兰染色阳性,球形或略成椭圆形,形似葡萄串状,无鞭毛和芽胞,有些细菌能形成荚膜。
⑵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多数菌株耐盐性强。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即能生长,可产生不同的脂溶性色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色素。在血琼脂平板上,几乎所有的葡萄球菌可产生α、β、γ和δ溶血素。
⑶生化反应:本菌属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蔗糖,产酸不产气。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分解甘露醇产酸、液化明胶和产生血浆凝固酶。
⑴抗原:葡萄球菌水解后,用沉淀法可获得两种抗原,即蛋白抗原和多糖抗原。
①蛋白抗原:为完全抗原,有种属特异性,无型特异性。葡萄球菌A蛋白具有抗吞噬作用,可与人类的IgG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利用此特性可开展协同凝集试验。(★)
②多糖抗原:是半抗原,具型特异性,有A型、B型和C型三种。
2.致病性
⑴侵袭性疾病:可引起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全身性感染、医院内感染。
⑵毒素性疾病:可引起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中毒性休克和急性胃肠炎(肠毒素)。
3.微生物学检验
⑴触酶试验: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酶催化双氧水生成水和氧气,产生气泡。葡萄球菌属为触酶阳性。
⑵血浆凝固酶试验:血浆凝固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侵袭性酶分游离型、结合型,其作用是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菌体表面沉积和凝固以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可分别用试管法和玻片法检测,玻片法用于初筛,若玻片法为可疑或阴性结果,还需用试管法确证。凝固酶试验是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⑶甘露糖发酵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
⑷新生霉素敏感试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的鉴别,采用新生霉素敏感试验。一般新生霉素耐药性多为腐生葡萄球菌,敏感者为表皮葡萄球菌。
①金黄色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对新生霉素敏感。(★)
②表皮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阴性,对新生霉素敏感。(★)
③腐生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阴性,对新生霉素耐药。(★)
4.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耐热,耐干燥,耐高盐,是抵抗力最强的无芽胞细菌。(★)
5.临床意义
⑴金黄色葡萄球菌:以急性、化脓性为特征。由疖、痈继发的败血病,其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产生的肠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表现为急性胃肠炎。(★)
⑵表皮葡萄球菌:是导致血培养污染的常见细菌之一。(★)
⑶腐生葡萄球菌: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6.治疗原则
应首选经验选药,如万古霉素等,待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回报后,再调整用药,针对治疗。(★)
二、链球菌属
1.生物学特性
⑴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圆形或卵圆形,呈链状排列,无鞭毛、无芽胞。在液体培养基中易成长链。在脓汁标本中为短链。
⑵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菌落周围出现不同溶血环;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沉淀生长。
触酶阴性,革兰阳性球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易形成长链而表现为沉淀生长(但肺炎链球菌为混浊生长)。(★)
⑶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阴性,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有些链球菌分解精氨酸、产氨,水解七叶苷、马尿酸盐及淀粉等。还有些链球菌可耐受65g/LNaCl和胆汁。(★)
A群链球菌对杆菌肽敏感;B群链球菌CAMP试验阳性,可水解马尿酸钠;七叶苷试验阳性用于鉴定D群链球菌;a-溶血性链球菌对optochin耐药,不被胆汁溶解,不分解菊糖,可与肺炎链球菌相鉴别。(★)
2.分类
⑴根据溶血能力分类:
①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菌落周围形成草绿色溶血环,本菌为条件致病菌。
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菌落周围形成透明溶血环,致病性最强。可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
③丙型链球菌(γ):菌落周围无溶血环,一般无疾病性。
⑵根据链球菌细胞壁抗原(即C抗原)分类:用Lancefield血清分型法,将链球菌分为A、B、C、D…..T等18个群。对人类有致病性的90%属A群。
3.致病性
A群、B群及肺炎链球菌是链球菌属的重要致病菌。主要致病物质有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及M蛋白等。人类链球菌感染中85%以上由A群链球菌引起,所致疾病有①急性化脓性感染;②猩红热:多由A群链球菌感染;(★)③链球菌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有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④其他链球菌感染:如草绿色链球菌、属条件致病菌,常与亚急性心内膜炎相关。此外,D群链球菌可引起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4.鉴定
⑴胆汁七叶苷试验:D群链球菌能在40%胆汁培养基中生长并分解七叶苷,使培养基变黑。(★)
⑵optochin敏感性试验:几乎所有的肺炎链球菌菌株都对optochin敏感。
⑶马尿酸盐水解试验:B群链球菌具有马尿酸酶,使马尿酸水解。
⑷CAMP试验:羊血平板上B群链球菌与金葡菌协同形成箭头状溶血。
⑵盐耐受试验:肠球菌可在65g/LNaCL液体培养基中生长。(★)
⑹杆菌肽敏感试验:化脓性链球菌为阳性。(★)
5.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不强,对各种常用消毒剂敏感,60℃加热30min即可杀灭。
6.治疗原则
A群链球菌对青霉素G高度敏感,针对A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G列为首选。
三、肺炎链球菌
1.生物学特性
⑴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呈毛尖状,成双排列,有时呈短链状,有荚膜(在人或动物体内易形成),无鞭毛、无芽胞。(★)
⑵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色扁平、中心凹陷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在血平板上能形成草绿色溶血环的细菌有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h,呈均匀混浊,培养时间过长,因可产生自溶,培养液可变澄清,管底沉淀。(★)
⑶生化反应:多数菌株分解菊糖,胆汁溶解试验阳性,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可作为肺炎链球菌与草绿色链球菌鉴别。(★)
2.致病性
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
3.微生物学检验
⑴镜检:见革兰阳性毛尖状双球菌。分离培养肺炎链球菌可用血琼脂平板,置5~10%CO2环境中。
⑵鉴定试验:①胆汁溶解试验:阳性;②菊糖发酵试验:阳性;③荚膜肿胀试验:阳性;④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
四、肠球菌属
1.生物学性状
⑴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⑵培养特性:在血平板上表现为α、γ溶血,能在高盐(6.5%NaCL)、高碱(PH9.6)、40%胆汁培养基上生长。(★)
⑶生化反应:氧化酶阴性,触酶阴性,在胆汁七叶苷和含6.5%NaC1的培养基中可以生长,此点可与链球菌鉴别。(★)
2.微生物学检验
胆汁七叶苷试验和6.5%NaCL耐受试验可鉴定到属。一般要测试对β-内酰胺类尤其是青霉素类、万古霉素和氨基糖甙类(如庆大霉素)的敏感性。(★)
3.临床意义
所致感染中最常见的为尿路感染,医院感染。(★)
4.结果评价
药敏结果中必须注明β-内酰胺类(青霉素G、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庆大霉素的耐药水平、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及β-内酰胺酶测试结果。(★)
五、奈瑟菌属
为一大群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无芽胞,有菌毛,专性需氧,氧化酶阳性。奈瑟菌属对寒冷、干燥和热的抵抗力弱。其中对人致病的是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
1.脑膜炎奈瑟菌
⑴生物学特性
①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双球菌,菌体呈肾形,成对排列,坦面相对,菌体在患者的脑脊液中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②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属苛氧菌,最适温度为35~37℃。
③生化反应:绝大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淋病奈瑟菌不分解麦芽糖,与之鉴别)。不分解乳糖、甘露醇、半乳糖和果糖,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阳性。
④抗原及分型:主要有四种抗原: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脂多糖抗原及核蛋白抗原。根据群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不同,分多群。目前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群。
⑵微生物学检验
①标本采集:血液;瘀斑渗出液;脑脊液;鼻咽分泌物。本菌能产生自溶酶,易自溶,故采集的标本不宜置冰箱,应立即送检。
②涂片检查:若发现中性粒细胞内(或胞外)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成对排列,可初报。
③分离培养: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或EPV琼脂,置于5~10%CO2环境中。
④鉴定:氧化酶试验阳性;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荚膜多糖抗原直接凝集试验和快速凝胶凝集试验阳性。
⑶临床意义: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在携带者或病人的定植部位一般为鼻咽部,借飞沫经空气传播。(★)
⑷治疗原则:青霉素G为首选,三代头孢也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2.淋病奈瑟菌
⑴生物学特性
①形态与染色:球形或肾形,成对排列,革兰阴性。无芽胞和鞭毛。
②培养特性:初次分离时,须置5~10%CO2条件下才能生长发育。(★)
③生化反应:发酵葡萄糖、产酸,但不酵解麦芽糖(借此与脑膜炎奈瑟菌鉴别)、蔗糖和乳糖。氧化酶和触酶试验均阳性。(★)
⑵微生物学检验
①直接涂片镜检见中性粒细胞内数对革兰阴性双球菌,可初诊。
②分离培养:细菌培养是筛选淋病患者的唯一方法。对营养要求很高,对冷、热、干燥和消毒剂抵抗力低,采样后必须立即接种于巧克力平板上,初次分离时,须置5~10%CO2条件下才能生长发育。
③鉴定:氧化酶阳性,仅分解葡萄糖产酸而不发酵麦芽糖与蔗糖,30%H2O2试验阳性。
⑶临床意义: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侵袭感染泌尿生殖道,口咽部及肛门直肠的粘膜。人类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和传染源。
⑷治疗原则:一线用药为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
六、卡他布兰汉菌
革兰阴性双球菌,氧化酶和触酶阳性,产DNA酶。
综上所述,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均为革兰阳性球菌。奈瑟菌属和卡他布兰汉菌都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精诚先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