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吹空调、吃西瓜、喝冷饮、啤酒配起小龙虾……
想想就觉得这样的生活美滋滋
但这中间,有些人又要体验一把“拉肚子”的酸爽。
网络动图▲
很多人觉得这是小毛病,忍一忍就过去了,
殊不知小毛病要是不当回事也有可能发展成大问题。
没错,夏天拉肚子很正常,也很常见,
而且很多人都把腹泻拉肚子简单的归根于“吃坏东西”。
但你可能不知道,拉肚子也能要命!!
网络动图▲
还记得在朋友圈刷屏的那个腹泻案例吗?
急诊科医生
最后一支多巴胺遇到了一位因拉肚子大意死亡的案例。从腹泻到死亡,不过12小时的距离!一名65岁的患者在吃了过期的绿豆糕5小时后出现上腹痛和腹泻,来医院时白色苍白,血压只有80/46mmHg,医生提议做心电图检查、抽血化验,然后输液治疗,家属坚称只是吃坏肚子不愿配合检查。经过多次协调,患者最终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做完四分钟后,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患者的病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位老年患者在多次腹泻后电解质紊乱,加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存在,最终诱发了心室电风暴、心脏异常。尽管医生团队拼尽全力,在距患者第一次腹泻仅仅12个小时之后,患者还是难逃死神的魔掌。
为什么患者的病情会突然的恶化,又怎么会突然出现如此严重要命的心室电风暴?
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患病,更加不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病情变化。
我们之所以会这么觉得,是因为没有人注意到那些发生在患者身体内的细微变化和身体早已经发出却被所有人忽视的求救信号罢了!
拉肚子不当回事,真的会死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腹泻的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之后,高居各种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
而这位年逾六旬的男性患者,常年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大多数情况下心脏便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
在出现腹痛腹泻之时,患者和家属都没有在意,只不过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拉肚子而已。只是在腹痛不缓解,乏医院输液的目的出现在了医生的面前。
网络图片▲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发热、腹泻、呕吐、纳差、大量出汗后的电解质紊乱往往可以诱发严重的恶性心血管事件。
也很少有人知道:有些不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会以腹痛为首发的临床表现。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最大的可能便是,多次腹泻后电解质紊乱,加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存在,最终诱发了心脏异常。
5种拉肚子,尽快看医生
由于排便规律每个人都不一样,从一天3次到3天一次都可视为正常范围,因此,腹泻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
腹泻的判断标准是
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克,或含未消化食物、脓血黏液等。除了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腹泻患者还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便中带黏液、脓血以及里急后重等。
严重或持续腹泻,还可出现头晕、心慌、口干、尿少、乏力等脱水表现,甚至出现电解质失衡、心率失常、休克等。
按照病程,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病程小于3周,超过3周则为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
急性腹泻常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可以是散发的,也常有暴发的。腹泻患者出现大便带血,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粪便检查有红细胞、白细胞,常提示感染性腹泻。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
非感染性腹泻:一来由于受凉,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后蠕动加快,进食的水分和食物来不及消化吸收;二来由于进食过多,难以消化,数次排便后一般可自愈。
某些非感染性腹泻与感染性腹泻症状相似,可伴有腹痛及血便等,特别是持续时间较长者,需考虑炎症性肠病、憩室炎、缺血性肠炎等病因。此外,还需要考虑药物相关腹泻,如抗生素、二甲双胍等药物所致。
慢性腹泻可能是器质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可涉及多个系统,需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腹泻轻症患者,可在家中治疗,继续清淡饮食,最重要是防止脱水。如果口干、尿量比平日减少即存在脱水,轻者可口服米汤加盐、糖盐水、口服补液盐。
网络图片▲
如果上吐下泻、坐起或站起时头晕、眼前发黑、明显口干及尿少、皮肤发花、四肢冷等,医院。在家治疗3天以上症状无缓解者,也应及时就诊。
需要提醒的是,以下5种腹泻,必须尽快看医生。
急性腹泻,伴有频繁呕吐、发热、剧烈腹痛,或伴有头晕、心慌、口干、尿少等脱水表现者。
急性腹泻,48小时内未见缓解者。
腹泻伴有黏液血便者或黑便者。
慢性腹泻,但同时具有结直肠息肉或胆囊切除术病史,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患者需要警惕。
既往长期便秘患者,近期出现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出现腹泻。
科普内容综合自医学界、生命时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健康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Health,BetterLife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