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是牛的多发病,发病率达总发病率50%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对此,应不断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综合性防控措施。
牛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1.采食不良、饮水不洁。采食不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采食霉败的干草,冷冻腐烂的草根、青草和青贮,或采食受农药或化学物质污染的草料,或采食夹有多量泥土、砂石的饲料等。冬季青草缺乏,需要投喂干草补充,而干草硬,过度使用易引起消化不良,如过度采食苜蓿草(蛋白质含量高)会引起消化不良而导致腹泻。目前大多数农村养牛户,缺乏科学的饮水设备,牛使用石槽和水泥槽盛水让牛自由饮用饮水时常常将头甚至腿伸进水中,黏有大小便的牛蹄污染了水源。
2.使用药物不当。长期使用一种药,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在用药过程中,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多数是口服抗生素所致。目前常用药物主要有利福平、氨苄西林、林可霉素、沙星类药物等。
3.细菌、病毒继发感染。各种常见传染病均易继发感染。近年来,徐州地区养牛户由于防疫工作到位,除偶见条件性致病菌引起的腹泻外,通常不发生恶性传染病。但每当气候骤变、牛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经常出现两种或多种病菌混合感染引起发病,具体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不振、拉水样稀粪、反刍次数减少或停止。该病对牛造成的危害很大,应当引起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牛户的高度重视。
4.寄生虫性因素。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圈养条件下,主要是由于牛采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虫卵的饲料而感染,引起牛腹泻的寄生虫种类较多,临床症状上表现为消瘦,贫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可能有血液和炎性分泌物,有时还混有寄生虫虫体和虫卵。
5.其他应激因素。气候骤变、环境变差、长途运输等因素均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导致牛功能性腹泻。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拉稀,粪便没有血液和黏液、呈水样。
牛腹泻有什么症状?
1、牛犊腹泻发病初期表现为排黄白色、粥样及带臭味的粪便,随后体温可能会达到41℃左右。
2、病牛喜卧、肺部听诊可能会出现干性锣音、水样或者是胶冻样粪便恶臭且带血块和血丝等等。
3、随着病情发展,到后期病牛的皮肤缺乏弹性、眼球下陷,最终可能会脱水死亡。
牛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1、坚持预防为主,要切实把好防疫关,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是首要条件,养殖牛只,无论何时都应该做好通风管理措施,并做好牛舍、器具消毒工作,发现病牛要及时隔离治疗。
2、牛犊出生后喂以初乳,提高其抗病能力。对于母牛,要注意母牛乳房病,泌乳的乳房要清洗干净,从犊牛第一次哺乳开始添加抗生素至第3天,这样可以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
3、一旦牛发病,要及时隔离治疗,做好圈舍内外环境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并无害化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4、治疗牛犊腹泻,药先了解病史、病因,才能对症与对因治疗相结合。腹泻严重的病牛,要及时补液。如单纯腹泻,不急于用抗生素,可使用助消化的药物和微生物制剂,以重建肠道有益菌群。
5、因为牛犊腹泻也叫作牛犊消化不良症,是一种消化机能障碍疾病,3周龄的牛犊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因此养殖户们要注意强化管理,加强防治。尤其是最近气温变化大,养牛更需谨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