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免疫风湿热
风湿热病因
医治风湿热
风湿热防治
急性风湿热风湿热传染
风湿热肝脏

您有潮热汗出,手足心热的症状吗,千万别忽

小编从事药学服务一线工作多年,曾经多次遇见这样的顾客,自己老是感觉反复低热,间或午后或夜间潮热汗出,体乏无力,不想说话。谈话间发现他,形体瘦弱,说话有气无力。后深入了解得知,以前他工作很忙,饮食不能三餐正常,睡眠时间短,现在又动不动就易感冒,最近就这样了。

根据他的情况,建议服用补中益气丸加阿胶补血颗粒,服两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后建议其中医诊脉治疗,预后良好。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为方便顾客自我药疗,对症用药,现把日常能引起低热的原因和治疗分享给大家。

什么样的体温才算低热

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3℃,就是低热。按体温状况,低热范围:37.3~38℃。

长期低热的情况有哪些

引起患者长期低热的原因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三类:

1.首先是感染性低热

这种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孟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

2.其次是非感染性发热

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

3.再次是功能性发热

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无感觉低热不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和生活,但长此以往也会耗伤人体,影响健康。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

1.器质性疾病引起低热

器质性疾病引起低热是临床治疗一些慢性病,癌症等,是经常要监测的内容。

如慢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副鼻窦炎、慢性胆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孟肾炎、肺外结核等慢性感染性疾病、无黄疽型肝炎型肝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播散性红斑狼仓、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这类低热病人都是有器质性疾病的。

2.体质虚弱,病后常会低热

如果在低热的同时还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手抖、颜面易潮红、窒性心动过速、打嗝、腹胀、失眠,就可能是神经性低热。

3.中医辨证的低热

中医所指的低热尚包括患者主观自觉的手足心热、胸中烦热而体温并不高于正常的一种情况。常见表现为夜热早凉,或夜间发热为甚,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骨蒸发热,常伴有消瘦,神疲,乏力,纳呆厌食,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和体征。

低热的中医论治

一、阴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肾阴虚、肝肾阴虚、肺阴虚等相关大病、久病之后;其热以午后为著。证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盗汗,眩晕颧红,心悸多梦,心烦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治宜养阴清热。药用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加减:青蒿30克,生地、知母、地骨皮、丹皮各15克,银柴胡,泰艽、鳖甲各10克,甘草6克。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沙参麦冬汤皆可随证选用。

二、血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以及由脾胃受伤逐渐发病。

证见低热缠绵,面色淡白,头昏目眩,心悸怔仲,失虑多梦,倦怠乏力,首乌、黄芪各15克,当归、白芍各12克,党参、黄芩、黄柏各9克,黄连6克。用四物汤或归脾丸、当归补血汤加减治之,其效甚佳。

三、气虚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过劳及久病之后,证见长期低热,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渴喜热饮,常伴自汗,舌质淡,脉虚弱。

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药用补中举气汤加减: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当归、陈皮各10克,升麻、柴胡、炙甘草、雄黄(冲服)各6克。

四、湿热伤表所致低热

此型证见低热,头重如裹,肢体酸楚,倦怠乏力,胸闷腹胀,嗜睡懒言,食欲不振,便溏,舌质淡红,苔腻,脉濡。

治宜清热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加减:藿香、佩兰、茯苓各15克,厚朴、半夏各10克,白蔻仁、连翘各15克,茵陈20克,黄芩、菖蒲各10克,滑石30克,甘草5克。

五、淤血所致低热

此型多发生在跌打损伤、吐衄,便血及妇女分娩之后。证见低热缠绵,胸腹或肢体剧痛,拒按,口唇肯紫,面部黯黑,肌肤甲错,妇女伴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经来色黑有块,舌有瘀点,脉沉涩。

治宜活血化瘀。药用血府逐淤汤: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9克,桃仁12克,枳壳、赤芍、川芎、桔梗各6克,紫胡、甘草各3克。

六、痰郁所致低热

此型证见低热经久不愈,或一身烘热阵作;或憎寒发热,伴身倦嗜睡,胸闷腹胀;恶心呕吐,痰涎,渴喜热饮,咽喉或有梗塞之感,女性可有白带增多,舌质红,苔腻,脉滑。

治宜行气化痰。主用温胆汤、导痰汤加减:陈皮、法半夏、枳壳、茯苓各15克,竹茹、菖蒲、苍术各10克,白术15克,苡仁30克,甘草15克。亦可配用三子养亲汤治之。

此外,患者应忌吃伤阴耗津的辛燥温热的食品,还应常食滋肺肝肾阴的百合、银耳、鳖甲、水鸭、枸杞子、莲藕、冬瓜、雪梨、绿豆、黑豆、乌骨鸡等食物。

发热食疗方

1.银耳克水发,燕窝10克泡发,与粳米50克共煮粥,酌加冰糖调味。

2.杭白菊10克用纱布包好,鲜芦根克,与糯米50克共煮粥,加冰糖调味。3.白梨约克切块,桑葚子约50克,共煮水加糖食用。4.绿豆50克,薏米克,先泡半日,煮粥至熟,加西洋参片50克再煮10分钟,加糖喝粥。5.甲鱼一只约克去内脏切块,冬虫夏草10克,清炖至熟,冬瓜克切块加入再炖约15分钟,加盐、味精等调料即可,注意少放花椒、大料等辛温之品。6.水鸭一只去内脏切块,清炖至半熟,荸荠约克洗净削皮切块加入,炖熟酌加调料即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myfsr/4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