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有浑身无力、沉重乏力
疲于运动的症状?
最近,上海的“断崖式”降温
您依然感觉潮热不适?
答案就是:湿热之邪在您的体内作怪~
一、湿热的形成及表现
大自然中存在易使人致病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湿邪便是其中一种。湿邪侵犯人体时,当遇到热性体质时便会从热化,形成湿热体质,如果是偏虚寒体质的人群,则从寒化,形成寒湿体质。
此外,湿气的产生与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有直接关系,此为内湿。
湿热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不同症状:
?上焦:口干、口苦、舌苔黄厚腻、痤疮等。
?中焦:脾胃运化时长、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等。
?下焦:小便灼热感、大便粘腻不爽或不通等。
很多人并不知道,湿邪与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湿热的治疗
湿热的治疗,重中之重是要顾护脾胃。
古代医家曾这样形容湿邪,“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当湿与热纠缠在一起时很难清除,所以治疗的时候需要将湿与热分解开,先清热,再除湿。由于清热解毒的药物往往性味寒凉,容易伤及脾胃,导致湿气更加缠绵不愈,所以治疗时一定到兼顾脾胃的正常功能。
三、湿热体质的调养
湿热体质的调养,首先是保护好脾胃功能,避免进食生冷食物,如水果、冷饮等,防止湿气困阻。
其次,养成正常作息习惯,早睡早起,熬夜易损伤人体阳气,不利于湿气的祛除。
第三,饮食清淡,多素少荤,植物可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能量,比起需要二次转化的动物,湿气更少,所以以素食为主可避免人体湿气过重,更适合湿热体质人群。同时晚餐应少吃,最好在餐后配合适量运动,利于消化。
第四,多运动,让脾胃保持疏通状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