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风湿热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病。
考点2:风湿热环形红斑的发生率在3%以下。为淡红色、环形、中央苍白,多分布在躯干、肢体的近端,时隐时现,大小不一,压之褪色,不痒。有时几个红斑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环形。
考点3:青霉素对风湿热是最有效的杀菌剂,常用剂量为80万~万单位/日,分两次肌内注射,疗程为10~14天。
考点4:对心脏炎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30~40mg/d,分3~4次口服;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10~15mg/d,维持治疗。
考点5: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环境、感染、遗传、性激素和神经精神状态等有关,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累及浆膜、心、肺、眼等器官,70%的病人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考点6:关节疼痛和肿胀是类风湿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大关节亦常受累。
考点7: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关节肿痛、发热、内脏受累,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质及高维生素饮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考点8: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可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
考点9:慢作用抗风湿药有控制病程进展的作用,临床上常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应用。
考点10:慢作用抗风湿药的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黑便、头痛、口腔溃疡、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
考题1.胸骨右缘第2肋间处为哪个瓣膜听诊区(A)
A.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
B.二尖瓣区
C.肺动脉瓣区
D.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E.三尖瓣区
考题2.腰椎问盘突出症病人手术后第一天进行直腿抬高练习的目的是为了预防(A)
A.神经根粘连
B.血肿形成
C.骨质疏松
D.伤口感染
E.肌肉萎缩
解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为神经根粘连和肌萎缩。故手术后应尽早开始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练习,以防止神经根粘连。5~7天后开始腰背肌练习,防止肌萎缩。
考题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是(D)
A.妊娠
B.车祸撞伤腰椎
C.腰部急性损伤
D.椎间盘退行性变
E.长期反复弯腰扭转
解析:椎问盘退行性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在此基础上,椎间盘受到较小压力即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即从破裂处突出至椎管内。
考题4.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发生于(E)
A.胸12~腰1椎间盘和腰1~2椎间盘
B.腰1~2椎间盘和腰2~3椎间盘
C.腰2~3椎间盘和腰3~4椎间盘
D.腰3~4椎间盘和腰4~5椎间盘
E.腰4~5椎问盘和腰5~骶1椎间盘
解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发生于腰4~5椎间盘和腰5~骶1椎间盘,前者压迫腰5神经根,后者压迫骶1神经根。
考题5.一老年男病人,1个月前进食时偶发哽噎感,胸骨后有刺痛,进食后症状消失。近日来自觉吞咽困难,进食米粥也难下咽,明显消瘦、乏力。首先考虑(C)
A.食管炎
B.食管息肉
C.食管癌
D.胃癌
E.胃、十二指肠溃疡
考题6.枕骨大孔疝不同于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是(D)
A.头痛剧烈
B.呕吐频繁
C.意识障碍
D.呼吸骤停出现早
E.血压升高,脉缓有力
考题7.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有(B)
A.肌力下降
B.眩晕
C.头痛
D.视觉障碍
E.猝倒
解析: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主要有颈性眩晕,即颈部活动尤其是仰头位时易引起眩晕,平衡障碍和共济失调,甚至猝倒。其中以颈性眩晕最常见。
(8~11题共用题干)33岁女性患者,间歇性发热、纳差,体温37.6℃~39.2℃,伴腕、膝关节酸痛1个月余。体检:头发稀少,口腔有溃疡灶;左膝及右腕关节局部红肿,压痛明显,但无畸形。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血白细胞3.7×/L,ALT60U/L,红细胞沉降率45mm/h。LE细胞(一),抗Sm抗体(+)。
考题8.考虑诊断是(C)
A.风湿性关节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病毒性肝炎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①颧部蝶形红斑。②盘状红斑。③光过敏。④口腔溃疡。⑤关节炎,≥2个外周关节。⑥浆膜炎。⑦肾脏病变。⑧神经系统病变。⑨血液系统异常,溶血性贫血或血白细胞或淋巴细胞或血小板减少。⑩免疫学异常。?抗核抗体阳性。上述11项中≥4项阳性者即可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中患者为育龄女性,为狼疮的好发人群。病史提供狼疮的证据有:①膝、腕关节肿痛。②口腔溃疡。③蛋白尿提示肾脏受累。④血白细胞下降。⑤抗Sm抗体阳性=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明确。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游走性大关节炎,轻、中度发热,发病前有链球菌感染史,与病例中提供的病史不符,故选项A可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应以对称性小关节受累为主,且有晨僵等表现,故选项B可排除。
考题9.如对上述病人作进一步实验室检查,可出现以下结果,哪项除外(D)
A.血小板减少
B.抗核抗体阳性
C.抗双链DNA抗体阳性
D.丙种球蛋白下降
E.补体C3下降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室检查。狼疮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可见贫血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故选项A正确。自身抗体检查可见抗核抗体(ANA)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等,所以选项B和C正确:血清补体C3、C4下降有助于狼疮的诊断,且提示狼疮活动,所以选项E正确。狼疮可以通过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但是并不是说患者的丙种球蛋白降低,故D在实验室检查中不会出现。
考题10.上述病人目前应首选下列哪种药物治疗(B)
A.吲哚美辛
B.泼尼松
C.硫唑嘌呤
D.环磷酰胺
E.阿司匹林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通过病例可知患者处于狼疮的活动期,应首先给予激素治疗,所以B泼尼松为正确选项。
考题11.给上述病人进行正确的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下列哪项不妥(D)
A.卧床休息
B.安置在没有阳光直射的病室
C.忌食芹菜、香菜
D.服用避孕药避孕,以防止疾病恶化
E.口腔溃疡处涂抹珠黄散、碘甘油等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措施。卧床休息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故选项A正确。阳光和紫外线会加重狼疮患者的病情,故B正确。芹菜、香菜可诱发狼疮及皮疹、光过敏,因此应避免食用,所以C为正确的饮食指导。狼疮患者出现口腔溃疡时,应该注意保护以防感染,所以E为正确的护理措施。妊娠确实会诱发狼疮的活动,但是雌激素与狼疮的发病密切相关,而避孕药中一般都含有雌激素,服用后会诱发或加重狼疮,故D为错误的护理措施。
今日荐读
点击下方图片,看趣文
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