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免疫风湿热
风湿热病因
医治风湿热
风湿热防治
急性风湿热风湿热传染
风湿热肝脏

还原真实莫扎特的最后一年

喜爱一个人,是任由附会在他身上的美好传说永远流传下去,还是正本清源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对于霍华德·钱德勒·罗宾斯·兰登(HowardChandlerRobbinsLandon),他选择了后者。

兰登是美国著名音乐学家、新闻记者、历史学家和媒体人。将其头衔中的音乐学家和新闻记者放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莫扎特与共济会》《莫扎特与维也纳》《莫扎特:黄金时代》《,莫扎特的最后一年》等,就是音乐学家和新闻记者兰登先生的成果。当然,在他的作品目录单上,并不只有莫扎特才“上榜”多次。兰登对古典音乐的热情,更多的给了海顿。除了于年成立了海顿协会,他还将研究海顿的作品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五卷本的《海顿:编年史和作品》是其努力多年的丰硕成果。对于莫扎特,兰登除了研究作品之外,还做了很多努力,力争还原莫扎特本人,甚至包括他备受争议的死亡。

·附丽传说·

年,一部名为《阿玛多伊斯》(Amadeus)的电影上映。顾虑到有不少中国的电影观众不知道莫扎特的全名叫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善解人意的译者在给影片做字幕时,顺手就将片名译成了《莫扎特传》。《莫扎特传》的上映,让莫扎特这位在固定人群中保有了多年热度的作曲家,成为坊间的议论热点。影片涉及的话题,实在太带感了:活跃在维也纳的宫廷乐师萨列里自视颇高,觉得自己的音乐才华在彼时的维也纳一时无两。就在这时,莫扎特出现了。这位从童年起就技惊四座的音乐天才,随着年龄增长他的才华愈加光彩夺目。坐在钢琴前的莫扎特技压群雄,出自莫扎特之手的音乐作品无比惊艳—这让萨列里黯然神伤:该怎么扳倒时刻危及着自己宫廷乐师地位的天才?天不助人人自助,萨列里开始动用自己的权力阻碍莫扎特的发展。他故意缩短莫扎特歌剧的上演周期,他恶意删改莫扎特的作品,他在莫扎特沉浸在丧父之痛时试图动摇其在维也纳的地位……萨列里的迫害终于奏效,莫扎特得了重病,很快就不治而亡。那一年,天才刚刚35岁。萨列里原以为,等莫扎特一死,就能自在地生活了,但萨列里发现,自己像是被莫扎特的阴魂缠住了似的,终日惴惴不安,直至生命凋零。

萨列里

这部电影使得莫扎特的早逝蒙上了一层黑幕。对于影视作品来说,黑幕里充斥着嫉妒、算计和谋杀—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吸引眼球的?但对莫扎特的作品以及莫扎特生前往事了如指掌的兰登,却不想让莫扎特被娱乐化:“我相信,根据我们可以获得的真实可信的历史资料来写一本关于莫扎特生命最后一年的书,也许对莫扎特的众多新朋友和仰慕者来说颇有益处。”既然如此,还等什么!在世人因电影《阿玛多伊斯》而争议莫扎特的时候,兰登便写下了这本《,莫扎特的最后一年》。他写道:“……资料出乎意料地丰富,将其汇总整理毫无疑问能够让我们超越最富灵感的虚构幻想,而更加接近真实的莫扎特和他的妻子康斯坦策。”这无非是要帮助读者厘清莫扎特之死的真实原因,以及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策是不是如传说中的那样,是压垮莫扎特稻草中的一根,还是分量不小的那一根。而要回答上述两个问题,肯定绕不开萨列里。那么,跟着这本书回到年的维也纳,那时的人们是不是如电影《阿玛多伊斯》所表现的那样,认定莫扎特死于萨列里的毒药?

·还原真实·

年12月31日,柏林的一份报纸刊出了这样一条消息:莫扎特……去世了,他离开布拉格时已经身体虚弱。据报他患上了浮肿病,之后他在维也纳去世了。因为他的遗体肿胀不堪,人们甚至认为他是被毒死的……要说这条消息凭空捏造,倒也不尽然。莫扎特的儿子卡尔·托马斯发现父亲的遗体时,刚刚过世的莫扎特的确肿胀得不正常。莫扎特被人毒死的猜测,就基于这一事实吧。那么,谁会丧心病狂地毒死音乐天才莫扎特呢?他们推测,只有嫉妒莫扎特才华的宫廷乐师萨列里了。年莫扎特搬到了维也纳,彼时的萨列里已经荣膺宫廷乐师,深受约瑟夫皇帝二世的喜爱。从年到年的十年间,萨列里的作品是维也纳歌剧舞台的重要演出曲目。因而刚到维也纳拼事业的莫扎特,对萨列里根本构不成威胁。不过,萨列里还真有一点妒忌莫扎特,这一情绪来自歌剧《女人心》的创作。其实原本是萨列里开始构思《女人心》这个题材的,后来不知何故放弃了。他没有想到他放弃的题材被莫扎特“捡”起来完成了,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莫扎特歌剧《女人心》但由此燃起的嫉妒心,还不足以让萨列里利令智昏地对莫扎特下毒。这个可怜的意大利人,在莫扎特死后被流言蜚语折磨得体弱多病、思维迟钝。即便这样,萨列里还在试图摆脱冤情:“虽然我命不久矣,但我以我的名誉作保,那些荒唐的流言并不真实。你知道我被指控毒死了莫扎特,但不是这样的,这只是恶意,纯粹的恶意。”可是,萨列里终究没有洗脱妄加在他身上的罪名。好在,总有兰登这样的以事实说话的大方之家,特地用一本《,莫扎特的最后一年》揭开事实,还莫扎特之死以真面目—萨列里确乎没有对莫扎特下毒,音乐天才其实是早逝于疾病。那么是什么凶险的疾病夺走了莫扎特年轻的生命?到目前为止的医学解释是,莫扎特死于风湿炎或者风湿热。这是一种急性非传染性的热病,以关节处的炎症和疼痛为主要症状。莫扎特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年,医学虽远不及今天发达,但是,风湿热已不至于致命,“几乎所有因为风湿热而死亡的病例都可以追溯到冠状动脉的病变”,这是年一位瑞士医生给出的结论。瑞士医生的结论并非空穴来风,他的结论基于当年为莫扎特治病的医生留下的诊断报告:“病情如此急速恶化的情况以及从发病到死亡的短促,对那样年纪的人是不寻常的。”在瑞士医生于年向全世界公布莫扎特的死因后,更多的医学界人士和科学家开始投身莫扎特之死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年莫扎特患上了因链球菌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后遗症在莫扎特身上绵延了数星期也有可能数年。此后,他当时患有的红斑结节被误诊为猩红热,以致医患双方都没有重视“链球菌感染”这一“驻扎”在莫扎特身体里的恶魔,从而致使莫扎特巡回演出到巴黎和伦敦时,患上了扁桃体炎和鼻窦炎,那一年是年。年,莫扎特才8岁。小小年纪,就身染沉疴,还要听命于父亲到欧洲各地巡演,回家休整的日子里更要听命于灵感谱写作品。如此“折腾”,病魔便死死纠缠住他。年,他在荷兰海牙一度陷入昏迷;年11月,他在慕尼黑病倒;年,他染上天花;年,在意大利旅行时得了冻疮和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黄疸症状;年12月,莫扎特被严重的牙龈脓肿所苦;年,他在慕尼黑患上支气管炎;年,在萨尔茨堡出现严重绞痛、猛烈呕吐以及风湿性炎症和高热等症状。后来人们认定,年疾病大发作,已经在预告莫扎特7年后的早逝。可惜,莫扎特、他的家人以及那些玩命地追着莫扎特让其兑现稿约和演出约的出版商、演出经纪人等等,都没能加以重视,以致莫扎特没能得到有效的救治和必要的休养,于35岁病逝……莫扎特绝不舍得那么早就诀别妻子康斯坦策,因为,康斯坦策并不像电影所呈现的那样,只会穿一身暴露的礼服无知地傻笑着。真实的康斯坦策给了莫扎特爱情,并在他死后将孩子们抚养成人,更是在莫扎特死后不久,就费尽周折地把丈夫著名的遗作《安魂曲》搬上舞台。上天给了莫扎特无以伦比的音乐天赋,但是,莫扎特为将天赋化作那些能永久流传的作品,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本是还原莫扎特死因的书《,莫扎特的最后一年》,一部是附丽给莫扎特之死许多不实之词的电影《阿玛多伊斯》,哪一项更令人怦然心动?我选择了书。因为,真实让我觉悟,世界上从来就不会有什么绝世天才。莫扎特那些纯净、清亮、悠扬的音乐作品,是用生命作筹码跟魔鬼换来的。转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jxfsrfsrcr/10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