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免疫风湿热
风湿热病因
医治风湿热
风湿热防治
急性风湿热风湿热传染
风湿热肝脏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路路通

袪风寒湿药

本节药物性味多为辛苦温,入肝脾肾经。辛行散袪风,苦燥湿,温通袪寒。有较好的袪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络等作用,尤以止痛为其特点,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等。经配伍亦可用于风湿热痹。

路路通

Lulutong

来源:

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的干燥成熟果序。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生用。

相关名字:

枫实,枫果,枫球子,九孔子,枫树果。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性味归经:

苦,平。归肝、肾经。

功效:

袪风活络,利水,通经。

性状鉴别: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路路通

本品为聚花果,由多数小蒴果集合而成,呈球形,直径2~3cm。基部有总果梗。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多数尖刺和喙状小钝刺,长0.5~1mm,常折断,小蒴果顶部开裂,呈蜂窝状小孔。体轻,质硬,不易破开。气微,味淡。

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

本品“大能通十二经穴”,既能祛风湿,又能舒筋络,通经脉。善治风湿痹痛,麻木拘挛者,常与伸筋草、络石藤、秦艽等配伍;若气血瘀滞,脉络痹阻,中风后半身不遂,可与黄芪、川芎、红花等同用。

2.跌打损伤。

本品能通行经脉而散瘀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桃仁、红花、苏木等。

3.水肿。

本品味苦降泄,能通经利水消肿,治水肿胀满,多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

4.经行不畅,经闭。

本品能疏理肝气而通经,治气滞血瘀之经少不畅或经闭,小腹胀痛,常与当归、川芎、茺蔚子等配伍。

5.乳少,乳汁不通。

本品能通经脉,下乳汁,常配穿山甲、王不留行、青皮等,治乳汁不通,乳房胀痛,或乳少之证。

此外,本品能袪风止痒,用于风疹瘙痒,可与地肤子、刺蒺藜、苦参等配伍,内服或外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也可烧烟嗅气。

使用注意:

月经过多及孕妇忌服。

鉴别应用:

路路通、王不留行、漏芦,皆能用于通乳,用治乳汁不下、乳痈肿痛。路路通,用于肝郁气滞、阻碍乳汁运行而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或乳痈肿痛;王不留行则用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漏芦同路路通均能舒肝散邪,治疗乳汁不下或乳痈肿痛,但本品滑利泄热,非实热者不可用。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拾遗》:“辟瘴却瘟,明目,除湿,舒筋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焚之嗅其烟气皆愈。”“其性大能通十二经穴,故《救生苦海》治水肿胀用之,以其能搜逐伏水也。”

2.《岭南采药录》:“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疽肿毒。”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28-去甲齐墩果酮酸,苏合香素,环氧苏合香素,异环氧苏合香素,氧化丁香烯,白桦脂酮酸,24-乙基胆甾-5-烯醇等。

2.药理作用:路路通对蛋清性关节炎肿胀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白桦脂酮酸有明显的抗肝细胞毒活性。

3.临床研究:每天用路路通15g,水煎频服,治疗耳鸣有良效(四川中医,,12:48)。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下期中药预告

下期预告,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吗?

请在文章下留言~

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袪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相关阅读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雪上一枝蒿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丁公藤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昆明山海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fsrgz/875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