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湿气是中医上的词。中医理论中:“湿气——万恶之邪。”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的就是湿邪!湿气的去除,一般都需要长期坚持,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除去,因此中医对如何快速祛湿,一直没有太好的办法。有了湿气只能慢慢调理,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完全康复!
湿气大的危害!
一级湿毒: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可以说,湿气是很多疾病的根源,所以有了湿气,一定要尽早除去。
湿气大有何表现
如果出现这三个症状,就可以认定你的湿气很大了。
1、舌有齿痕,舌苔厚重
2、关节疼痛、头部昏沉
3、大便粘马桶、大便不成形
另外,对于一些人来说,如果后背有痘,脸上长痘长斑,而且小便浑浊,也可能是湿气大引起的。
4个“祛湿开关”
中医认为,健脾湿自化,所以祛湿重在健脾,而我们人体经络就是最好的药,可以通过按摩健脾穴位来打开祛湿“开关”。
中脘穴:利湿健脾开关
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调治。
足三里穴:调脾化湿开关
调理脾胃、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取穴: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丰隆穴:祛湿化痰开关
调脾胃气机
取穴: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主要穴位,并有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
曲池穴:泄湿排热开关
清热利湿、调大肠气血
取穴: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曲池穴是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地,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以清利湿热,调理大肠气血,对“湿热”引起的荨麻疹、急性胃肠炎效果很好。
解决方案:
根据源自于东汉《伤寒论》金代《脾胃论》:经过千年验证,祛湿效果极佳的配方,以药食同源类别为原材精心研制一代用茶泡饮~康宜茶;内含的多味配料食材都是健脾健胃的,利水渗湿的,清热润肺相辅相成,每一种成分都有它的重要作用。相互在一起组成了祛湿的经典方子~康宜茶。每天2-3次,每次1袋泡饮,十天到十五天就能感觉到改善,但是不要停,坚持30天,湿气就会有明显改善。
?康宜茶主要配伍原材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温中降逆、温肾阳,醒神开窍,行气止痛;
用于胃寒胀痛、痹痛、疝痛、呃逆、吐泻、口臭、牙痛、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性功能减退等症,现代研究,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减轻恶心呕吐,缓解腹部气胀,还有镇痛、抗炎、抗惊厥、抗菌、抗血栓形成、抗腹泻、利胆和抗缺氧等作用。
橘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杀菌消炎,散结;
《本草纲目》说,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仓,而陈皮是“二经气分之药”,广泛用在治疗许多疾病上,可健脾、开胃、养肝,还能止咳化痰、燥湿祛痰、理气和中。现代医学发现陈皮里的挥发油,可以缓和消化道所受的刺激,利于排出积气,对食积不消、腹胀的改善效果良好,且对咳嗽痰多的症状也可收效。
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除痹,排脓,延缓衰老,健脾除湿,解毒散结;
最新研究的说薏米有抗癌的功效,这在薏米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都有体现,薏米煮汤服用,有祛湿,健脾益胃的保健功效,还能防止脱发,使头发光滑柔软,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
肉豆蔻:补中益气、温肺止呕,抗氧化,护肤防衰;
①《药性论》:能主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治宿食不消,痰饮,镇静催眠。
②《海药本草》:主心腹虫痛,脾胃虚冷气并,冷热虚泄,赤白痢等。凡痢以白粥饮服佳;霍乱气并,以生姜汤服良。
③《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
山楂:健胃消食、行气散瘀、化浊降脂、降压;
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我们心脏上的问题。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是防治动脉硬化,防衰老、抗癌的作用,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养心安神;
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茯苓多糖、羟乙基茯苓多糖-3、羟乙基茯苓多糖-4、腹腔注射可以明显增强小鼠腹膜渗出细胞(PEC)的细胞毒性作用,从而增加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芡实:健脾祛湿,益肾固精以及除湿止带;
芡实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等各种维生素,能够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对身体皮肤有很大益处,芡实里有大量的淀粉、钙、磷、铁、核黄素等维生素和碳元素。这类营养元素易被我们的身体吸收,能起到增加抵抗力的效果,还可以有效的预防感冒等病症,芡实具有开胃进食的功效,它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五脏调节,促进身体健康。并且还能够帮助我们的肾脏功能增强,具有补肾固精的功效。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气雄体润,升多于降;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的功效,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脱液所致元气欲脱,神疲脉微;脾气不足之食少倦怠,呕吐泄泻;肺气虚弱之气短喘促,咳嗽无力;心气虚衰之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体虚多汗;津亏之口渴,消渴;血虚之萎黄,眩晕;肾虚阳萎,尿频,气虚外感。
心要静,身要动,养生茶营养均衡不过剩,这是历代各个门派的养生家提倡的三大法宝。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坚持喝康养茶~食药同源、道地原材、精工品质、养心怡情,赶紧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朋友们吧,祝大家健康快乐、长命百岁!劲松品质,醇美佳茗; 精气神怡,润福宜芳!
茶
茶
注:我们注重健康知识分享,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文章、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