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32岁。活动后心悸、胸痛、喘息2月余。其兄24岁时猝死。查体:P78次/分,BP/75mmHg,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胸部X线片示:心脏外形大致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B.房间隔缺损
C.肥厚型心肌病
D.限制型心肌病
E.冠心病
2.患者,女性,28岁。咳嗽、流涕2周,心悸2天,无发热及疼痛。既往体健。查体:BP/60mmHg,心界不大,心率次/分,可闻及早搏4次/分,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柔和,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实验室检查:血肌钙蛋白Ⅰ升高。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心肌炎
B.扩张型心肌病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E.急性心包炎
3.男,59岁。外伤致右腕部疼痛、肿胀1小时。既往体健,无糖尿病病史。查体:T36.8℃,P70次/分,R18次/分,BP/60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右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X线片检查:桡骨下端骨皮质不连续,对位对线良好,并有嵌插。最恰当的治疗措施是()
A.皮牵引
B.中药活血化瘀
C.切开复位内固定
D.骨牵引
E.手法复位外固定
4.男,59岁。活动后气短半年,夜间憋醒1周。既往陈旧性心肌梗死3年。查体:血压/80mraHg,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率98次/分,心律齐。最有助于明确该患者气短原因的检查是()
A.超声心动图
B.胸部X线片
C.动脉血气分析
D.肺功能
E.血常规
5.女,54岁。手指活动时有弹响,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痛风
B.风湿热
C.狭窄性腱鞘炎
D.骨关节炎
E.类风湿关节炎
答案解析区1.
C
中
青年男性,其兄猝死,且患者出现活动后心悸、胸痛、喘息,考虑患者合并遗传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听诊可闻及胸骨左缘第4肋间收缩期喷射样杂音,且心脏无明显增大,考虑患有肥厚性心肌病。由于左心室增厚,左室流出道面积减少,收缩期出现喷射样杂音。选项中只有肥厚型心肌病是遗传性疾病。冠心病一般见于中老年人,一般表现为胸痛,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风湿性心脏病具有风湿性疾病病史。
2.
A
中
青年人+上感史+心肌酶增高,首先考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青年女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心悸,且伴有肌钙蛋白Ⅰ升高,心律失常,典型的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感染无明显关系;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检出直径大于2mm以上的赘生物,因此对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很有帮助;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原发疾病为风湿病,该患者既往无风湿病病史;急性心包炎是由心包脏层和壁层急性炎症引起的综合征。临床特征包括胸痛、心包摩擦音和一系列异常心电图变化,而该患者无心包摩擦音。
3.
E
中
桡骨远端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有嵌插,提示骨折稳定,只需手法复位纠正短缩畸形外固定即可。①切开复位内固定不适合对位对线良好的骨折。②皮牵引是使用胶布或皮套等包裹患侧肢体进行牵引,进而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主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的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或手术前后的辅助固定治疗等。③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该患者均不适宜采用。
4.
A
中
中年男性,既往陈旧性心肌梗死3年,活动后气短半年,考虑患者心梗后导致心力衰竭,因为心力衰竭最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心衰首选检査为心脏超声,可以评估心脏射血分数及心脏形态。胸部X线片主要是观察肺部疾病,如:肺炎、气胸、肺癌等;动脉止气分析是判断酸碱平衡及是否合并呼吸衰竭;肺功能主要用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价病情及外科术前检查。
5.
C
中
弹响指或弹响拇为狭窄性腱鞘炎的特异性表现。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尿酸水平增高,一般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类风湿关节炎属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关节痛多位于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骨关节炎多见于50岁以上者,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负重关节。风湿热主要表现为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
想要报名/体验试听
医博士执业医师考试培训课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