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免疫风湿热
风湿热病因
医治风湿热
风湿热防治
急性风湿热风湿热传染
风湿热肝脏

中医膏方在痛风治疗上的应用谁言膏方只能补

白癜风规范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19/5638309.html
白癜风规范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19/5638309.html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中医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散见于历代古籍记载的“痹证”“历节”“脚气”等疾病之中。其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由最初《内经》谓之“贼风”的外邪致病论,逐渐发展为内外合邪论。如元代朱丹溪在其《格致余论》中指出:“血中有热,再受风寒,热血得寒,痰浊凝涩”而致痛风。

痛风患者大多嗜食肥甘厚味,久之则脾失健运,肾气化不力,湿浊内生,继而郁积生热,壅滞血脉,兼外感邪气,侵袭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灼热红肿,痛不可触。日久痰湿胶着,瘀血凝滞,停滞于肌肉、筋骨之间,发展为慢性痛风。由此可见,大部分的痛风患者脾胃运化功能都比较差,服用中药汤剂后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导致药效无法全面发挥,影响预期的治疗效果。痛风的中医膏剂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患某,男,69岁。因左侧第1跖趾关节疼痛、肿胀3d前来就诊。患者自述曾有痛风病史,因存在痛风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经多次治疗未能痊愈,痛风反复发作。查体:左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发热,压痛明显,肿胀波及踝关节及足背,左足不能触地行走。脉细数,舌红,苔黄腻。生化检查:尿酸μmol/L,其余项目均为阴性。

四诊合参,该患者属湿热痹阻证痛风,治宜清热利湿、通痹止痛,给予痛风膏方(素膏)治疗。每次15g,每日2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1个疗程。并嘱其清淡饮食,禁食动物内脏,禁酒。服药7d后复诊,肿痛明显减轻。继续口服痛风膏方1个月后复诊,症状基本消失。嘱其继服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不适随诊。

上案痛风膏方中,黄柏苦寒,清泄而燥,除下焦湿热;苍术辛苦而温,燥湿健脾,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二者合为君药。薏苡仁甘淡性寒,入阳明经,渗湿除痹,清热;泽泻甘寒,入肾与膀胱经,渗利清泄;防己苦辛而寒,善治风湿热痹,三者共为臣药。金银花、土茯苓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除湿通痹;丹参、陈皮、延胡索、甘草凉血,行气,止痛,六者均为佐药。川牛膝引药下行,而清湿热,为佐使药。全方12味药,共奏清热利湿、通痹止痛之效。该膏方制剂为素膏,一年四季均可服用。

膏方属于中医常见的一种剂型。其雏形最早见于《山海经》,在《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书中有内服膏方的记载。膏方制剂分荤膏、素膏、蜜膏、清膏4种。膏方秉承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其基本原则是“辨体论治,辨证论治”,最根本的治法是平衡阴阳。膏方的应用极广,但主要还是用于慢性疾病的调理和滋补养生,在疾病预防、身体调理、现病即治、防止病变、疾病愈后复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膏方非单纯补剂,亦可救偏却病。运用膏方治疗无论是处于急性期还是慢性期的痛风,均能奏效。

文章推荐尿酸高别怕,常吃这4种食物,帮助排泄尿酸,缓解痛风症状痛风发作如何快速止痛?很简单,记住"及时、足量、准确"就行!辟谣:痛风不能吃海鲜。医生指出:这些嘌呤含量低的海鲜能吃在看点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fsrgz/5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