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才叔文字稿整理
琳Lynn·张审校
经方才叔,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你好,欢迎你的到来,在这里,才叔陪你死磕《伤寒论》。
上一次,我们复习到《伤寒论》第一百一十条: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这一条告诉我们表寒里热证经过烫熨误治之后出现的转归。
这一次,我们接下去讲《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一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太阳中风病,应该用桂枝汤治疗才对,这一个病例用桂枝汤治疗了吗?没有!他怎么治?他“以火劫发汗”,用火疗,火疗的方法很多,前面说的烫熨就是其中一种,还有烧针等等,这里没有明确指出来具体是啥办法。
风为阳邪,火也是阳邪,用火烤治疗太阳中风病,结果就是变证丛生。所以原文说“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一切都变得不正常了。都有哪些不正常的表现呢?“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皮肤黄疸,我们知道黄疸与湿邪关系密切,这里太阳中风病用火烤烤出黄疸了,那是湿热熏蒸的表现。“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邪热内盛,迫血妄行,有可能出现衄血。内热炽盛,阴液枯竭,血容量不足,所以小便困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阴阳两虚,身体枯燥。湿热熏蒸又加重小便困难,还可以出现“但头汗出,剂颈而还”。邪热内盛,津液枯槁,湿热搏结,扰乱气机,神明不清,出现“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如果小便自利,湿邪可去,津液还没有枯竭,这时候还是有希望救治的。如果津液枯竭,小便不利,预后不良。
这一条发病机制是风邪与火热邪气共同侵袭人体,人体原本湿气较重,那么,风湿热夹杂发病。风湿热熏蒸肌肤,内迫脏腑,造成一个邪热内盛,阴阳俱虚,湿热蒸腾的复杂局面,出现黄疸、腹满、气喘、呃逆、躁扰、循衣摸床、大小便不利等等危重表现。不过,本病最根本原因是误治引起火邪伤津,所以小便的有无就是疾病预后的关键所在。有尿,津液还没枯竭,有得救;没尿,津液枯竭,没得救。
总之,这个病例病情很重,就是一个黄疸重症,预后很差。学习这一条还有前面那一条,都是误治引起的严重后果,我们要引以为戒,在疾病开始治疗之前,反复问一问自己,我诊断对了么?有没有什么遗漏的信息?我这种治疗方案有没有问题?如果出现差错,我应该怎么补救?这一些都是我们在开始治疗之前都应该了然于胸的。我用这张方剂,患者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如果是不良反应,我应该都要有预案去应对。
这是第一百一十一条的内容,下次我们讲《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二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我们再读一遍《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一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好了,谢谢你的到来,我们下次再会。
经方才叔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