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将迎来小满(5月20日)
这是节气养生的转折点,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冲刺成熟!
而我们的工作也呈现冲刺的状态,各行业大小国考、各企业年中总结,多少会造成各种无形压力,除了累及心神,最不被人们在意的是,会损伤到我们的胃。
导致胃无形受损的前两位因素
?心理因素
有研究表明,处于精神紧张、激动、忧虑或抑郁状态时,可引起全身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从而影响到各脏腑气血的流畅,作用于胃时,除了会导致胃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胃黏膜血流量减少,也会直接导致消化液分泌的失衡,进而胃黏膜屏障被破坏,形成慢性炎症。
?不当的缓解压力方法
不少青年与中年人,长期靠浓茶、咖啡、辛辣、冰冻等刺激性饮食,来提振胃口,缓解压力,甚至用烈酒、抽烟来麻醉、提神,这都是造成胃炎的缘起。
过硬、过脆、过粗糙的零食,过饥之后的进餐,吃得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都会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产生胃炎。
除此之外,还有细菌、病毒及毒素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胃粘膜损伤。
你可能不为意的胃炎轻症
?腹胀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多有腹胀,这是因为胃内食物储留时间过久、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嗳气
时有嗳气,或经常嗳气,表明胃内气体增多,反逆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以上两者为胃炎的主要外感判断,如果每餐或晨起都出现腹胀与嗳气,医院进行胃镜排查。
较重症状:你感觉到了胃的存在
?上腹疼痛
当感觉到上腹部时有时无、并不规律的隐痛、胀痛、刺痛、灼痛等痛感时,你开始留意到有个叫做“胃”的好兄弟了。
?胃的其他抗议信号
当你有口呼浊气,或明显反酸、恶心,美味当前却食欲不振、甚至呕吐乏力、便秘、腹泻时,与胃妥协的节奏必须马上开始了。
第一时间,医院进行胃镜排查,当有器质性病变时,西医会马上采用小手术或药物治疗,仅仅是浅表性胃炎,未达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也要开始检讨生活,启动保健调理模式了。
对于不同程度的胃炎,中西医都有对症的方案,因人而异,这里不作列举
而在我们日常饮食中,现代繁忙人士想要养胃,健脾滋养型八宝粥,专事健脾利湿、养胃、健脾、固肾气,可以作为食疗参考。
健脾滋养型八宝粥
?二人份量食材组成
炒薏苡仁15克/山药15克/赤小豆15克/白扁豆15克/莲子15克/芡实15克/小米30克/陈皮3克
?适用人群
脾胃虚弱,湿气重人群。
现代人在生活压力下,多数气血两虚,阴阳失衡,燥热上火,不少人误认为只有阴虚,实质上阴虚日久一定会导致阳虚,最终阴阳两虚,也表现为身体自我顾护能力减弱,免疫力降低,抵抗“外忧内患”的能力减弱。
?煮法
如用密闭汤煲,水量放6碗
如用明火汤煲,加至8碗水,将以上食材提前浸泡2小时以上,之后开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煮2小时,待食材绵软时,就可吃了。
如作为早餐,可睡前浸泡好食材,调好汤煲预约定时功能,次日早上便可品尝美味甘香的滋养型早餐了。
?对比市面上其他八宝粥
一些大品牌八宝粥食材组成通常为:红豆、绿豆、莲子、花生、枸杞、蜜枣、桂圆、大麦、小麦、香米、糯米、白砂糖等,以滋补型食材为主,少了健脾去湿成份。
这道健脾滋养型八宝粥,八味食材中,炒薏苡仁、白扁豆、陈皮健脾燥湿,山药、芡实、莲子、小米补脾固肾,赤小豆与薏苡仁合用去除痰湿与肿毒,小米最擅长养胃,八者合用,增加脾运力,去除湿气与淤毒之余,养胃固肾,平和地对身体进行阴阳双补。
?食材分析
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9~30g
孕妇慎用
炒薏苡仁,凉性减弱,健脾力增强,可排脓散结,健脾祛湿。
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
甘,平;归脾、肺、肾经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麸炒山药
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肺虚喘咳,久泻不止,肾虚遗精,带下尿频等症状。
15~30g
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9~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中医典籍记述多吃赤小豆有“令人瘦”之说,要助去除体内未外排的痰湿淤毒。
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取净白扁豆,照清炒法(通则);炒至微黄色具焦斑。用时捣碎。
甘,微温;归脾、胃经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9~15g
白扁豆可和中消暑、健脾化湿。适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溏泻,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症状,炒过的白扁豆还可用于用于因湿重白带过多的病症。
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甘、涩,平;归脾、肾经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9~15g
芡实,可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可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带下等症状。
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
甘、涩,平;归脾、肾、心经
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6~15g。
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
味甘、咸、凉;归脾、胃、肾经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满食少、消渴、泻痢、烫火伤
内服:煎汤,15-30g或煮粥。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熬汁涂。
《滇南本草》:“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治反胃,小儿肝虫,或霍乱吐泻,肚疼痢疾,水泻不止。”
《纲目》:“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
苦、辛,温。归肺、脾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3~10g。
素材来源楚惠文字编辑
晓璇图片来源
部分来源网络,侵删
↓↓↓戳便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