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免疫风湿热
风湿热病因
医治风湿热
风湿热防治
急性风湿热风湿热传染
风湿热肝脏

剪不断理还乱,补来补去的补体究竟是个啥

很多人对补体完全不了解,看见指标降低就很懵,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降低了?代表什么意思?用什么药可以改善?对怀孕有什么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补体,也就是大家常常在报告单中看到的补体C3和C4。

01到底什么是补体?

想要知道什么是补体,要先了解我们是由什么构成的,作为典型的动物,我们体内绝大多数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次之有一些微量元素。

但仅凭这些元素,人类只能实现一些最简单的指令,稍稍复杂一点的,比如免疫功能,就没有办法实现。

补体的存在正是来处理这些事情的,用教科书上的话,补体是在于人和脊椎动物体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多达30多种补体组成的补体系统在机体防御和介导免疫病理损伤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如调理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意思是,当身体免疫出现问题的时候,补体系统率先会发出信号。

补体是免疫学领域研究中最古老的领域之一,19世纪末Bordet发现了人和动物新鲜免疫血清中存在一种不耐热成分,可辅助特异性抗体所介导的溶菌作用。Ehrilich认为,该因子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充实条件,称之补体。

按补体系统各成分的生物学功能,可将其分为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控成分和补体受体(CR)。按补体被发现的先后顺序命名为:C1、C2、C3、C4……

在补体系统中,C3和C4所占比重最大,发挥效果也是最大的,所以一般在临床中用C3和C4代表整个补体系统。

02补体指标变化是什么含义?

正常人发现补体水平异常,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如果您没有出现面部红斑,血尿蛋白尿等肾功能损伤的表现,且补体水平降低不显著,那么极有可能是因为误差,建议您定期复查补体水平。

倘若减低或是升高的很明显(一般认为是超过正常上限5倍或是低于正常下限80%),那么可能要完善一些自身抗体等其他的检查来进一步诊断是否患有自身免疫疾病。

正常形态下的C3和C4,是补体大家族中经典激活和替代激活途径过程中关键成分,但凡免疫系统内有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这两个补体的法眼,它们会用自己的方式给机体发出警告,就是前赴后继地牺牲(数值降低)。

如果出现补体升高,常见于急性或传染性疾病早期,如风湿热急性期、心肌炎、心肌梗死、关节炎等;肿瘤患者补体量升高,特别是肝癌,C3升高最为明显,具有诊断意义。

03补体降低对妊娠意味着什么?

在我们这个圈子比较常见的是补体降低,这代表免疫系统可能处于亢进状态,而免疫亢进对胚胎着床和发育关系,圈姐这里不多说,我相信大家都明白。

据报道,20%的早孕期胚胎丢失与低补体血症相关。可见一定程度的补体成分激活对于妊娠过程中胎儿及妊娠附属物的正常发育是必需的。

妊娠早期的胎盘界面有明显的补体调节,以保证胎儿及妊娠附属物的优化发育,一定程度的补体激活是维持宿主防御和胎儿生存的必要条件。

然而,一些妊娠并发症如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补体过度或不当的激活有关,尤其是在遗传性或获得性补体系统紊乱或补体基因突变的女性中更为常见。由此可见,补体调节与妊娠的维持密切相关。

目前文献研究表明,补体系统可直接影响胚胎及附属物发育或间接通过炎症反应、放大抗磷脂抗体促凝效应及调节T淋巴细胞生成分化等多个途径影响妊娠结局。

04补体降低我们怎么办?

补体降低,代表免疫出了问题,我们需要找出问题,然后再逐个击破去解决,所以补体出现问题,我们还要联系其他的免疫指标一起去看。

在这里,圈姐要强调一点,病情稳定则补体稳定,如果你的补体始终不稳定,那一定是有一些不法分子在你看不见的角落偷偷搞事,企图诱发(加重)病情。

补体系统像高级的清道夫,具有溶病毒、溶细胞、溶菌等免疫调节作用,并有调理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以及炎症介质作用,免疫复合物越多,清理起来越费劲,补体就越少。

这就需要我们按时服用一些调节免疫的药物,比如羟氯喹或糖皮质激素,也别太纠结单个指标的高低,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补体降低只是给我们一个免疫有问题的信号,具体怎么处理还要听医生的。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内容,补体就像免疫功能预警器,我们对结果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即便指标降低,也只是代表可能免疫活化,具体怎么去处理,还是要听医生的。

至于对备孕和孕期的影响,也还要结合其他指标一起判断,所以保持平常心,不焦不躁的心理状态,也能更好迎接宝宝的到来!

参考文献:

1、Bordet,J.Gengou,O..Surl’existencedesubstancessensibilisatricesdanslaplupartdesserumantimicrobiens.AnnaldelInstitPasteur,,-.[-04-18]

2、曹雪涛,何维.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孙鹏,刘尧,胡劲辉,等.补体C3与C4和IL-2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医院感染学杂志,,():-.

4、俞晓洁,潘立勇,陈永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及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5、兰访,韦慧萍,朱璇,etal.系统性红斑狼疮补体C3、C4水平与其他相关实验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fsrfz/851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