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一般不发病。
西医看神经性皮炎的引起因素无外乎以下几点:
1.精神因素
目前认为是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
2.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病灶感染等,均可能成为致病因素。
3.局部刺激
如衣领过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1.本病初发时
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2.神经性皮炎
好发于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皮损仅限于一处或几处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若皮损分布广泛,甚至泛发于全身者,称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3.自觉症状
为阵发性剧痒,夜晚尤甚,影响睡眠。搔抓后可有血痕及血痂,严重者可继发毛囊炎及淋巴结炎。
4.本病为慢性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治愈后容易复发。
这个病,西医治疗一般是用抗敏药+维生素b+激素类或者糖皮质素类的药膏,所以患者好不透,笔者在临床上也遇到过好多这样的患者,中医治疗效果就非常不错。
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神经性皮炎多是因风热、湿热蕴阻皮肤,或肝郁化火,血虚风燥而致瘙痒。《内经》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神”的记载,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痒觉与人的心神有关,与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病名上中医把此病称为“摄领疮”或“顽癣”。如《诸病源候论》摄领疮候云:“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云是衣领揩作,故名衣领疮也”。又如《外科正宗》中记载:“牛皮癣如牛颈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
临床上神经性皮炎常见的症状分为肝经化火,风湿热毒,血虚风燥三种证型,治疗方法如下。
肝经化火:症见皮疹色红,伴见心烦易怒或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弦数。
风湿热毒:症见皮损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并伴有部分皮肤潮红、糜烂、湿润和血痂,阵法性剧痒,夜间尤甚。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血虚风燥:多见于老年人及体质虚弱患者,病程较长,皮损色淡灰白,肥厚粗糙似牛皮,抓如枯木。舌质淡,脉沉细。
Ps:本病不是无药可医,主要是患者的治疗配合,一般情况下中医就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有的病人想的一周就好,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树立正确的观念也是治疗该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是,一个自由的中医师,希望本帖大家喜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