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绝症”的时候,中医是如何治疗的?彭坚说:”凭借中医的望闻问切“识证”,按照“方证对应”的方法“用方”,选择几首古方适当加减“。你是否好奇让彭教授印象最深的病例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背景材料:年10月10日,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纪录片《中医》摄制组,利用《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在广西巴马举行学术会议的机会,采访了不在北京工作的三位中医教授顾植山、金世明和我。生平印象最深的几个病例记者:您有丰富的中医从业经验,能不能讲讲您在这些年的治疗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病例?彭坚:好的,我从肿瘤、妇科、儿科病各举一例印象深刻的病例。第一例:脑癌14年前的年8月25日,我应邀到上海治病。这是一个中国台湾14岁的蔡姓男孩,患有混合型原发性脑癌,恶性程度很高,医生告诉小孩的父亲,治疗方案是手术加放疗,手术切除不可能干净,因为担心伤害正常脑组织,放疗结束3个月后的复发率可能高达97.3%,当时放疗已快结束,患者的父亲转而带小孩到大陆求诊于中医。我见患者舌红,苔黄腻,口干口苦,咽喉疼痛,痰黄,脉弦滑,精神稍差。这是手术、放疗后导致耗气伤阴,湿热存留所致,当益气养阴、清利湿热,用琼玉膏加减服汤剂;再兼以软坚散结,去除残留于脑部的未尽癌肿,用大黄?虫丸合安宫牛黄丸加减,制成蜜丸,“扶正祛邪”并举。患者的父亲问我:“您是否治疗过脑癌?”我如实回答:“没有。但原发性脑癌有点好处,即不转移到别处,西医已经把脑部大部分的肿块切除了,剩下的由中医来打扫战场,清除余孽,不让它再增生、复发。我用大黄?虫丸加减消除过多种良性肿瘤有效,再利用安宫牛黄丸进入血脑屏障,两者合一,可能做得到。”患者服药三个月,到了预期的时候没有复发,全家人虚惊一场。但中国台湾的医生告诫他们:复发率只是降低到了80%,还可能复发,接着服药,持续三年后,西医告知:不可能复发了,才停药。年,中国台湾医生又告知家长:当时治疗时用了大量射线,在体内存积到10~15年,可能引起总暴发,使得病情出现反复。我处以金银花、土茯苓、甘草煎水代茶,让患者当饮料喝,并说这个单方还能消除“青春痘”,患者非常乐意配合,因为他也有这个“难言之隐”。年6月10日,小蔡从中国台湾“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为了感恩,特意致电邀请我到中国台湾高雄参加他的毕业典礼。第二例:不孕症
导致不孕症的原因很多,其中占相当大比例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即卵泡发育不成熟。西医主要用黄体酮、达英-35之类治疗,这类药副作用大,有时效果也不理想,即使做试管婴儿,成功率也不高,这是妇科临床非常棘手的一个难题。我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有一定成效。记得是年8月份,一个周三的上午,我在湖南中医大学二附院出门诊,诊室进来两个人,一个是地道的高个子美国人,另外一个是中国台湾人,都是我前一天在学校讲课时,来考察旁听的中医师,这个中国台湾人据说还是前几届中国台湾中医考试的第二名“榜眼”,是中国台湾中医界的佼佼者。在旁边观察我看了几个病人之后,“榜眼”对我说:他在中国台湾看病每天在人以上,预约挂号排到了半个月之后,但发觉中医看一般的感冒之类效果好,对疑难病症也是无能为力。我问他:什么疑难病症呢?答道:例如妇科中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诊室外候诊的患者见我在同“洋人”交谈,暂时没有进来,都在抬头观望。我无意中发现了其中一个熟悉的老先生,召唤他进来,说:他的媳妇患的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怀孕了。老先生笑呵呵地拿出一包糖果,说:媳妇今天生了一个7斤重的女孩,母女平安,特来感谢医生。老先生的媳妇姓唐,女,33岁,长沙人,年9月4日初诊。患者结婚八年不孕,月经多年不正常,经期推后,量少,颜色鲜红,无血块,经期无特殊不适。去年一月份因为宫外孕施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今年三月份怀孕,但胚胎死于腹中,七月份B超检查:左右侧卵巢大小分别为27mm×21mm、33m×25mm,双侧卵巢内均扫及十多个小卵泡,位于包膜下,最大的一个位于右侧卵巢,大小7mmx8mm,提示双侧卵巢回声改变,考虑双侧卵巢多囊改变,察其面色晦暗,体形较胖,自诉比旁人怕冷,腰酸,精神欠佳,易紧张,睡眠不实,白带清稀,大便干结,已经半年未来月经,舌淡少苔,脉细滑,此为肾虚,气血不足。
我先用毓麟珠加减,服30剂,二诊以三紫调心汤加减,做成蜜丸一剂,服两到三个月。怀孕后,则以泰山磐石散养胎,顺利生产。
本案患者一侧输卵管切除,两孕两流,又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从西医的观点看,正常孕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患者坚持不懈地找中医治疗,服中药近四年,最后几个月终获疗效。
5年之后的年10月,唐女士又来门诊部,要求再生一个,我仍然投以丸剂,但并不认为有太大的希望。岂知年5月14日下午,唐女士抱着一个男孩来到门诊部这是她生的第二个小孩,已经5个月,全家特地从海口来长沙感谢我。恰好美国学生石亨瑞医生在跟诊,用照相机拍摄下了我们和患者全家的镜头。第三例:小儿脑白质营养不良
患儿姓陈,男,现年4岁半,湖南望城县人,年8月30日初诊。患儿一岁以前发育正常,左右手可以互动抓物、做手势,一岁六个月时开始喜欢用左手,右手弛缓,不能抓物,十一个月能够独立走路,行走时,右下肢拖行,步态不稳,只能喊“爸爸”、“妈妈”等二字复音,发音欠清。患儿足月平产,无创伤,父母非近亲结婚。年9月17日,医院进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发现“右中央额颞区尖波非对称波发放,纺锤左额中央颞高幅尖化,背景节律左右不对称,有异常睡眠脑电图。”医院放射科当天进行颅脑CT扫描,结论为“脑白质密度减低,考虑为脑白质营养不良性疾病,建议做MRI检查。”9月19日出示的MRI检查报告单结论为:“双侧脑白质内弥漫混杂信号病灶,考虑为先天性变性疾病或脑白质发育不良性疾病,建议行脑穿刺活检。”患者家属不同意。于9月20医院住院,9月29医院脑中医科住院,11月3日又转到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住院,查出尿皮质醇低(尿-17酮类固醇5.6μmol/24h,尿17羟类固醇5.6μmol/24h)而血皮质醇高(10AM.6μg/L,10PM.6μg/L),医生感到互相矛盾,治疗颇为棘手。这样,医院诊断及治疗,最后确诊为脑白质营养不良,视神经萎缩,花去检查费及药费四万多,无任何疗效,家属基本放弃了治疗。患儿二岁以后,突然发作癫痫,经常夜半抽搐,语言謇涩,走路跛行,视力急剧下降接近失明,于是来百草堂找我诊视。察之患儿面色红润,神志清醒,但视物不见,用手指在其眼前晃动也无反应,爱活动,走路一瘸一拐,舌尖红,舌体润而少苔,食欲尚可,口渴,大便结,汗出多,脉数。此为肝肾虚,肝风内动,痰瘀阻塞脑络,当补肝肾、化痰瘀、通脑络,用地黄饮子、安宫牛黄丸、加减驻景丸、解语丹四方合用加减,制成散剂。10月23日二诊:一料药服完,近两个月来,再未出现抽搐,走路亦不跛行,讲话逐渐清楚,视力开始好转,能看清一米以内的东西。出汗减少,大便通畅,但精神略差,胃口下降,服药期间感冒过三次。察患儿面色略白,舌淡,脉弦缓。肝风已经内敛,当在原方基础上,减少部分寒凉药,并合用玉屏风散,以顾护脾肺,仍然制成散剂。12月28日三诊:患儿情况较为稳定,也未感冒,除了说话稍慢以外,智力发育与同龄人相同,但视力仍然差,近距离只能看清核桃大的字。此病为先天不足,当大补肝肾,促进脑部及视神经发育,用驻景丸、地黄饮子等方加减,为蜜丸。最后一次复诊是年12月8日,患儿发育良好,智力健全,口齿伶俐,行动敏捷,饮食、睡眠都正常,除了视力较差之外,与健康儿童无任何区别。年10月,经湘雅附属二院检查,脑白质部分已经消失,患者完全恢复正常。小儿脑白质营养不良病,临床罕见,据我的硕士研究生吴亚娜当时从网上查到的资料来看,全世界不超过例,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没有一例患者活过8岁,而且一旦呈进行性发展,几乎不可逆转,迅速走向死亡。我在治疗本例患儿之前,对此病不仅见所未见,而且闻所未闻,即使事后查阅资料,也无任何有治疗价值的信息,更没有见到国内外用中医治疗获得成功的报道。我是完全凭借中医的望闻问切“识证”,按照“方证对应”的方法“用方”,选择几首古方适当加减,坚持了6年之久,才彻底治愈的。如今,这个痊愈的小孩已经12岁多,在读小学5年级,智力发育正常,身体健康,惟有视力较差,本案的成功,无异于用中医药创造了一个奇迹。以上3个病案,都是现代医学认为难以治愈的疾病,有的还算是“绝症”,经过中医治疗获得痊愈。探讨几点比较受“争议”的话题
需要探讨的是:①为什么西医认为治不好的病,中医能够治愈?是不是在吹牛?在一般人的眼中,西医是讲究“科学”的,在疾病得到明确诊断之后,宣告无法治愈,就是无法治愈,因为现代医学的整体治疗水平还只能达到这个程度,无论哪个西医医生想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都无济于事。中医则不同,任何疾病都有治愈的可能,因为患同一种病,个体的差异很大,古代中医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献,从中有可能发掘出治疗的契机和线索。一个中医临床医生,只要具有较高的辨证论治水平,掌握大量古代中医治病的成功经验就有可能创造治疗奇迹。这不是吹牛,更与“科学”无关,每个负责勤奋、肯读书、有深厚根底的中医,一生中都可能创造出许多这样的奇迹。②这样的个案能不能够重复?不能重复,是否意味着没有价值或不符合科学原理呢?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这样的个案不能够完全重复。因为中医治病,所依靠的是辨“证”论治,而不是辨“病”论治,这是中、西医在临床上的最大差别,中医又必须“因人、因地、因时治宜”,强调个体的差异性,每一个处方,都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精心设计,才能切中肯綮,很少能够用一个固定的处方治疗许多人相同的疾病,也很少能够一个处方用到底,治愈一个比较复杂的病,在治疗过程中,随时需要对处方进行调整或更换。因此,中医个案取得的疗效往往被西医所否定,认为不符合统计学原理。因为按照西医的统计学分析,一个处方必须要30例以上的患者有效,才有临床价值。用适合于西医的“统计学原理”来衡量中医,导致真正有疗效的中医经验被否定,而大量刊登于杂志上的那些“符合统计学原理”的中医经验,却往往是迫于无奈做的假。用中医效方救了命,却被冠之以“不符合科学原理”而加以搁置、否定,这些都是中医几十年来一直在重复上演的“真实的谎言”!?往期回顾(▼点击图片直接阅读)?御用客服▼?THEEND排版/苏木校对/青竹学术部选自:《我是铁杆中医》,彭坚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戳阅读原文参与投稿10万稿酬等你来!!!▼▼▼觉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