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丽颖(山西中医药大学级研究生)导师:吕小燕(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问:拉肚子=肠炎吗?答:拉肚子≠肠炎。因为肠炎除了腹泻,还有腹痛,消化不良,重者还有血便等临床表现。问:什么是拉肚子呢?答:很多患者将排松散便或水样便认为是腹泻,也有部分患者将排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急迫感主诉为腹泻。其实,诊断腹泻应依据粪便的性状,而不是排便频率,同时,也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进行诊断。问:引起拉肚子的原因?答:老百姓认为拉肚子就是腹泻,其实引起拉肚子有很多原因,比如:吃的不适,肠道感染,感冒型腹泻等。现在临床多见腹泻型功能性胃肠疾病引起腹泻。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腹泻型功能性胃肠疾病。问:什么是腹泻型功能性胃肠疾病呢?答:功能性胃肠疾病是指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脑—肠轴互动异常。其中腹泻型功能性胃肠疾病包括功能性腹泻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问:它为什么会导致腹泻?答:1、西医角度:随着社会生活模式的转型,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竞争与压力不断加剧,造成脑-肠轴功能紊乱,引起功能性胃肠疾病。2、中医角度: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多由饮食不节、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素体亏虚等原因所致,其病机是脾虚湿盛所致。问:怎么诊断腹泻型功能性胃肠疾病呢?答:功能性腹泻是一种表现为不伴腹痛,持续性或复发性软便、水样便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肠易激综合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腹痛和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的改变。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问:功能性腹泻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共同点?答:腹泻,没有器质性病变。问:功能性腹泻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区别?答:功能性腹泻不存在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问:怎么治疗呢?答:西医角度:主要是对症用药:包括止泻药、解痉止痛药、肠道微生态药物以及肠粘膜保护剂。中医角度:1:通过辩证论治,实证多用芳香化湿、清热燥湿、消食导滞;虚证多用健脾益气、抑肝扶脾、温肾键脾。2:放松心情,保持心情舒畅,勿焦虑、抑郁。3:饮食:饮食是诱发和加重的主要因素,一些刺激性食物与不能耐受性食物要避免进食,如:奶制品、冰凉的食物等。避免食用高纤维和高脂肪食物,如:水果、坚果、油炸和油腻的食物。多食用易于吸收且人体所需大量电解质的食物,如:清淡米汤、面条等。4:点按穴位:经常按压天枢、大肠腧、足三里、中脘、阴陵泉。5:可以选择针灸,推拿,艾灸的方法。比如:艾灸天枢穴、足三里就可以治疗长期慢性腹泻。腹泻日常食疗:1、姜橘椒鱼羹。鲫鱼克,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制法:生姜片、橘皮、胡椒用纱布包扎后填入鲫鱼肚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食盐少许调味。功效:温中散寒,健脾利湿。2、炮姜粥。炮姜6克,白术15克,八角茴香、花椒少许,粳米30克。制法:将炮姜、白术、花椒、八角茴香装在纱布包里,放入锅中加水先煮20分钟,然后下粳米煮粥。功效:温中健脾,散寒利湿。3、薏苡仁山药粥。制法:把山药、薏苡仁、莲子、红枣、粳米洗干净,倒入锅中加水一起煮,粥熟后加入白糖调味即成。在煮的前一天晚上,把莲子和薏苡仁浸泡过夜。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止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fsrfz/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