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创新聚力为民
南京疾控
患者
“医生,我好像得了一种怪病,吃药一星期了也不见好,医院介绍我来疾控中心,您能给我想想办法吗?”
年8月16日上午,一位年纪约30岁左右的王女士焦急地来到南京市疾控中心,主动找到血地寄防制科的专家,详细叙述了自己的病情,希望专家能给她支支招。那究竟是什么样的病令她如此紧张和焦虑呢?这事儿咱们得从头说起了......
案例
情况回顾
原来王女士8月6号跟团去菲律宾旅游,玩的前两天当地一直在刮台风、下大雨,9号晚上她在一家饭店吃了一顿海鲜大餐,紧接着10号凌晨突然肚子疼的厉害,紧接着就拉肚子了,而且都是喷射状水样的大便,还散发一股恶臭味,王女士心想糟糕了!海鲜吃坏肚子了,就赶紧吃了5颗肠炎宁,白天她照常跟团出去玩了,没想到途中又拉了两三次,还吐了一次,难受的很,好几个景点都泡汤了。后来她又连续吃了两天的肠炎宁,一点好转也没有,症状和第一天一模一样,不得不把行程全部取消,在宾馆休息。同时,她也询问了一起吃饭的同伴们,他们也出现了拉水样便的症状,但都没有王女士严重。
回国后,王女士就马不停蹄地赶去看病了,不看不知道,这一看却让她大吃了一惊。
她先去了A医院,医生说就是普通肠炎,给开了止泻药和消炎药,王女士按要求吃了两天还是没有好转,心想这是她第一次出国,别是感染了国外的什么传染病,天天拖着万一拖出个后遗症来可怎么办啊。
第二天王女士换了B医院检查,化验结果还是普通肠炎,这可把她给急坏了,于是拜托医生一定要帮忙再仔细检查一下,会不会是别的病,因为吃止泻药一点效果也没有,于是医生答应重新做一次化验。第二天,医生带给王女士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惊吓)”,说在她粪便里发现了许多会动的虫子!这可着实把王女士吓得不轻。医院几位经验丰富的检验员们集体探讨了她的情况,怀疑可能是某种寄生虫感染,但具体是什么虫不能确认,就介绍她来南京市疾控中心进一步确诊。
这事情说到这儿
想必有些眉目了
原来导致王女士腹泻不止的元凶
竟可能是一种“小虫”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小虫
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啊!是什么小虫
案例
分析结果
于是市疾控中心寄生虫病参比实验室的专家取患者粪样进行生理盐水涂片检测,的确发现显微镜下有许多蠕动的小虫,该虫呈倒置梨形,两侧对称,前端宽钝,后端尖细,运动十分活泼,专家鉴定该小虫为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此后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又采用蓝氏贾第鞭毛虫核酸一体化检测试剂盒(荧光RAA法)检测,进一步确认了“小虫”的身份就是蓝氏贾第鞭毛虫。
随着“小虫”的面纱被揭开,王女士的疾病也得到了有效诊治,她遵医嘱服用甲硝唑,一次0.8g,一日3次,连服5天,服药后症状消失,治疗后复查,未发现蓝氏贾第鞭毛虫。此后,她将检查结果及时联系告知了旅游同行者们,以便感染的同伴得到及时地治疗。
那么蓝氏贾第鞭毛虫到底是一种什么虫?怎么才能远离它呢?下面小编就带你简单认识一下这种“小虫”。当!当!当!科普时间到!
科普时间
蓝氏贾第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是人体肠道感染的常见寄生虫之一,常寄生于人体小肠、胆囊等处,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该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分布也比较广泛,在旅游者、徒步和露营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故本病已被列为“旅游者腹泻”的原因之一。本病一般呈散发,也可能因水源污染而导致局部流行。
图为染色后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
人通过摄入被蓝氏贾第鞭毛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而感染。据统计,感染者一次粪便排出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数量可达4亿,一昼夜可达9亿,而人吞食10个具有活力的虫即可获得感染。水中常规消毒剂的标准剂量一般对它无效,但它在50℃以上或干燥环境中极易死亡。
因此,想要不被蓝氏贾第鞭毛虫盯上,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治疗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目前的首选治疗药物是甲硝唑;
2、注意管理好人和家畜、宠物的粪便,防止水源污染;
3、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4、公用的儿童玩具应定期消毒;
5、如有消化系统长期慢性腹泻不适症状应尽早查治。
最后小编要敲黑板了!
在外出旅游期间,一定要尤其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饭前便后勤洗手,以免“小虫”的趁虚而入,引发“旅游者腹泻”。
供稿/南京疾控血地寄科杨佩才、何伊莎
审核/南京疾控血地寄科谢朝勇
编辑/南京疾控微创团队李文婷
致敬追求健康的你
南京市疾控中心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