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条,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渴,手足厥冷,必苦头痛。若不呕不咳,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条,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阳明病外证本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胃为水谷之海,阳明里热亢盛,逼迫津液外泄,且胃实热能消谷,故曰法多汗,能食。如今反而出现没有汗,皮中如有虫行的异样感觉,仲景认为是胃气久虚的缘故。
阳明病必看小便利与不利,以观是否有湿邪蕴结,这是一个重要的点,如果阳明病还有小便不利,则有湿热蕴结之机会,伤寒论条文中多有发黄。而太阳病看小便利与不利,主要是有无水饮蓄积,必先利水气,方可以有解表之机会。
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冷,必苦头痛与头眩不恶寒,能食而咳,其人咽不痛。病机相反,一寒一热,是胃气因寒或热而上逆,犯肺,导致咳嗽。饮寒上逆必动水,阳热上亢必动风。手足厥冷,胃中无阳,则水饮停聚不化,水气上逆,至肺则咳,至头则眩,则痛;胃热上逆于肺也咳,到咽则邪热结于咽喉,为咽痛。若胃气不逆于上,则诸证皆无。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肝随脾升,肺随胃降。肺胃关系密切,胃气上逆,肺气的宣发肃降必然被波及,出现咳嗽的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