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免疫风湿热
风湿热病因
医治风湿热
风湿热防治
急性风湿热风湿热传染
风湿热肝脏

像这样的海南小孩,真的是越少越好

如果我问你,

孤儿是什么?

你一定会回答,

就是父母都不在人世的那种啊!

可是,在海南

有这样一群孩子,

他们的父母虽然大多健在,

他们却大多形同孤儿,

几乎从来没感受过

儿童节的温暖。

他们的名字叫“事实孤儿”

张静蕾在自己和奶奶睡的床上玩耍。照片上的张静蕾6岁,家住陕西省渭南市桥南镇寺峪口村,即将上幼儿园学前班。静蕾的父亲年被判刑入狱,母亲年改嫁再未联系过女儿,爷爷和奶奶靠家里种着核桃、玉米、小麦的6亩地维持生计。静蕾爷爷的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最近正在住院。9月就要开学了,奶奶希望小蕾能够上小学,这样家里就能省下一学期多元的幼儿园学费,但小蕾离小学入学年龄差了4个月,还不知道最终的结果。

↑张丹丹在院子里与家里养的四只羊玩耍。照片上的张丹丹5岁,家住陕西省渭南市桥南镇寺峪口村,即将升入桥南镇幼儿园大班。丹丹的父母在孩子百天时离婚,离婚后母亲改嫁再未联系过丹丹,父亲年被判刑10年。如今,丹丹和6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靠着爷爷平时外出打零工生活。爷爷上半年只打了20天零工,至今没要到工钱。眼看暑假就快结束了,丹丹的学费还没有着落,爷爷准备到时候再向亲戚朋友借钱。记者采访时,医院打吊针,一家人没有低保,只有扶贫救助资金买的4只羊。

下面的互动H5

很生动形象地

揭示了这些孩子的状况。

点击看H5产品

“小蝌蚪找妈妈”

↓↓

今天出版的海南日报“深读”栏目

大篇幅地推出深度报道

十九个“事实孤儿”有了新家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5月17日傍晚,微风阵阵,白沙黎族自治县儿童福利中心一片欢声笑语。门前广场的儿童游乐区里,孩子们相互追逐玩耍。谁能想象,他们是一群无法像同龄人一样得到父母养育和关爱的孩子。

因为父母或失踪、或重度残疾、或服刑、或患严重疾病等,他们面临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困境,因此被称为“事实孤儿”。在白沙儿童福利中心,有19个这样的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5岁。

这些孩子被从四面八方的农村送到县城,接受集中照料和监护。白沙的这一有益探索,让更多“事实孤儿”家庭看到希望。

看视频

《“事实孤儿”如何向阳而生》

↓↓

奶奶成了家里唯一的依靠

年迈的祖辈成了孩子的监护人,但对于孩子的照顾,常常力不从心

临上学前,孙女们对奶奶依依不舍。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冯程摄

5月15日下午,距离白沙县城10余公里的元门乡向民村,71岁的符秀梅正在房前打扫卫生。湿热的风吹着她头上的白发,让她佝偻的身躯显得更加疲惫。

早年间,丈夫去世,儿子在两年前因车祸身亡,不久后儿媳失联,留下3个未满5岁的女孩。符秀梅成了家里唯一的依靠。

省吃俭用,尽量把钱花在孙女们的吃穿上;孙女晚上发烧,她挨家挨户求邻居帮忙送医……符秀梅已经记不清,过了多少个揪心的夜晚。

去年,大孙女莹莹到了上小学的年纪。长年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符秀梅担心没法接送孩子上下学,如果在路上摔倒了,“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

她领着3个孙女来到白沙县城,找到县民政局局长符建敏,恳求他:“帮帮我,让几个孩子活下去。”

符建敏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告诉符秀梅:“县里的儿童福利中心要投入使用了,到时候,你把孙女们送过来,我们来管。”

今年3月23日,白沙儿童福利中心建成投用。包括莹莹和两个妹妹在内,19名低保户家庭的“事实孤儿”作为第一批集中抚养对象,被送到儿童福利中心。→全文

孩子一个月长了几斤

让孩子有一份归属感,才有勇气直面困难、承担责任

菠萝炖鸭、西红柿炒鸡蛋、香煎海鱼、炒油麦菜,这是5月17日孩子们的午餐。“这里的饭比家里的好吃多了!”9岁的涛涛和8岁的翔翔是两兄弟,他们和其他小伙伴很满足在白沙儿童福利中心的生活。

涛涛和翔翔来自元门乡红茂村道龙村民小组。8年前,他们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离家出走。爷爷、奶奶和叔叔成了两兄弟的监护人,一家人的收入来源是每月数百元的低保金和一亩稻田的收成。

一年多前,爷爷去世,家里的生活更加举步维艰。白沙儿童福利中心建成后,两兄弟被送到了这里。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生活,县民政局将孩子每人每月元的伙食费用列入预算,县慈善总会给孩子们每人每月拨付了元伙食补贴。“我们还将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政策向孩子们倾斜。”符建敏说。

仅一个多月,涛涛和翔翔的体重就长了几斤,变得结实了。

“这是一个值得点赞的善举。”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惠君认为,物质生活的稳定和保障是安全感的前提条件,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建立在安全感得到保障基础上的。孩子们有一份归属感,身心有所依傍,才有勇气直面困难、承担责任。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白沙开展困境儿童集中抚养,有效避免了儿童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为困境儿童营造了安全、舒适、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全文

读书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

儿童福利中心的适龄儿童被安排进县城学校

“10+70=?”面对课后作业,7岁的明明算错了4遍,白沙儿童福利中心的老师符丽佳陪在他身边,一遍一遍地耐心讲解。

41岁的符丽佳是儿童福利中心聘请的6名管理人员中的“副班长”,她非常注重对孩子们的课业辅导。“读书,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

文化教育缺失是“事实孤儿”普遍面临的问题。根据白沙儿童福利中心的调查,在来到县城读书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普遍靠后。对于他们年迈的监护人而言,在照顾孩子生活之余,还要辅导功课,显然力不从心。

“他们的身世很不幸,希望通过好一点的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符建敏说,年初,县民政局对接县教育局,将儿童福利中心内的适龄儿童安排进就近的县城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读。

有9名孩子转学进入了白沙思源学校,学校免除了他们在校期间所有的学杂费用。“这些孩子刚进校时,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性格腼腆、胆怯、孤僻、不善言辞、不愿交友。”校长杨锡平很关心这些孩子,他叮嘱这些孩子的班主任尽可能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对成绩差的孩子们多一点辅导。

这次期中考试,涛涛的语文考了80分,数学考了60分。“我考得不是很好,要继续努力!”涛涛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但在涛涛的班主任赵明丽看来,他表现很不错。“各方面进步都挺快,写作方面进步尤为明显。”

未竟之路

帮扶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要有完善的机制,才能形成合力

每天晚饭前的一个小时,是孩子们最欢快的时光,放学后的孩子们会聚到一起做游戏。但符丽佳发现,虽然白天孩子们展现出了活泼开朗的一面,但当夜深人静,孩子们回到自己的房间时,大多变得沉默寡言,不愿别人走入自己的内心。

桑桑说,这些孩子不仅需要资助,更需要陪伴。“我们希望基金会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项目可以转型延伸,比如开办爱心夏令营,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多社会融入感、集体融入感。

符建敏也希望这些孩子们能有更多的亲情陪伴。“我们鼓励监护人每个周末都能来接孩子回家。我们也建立了监护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fsrby/814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