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免疫风湿热
风湿热病因
医治风湿热
风湿热防治
急性风湿热风湿热传染
风湿热肝脏

说白伤寒论18几种方剂的正确运用二

北京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学习日志《说白伤寒论》第十八讲

几种方剂的正确运用(二)

时间:/8/2

姓名:张聪

文章重要观点或知识点:

一、我们讲的,一个病毒感冒,一个咽喉疼的感冒,还有一个一般感冒。这个病毒性的特征是全身疼,发热恶寒。

浑身酸软,没劲,这是常见的。你说疼我也不疼,也不发烧,37度多,连38度也不够,也不算发烧。你说发冷也不明显,反正也有一点半点,这个你还是要从一个界定来看,体温不算那么高,37度以上,38度以下,既然是这个体温就不会是一点汗也没有。这个呀,要是嗓子一点也不疼,你就桂枝汤。你要是怕桂枝汤出不了汗,你加30--40克葛根也可以。如果说你嗓子说不清楚是疼,反正是不舒服,有点痒,咽东西有点感觉,也不疼,这样不是那么明确,那你就以不明确来对待不明确,桂枝汤里加一点葛根,如果有嗓子不舒服也可以加一点银花、连翘、牛蒡子。

二、这个世界上的事都不是书本上写的那个样,要是照书本上找,你找不到。事实上的病都和书本上不一样,那就是说要是在书本上找病(现实中的病)也找不到。中医这几千年有一个聪明人,说了句,你说聪明话也行,你说糊涂话也行,我说说得非常好!“读书十年,无可治之病;治病十年,无可读之书。”

三、我们要读书,把人读活了,千万千万一个大忌讳是读书死,不读书人还挺聪明,一读书,傻了。过去不是也有这么句话啊,“读死书”,又有人说“死读书”,更甚的是“读书死”。不读还好点,一读读死了。这三条忌讳,在一个“读”,在一个“活”。

四、气分、血分

咱们要是治病,气分、血分把病治好了,好医生。要是不管气分、血分也把病治好了,那算坏医生吗?咱就别管血分、气分,治好了病行不行?本来一个问题是很简单的的问题,怎么就非有人把它搞复杂了?

(南方人和北方人)但是都有一样的地方。都是使嘴吃饭,都是使鼻子呼吸,我接着往下说有多少是一样的,生命本能是一样的。这个东西不是几千万年能改变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甚至于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几千万年没有变化,是一样的。你是根据什么治病?你是根据气候治病,那不一样。别说是南方北方,一个县里就有不同的气候。根据本能治病,不管是南方北方,东方西方,包括地球的那一面,都一样。

我说气分、血分,它可以算一个小流派,这个没问题。这是《温病学》上带来的,它这个气分就是在卫、在气,它不是营卫气血嘛,它不是三焦嘛,它有它的一个辨证方法,它不能代表中医。张仲景就没说过这个问题,也没说过体型,你是什么型的,张仲景是圣人,什么是圣人?最聪明的、最有智慧的,得道的人,也就是掌握大自然规律的人。大道无派,掌握大道,掌握大规律,是没有流派的。

五、肺炎、肺感染的形成

(感冒一退热)肺炎了吧?一退热,毒排不出来,必定上肺,为什么?肺和外界是相通的,和我们的皮肤一样,肺的表面张开有体表的20倍。所以它要上肺里,想从肺里出来,肺里也出不来,肺炎。它的排异反应在身体体表被压制了,肺里开始排异反应,这就是肺炎。肺炎如果还不让它发,不让它往外出,它就要化脓,就成了肺感染了,肺感染如果还这样,不死就化脓。感冒这个部分,不要退热,拒绝激素退热,拒绝物理方法退热,它成不了肺炎。

六、水寒射肺

干咳,一点痰也没有,晚上重,白天很少。中医叫水寒射肺,水寒射肺什么意思?它为什么没痰?它为什么要咳嗽?为什么晚上重白天轻?把这几个特征用病理说明白了,你就算知道了。它是肺里有水肿。因为肺里有水肿,水在组织里没在气管里,出不来。所以它只有咳嗽没有痰。晚上卧床,因为肺里有水肿,要是站着,水是往下的,肺的下部充满了水,咳嗽就轻。上部对于氧的供给比较正常,等一卧床,这水不是在下头了,上边也有了,就咳嗽起来了。你甭看组织里水肿这么多,水在组织里,嗓子就是干的。水利用不了,它贮存在组织里利用不了。不是天中有一个人,人中有一个天吗?这不是白说的,这句话,这不是废话。人什么样,天什么样。天什么样,人也什么样。你看我们腿水肿,这么粗,嗓子特别干,他不想喝水,喝了他难受。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啊?我刚才说的那样。有地方大雨成灾必定有干的地方。天下就这么多水,这块有那块就没有。

七、咽炎感冒

有一病毒性感冒,咽喉疼,全身疼,发热恶寒。这一个它的排异不是从汗腺排,这个病毒,有好多的病毒不是从汗腺排,从血,从循环末梢,从微血管出血排。这个排异的形式很多,甚至于比排汗的形式还多。一般的我用这个方子治:(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25克研、牡丹皮30克、桃仁15克、怀牛膝30克、知母30克、桔梗20克、山豆根15克、甘草13克、葛根40克,身疼、咽疼、充血、肿疼,发热,有轻微恶寒。咽喉消炎丸,六神丸。)这透表不是从汗腺排,是从微循环排,从最细的血管,动脉和静脉衔接的那个地方,这个末端,从这一部分往外排。我们可以看得见,凡是透表的排异方式,都有红色的出血点,或者是丘疹,高出皮肤的红疹子,比如说麻疹就是丘疹。在循环内,微循环进入大循环,大循环进入腺体,就是肠腺,肾腺,汗腺,进入腺体,从腺体分泌出来,大肠可以通大便,肾可以通小便,汗腺可以通过排汗。它是通过这个渠道。这个表是从汗腺。要如果说是通大便,是通过肠腺。吐,是通过胃腺,上部的,包括胸这一部分的有害物质,吐出来,呕吐,或者说是涌吐。如果是胸膈以下的,通过肠腺,全身属于液体的通过小便。再其他通路,就是所有的孔窍,都是排异的通路。没有孔窍的,要出血,也要排出去。这个系统不是说我们可以干预的。这是与生俱来的一个系统。

1、本方中的银花、连翘、牛蒡子

这个方子,银花、连翘、牛蒡子,这是《温病学》的东西,它在治疗病毒性传染病的时候,麻疹、猩红热、脑炎之类,用这一个方子。让皮肤放松开了,说汗不是汗,说没汗有点潮。这是最好的程度。这样才符合血液流动的体温,那种湿度。所以银花、连翘、牛蒡子,这三味组合的非常好。

2、本方中的牡丹皮、桃仁、怀牛膝

牡丹皮、桃仁、怀牛膝,这三味是《伤寒论》上的。《伤寒论》上对于有充血的肿物,用它叫破血或者叫化瘀,就是把这个充血的肿物排出去。

3、本方中的桔梗、甘草、知母

桔梗、甘草这两味,是《伤寒论》上的,是治咽喉的,排脓的,山豆根这一味也是《温病学》的,常常用它治嗓子的。

还有一味,知母,这是我对《伤寒论》的理解,用在这张方子上是通肠,我不是通大便,不是下法,也不是通法,是通肠,还是通大便,就是要比用大黄的方子要轻。为什么要轻?因为向下同时都是向里,就是避讳如果向下的作用太大,导致了病毒向里,稍用了一味知母。如果说这个人大便干燥,知母可以多用,如果大便不干,一天有两三次大便,知母还可以不用。

4、中医有一句话:“不行不止,不塞不流,欲得南熏,先开北牖。”

牡丹皮能把这个肿通开,从大便排出去。牛膝有一个作用,吃了牛膝以后,上头的血能往下走,这儿(咽喉)肿大。这儿淤血,往下走,在下头从肠子里排出来了。

5、本方中的葛根

我这个方子里,葛根不是止渴的,它是解肌的。因为他烧的挺高,他要出汗,他有出汗的可能性,我不给他发汗的药,我给他解肌的药,一副药退烧了,要不然也许两副药退烧,加上葛根一副药退烧了。光吃银花、连翘、牛子,再加一倍量也不行,它只是在透表上起了一点作用,重要的作用还是在活血、化瘀上。这个方子不是说让它向表走,它愿意在表上走,它就走,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大便里走。

八、分消

这个知母和葛根,你看出来了,一个向外走,一个向下走。所以这个它不矛盾,说向上的都向外,向外的都上,向下的都内向。“你怎么又向下又向外?”我说你啊,简单一点,有时候这个问题不是这么简单,我这个起个名,我叫分消,你该向外的向外,该向内的向内,你向内有通路你在这里走,你向外你从那儿走,谁也不妨碍谁。

九、二陈汤

二陈汤名字的由来是半夏、陈皮。这个陈皮年数越多越好,它的效果越好。半夏也是越陈越好。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二陈汤你要把茯苓去了,应该起分的作用,连30分也没有了。真正治病的那是茯苓,为什么是茯苓?肺是水的化源,肺里的毛病利小便特有效。在一点是肺里的热,通肠最好,最有效。肺里,利小便,头一味是茯苓,通肠的头一味是瓜蒌。第一个是瓜蒌,第二是知母。知母只是通肠,没沾上泻的作用,也沾不上下的作用。它只是通肠,它只是说治上部的热。它还有一个特征,它能治咳嗽。瓜蒌治胸中的病,不是光治肺。整个一个胸部,它能把胸,包括肺,肺的整个组织,胸部组织内部的有害物质,能从大便排出去。瓜蒌是胸肺排异最好的一个药。

它能治胸痹,胸痹是什么?痹是什么?痹就是不通啊,一切的痹就是不通。胸痹是什么?胸疼射背。什么意思?胸疼反射到背部。心绞痛啊。

本能论学习日志18几种方剂的正确应用(二)

.7.29

代春娟

一、主要内容

1、病毒性感冒:全身疼痛、咽喉疼痛。

2、水寒射肺,干咳,嗓子发干。

组织里的水多,但是利用不了,嗓子得不到滋养发干。

3、有很多的病毒不是从汗腺排(咽炎、麻疹、脑炎这些温病),是从血从微循环排异。像麻黄汤症的病毒是要从汗腺排出。风湿热的病毒是要从汗腺和小便排出。

从微循环排异的趋势很多,甚至比排汗的方式还多。

病毒性感冒,咽喉疼,全身痛,充血肿疼,发热,有轻微恶寒恶寒

银花连翘牛蒡子牡丹皮桃仁怀牛膝知母桔梗山豆根甘草葛根

凡是透表排异方式,都有红色的出血点,或者丘疹,高出皮肤的红疹子。

4、排异通路:

汗腺:向上向外,通过循环,进入大循环,再到腺体,排出组织、细胞中的病理物质。

肠腺:向内向下,通过循环,进入腺体,通过大便完成排异

肾腺:向内向下,通过循环,进入腺体,通过小便完成排异

胃腺:可通过呕吐,向上排出异物,也可以下行到肠腺排出

所有孔窍:都有分泌腺,如鼻子、眼睛、耳朵、气管等,也能排出异物

出血:直接从血里进行排异,如鼻子出血,刮痧出血等

上部的,胸腔及以上部分的病理物质都可以通过涌吐排出来,膈以下的病理物质,都可以通过大便、小便排出,液体的走小便,固体的走大便。

5、不行不止,不塞不流,欲得南熏,先开北牗。止血的思维,没有通就没有止,通中止。

6、西医止血的方法为什么失败?

(1)收缩血管,使全身的血管都收缩,导致压力增加。

(2)增加凝血因子、血小板,不仅凝出血口的血,全身的血液都缩短了凝结时间,使本来通畅的血管变得不怎么通畅。不通的地方更加的不通,生命只能增加压力通血,更加止不了血。

中医的思维:知道出血是有原因的,先有不通的地方,后面还要加压供给,导致薄弱环节出血,通开前面,让血有正常的流动,才能减少出血点的压力,才能止血。

二、感受

和谐理念和对抗理念直接决定了对待事物的方式,和谐是平衡,是生存,对抗是你死与活,弱肉强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是生存。

中医可以通过哲学的思维,用和谐的理念,找到事物的根本,从而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达到动态中的平衡。中医是以不变应万变,重在观察和思考。西医的靶的医学,只能跟在病毒后面跑,像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状肺炎,只能不断去研究病毒,再去找对抗他的方法,但是病毒不断变异(在对抗中应变性发生改变),又要再去研究对抗新病毒的方法。而中医不论病毒是否改变,是看身体对病毒做出的反应,要从那个通路出来,排出来就病愈。

中医对排异通路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各种发热有不同的原因,对各种疾病分了阴阳(功能强盛和功能低落),对各种症状进行思辨,找出问题的原因,从整体出发,调节各个系统,最后恢复人体的动态平衡。

学习日志《说白伤寒论》第十八讲几种方剂的正确运用二

时间:.8.1

姓名:苏秋红

文章重要观点或者知识点:

1.模糊方

体温37-38℃,发热恶风,有汗,全身酸软无力。嗓子不舒服。可以桂枝汤+银花连翘牛蒡子葛根

2.治病不分地区气候外界环境,因为人人本能是一样的。一方治百病,千人一方。

3.感冒不用激素退烧不用物理降温退烧,病情就不会加重,如病情向肺炎发展,我们看到了我们可以用麻杏石甘汤,如向肺感染发展,我们用栝蒌汤,善治感冒,切断亚健康,就没有大病的基础。

4.慢性咽炎与梅核气是不一样的。

慢性咽炎是急性咽炎用不正确的方法退烧,没有了排异的趋势,病毒留在血液中,咽部这边比较薄弱,就形成了慢性咽炎。梅核气是食道痉挛引起的,与情绪有关,用小柴胡汤。

5.急性咽炎

发热有轻微恶寒,身疼,咽部红肿痛,充血,面部潮红,孔窍干燥,脉浮数,有红色出血点。鼻涕眼泪喷嚏的上冲势力。用透表汤,将病毒葱微循环排出。

银花连翘牛蒡子葛根牡丹皮桃仁怀牛膝桔梗甘草(大便干燥用知母)

为了让病好的更快,可以加咽喉消炎丸或六神丸(雄黄,蟾酥,冰片,麝香等)或锡类散

知母的用法

是通肠,我不是通大便,不是下法,也不是通法,是通肠,还是通大便,就是比用大黄的方子要轻。为什么要轻,因为向下同时都是向里,就是避讳如果向下的作用太大,导致了病毒向里,少用了一味,知母。如果说这个人大便干燥,知母可以多用,如果大便不干,一天有两三次大便,知母还可以不用。

6.排异的通路

组织之中的病毒,或者说菌毒,或者说其他的有害物,在循环内,微循环进行大循环,大循环进入腺体,就是肠腺,肾腺,汗腺,从腺体分泌出来,大肠可以通大便,肾可以通小便,汗腺可以通过排汗。它是通过这个渠道。这个表是从汗腺。要如果说是通大便,是通过肠腺。吐,是通过胃腺。上部的,包括胸这一部分的有害物,吐出来,呕吐,或者说涌吐。如果是胸膈以下的,通过肠腺,全身的,属于液体,通过小便。再其他的通路,是所有的孔窍,都是排异的通路。没有孔窍的,要出血,也要排出去。

7.止血的含义

不行不止,不塞不流,欲得南熏,先开北牖。

通血的作用达到了止血的作用。不塞不流,比如脑出血,这是流了吧,赶紧的止血,收缩血管,增加血液粘度,这是行不通啊,止不了。增加血凝因子,血小板吧,那还是错的。这一根血管,这是血流的方向,你看这儿堵住了,后面还加压供血,这儿不就是破了么?不塞不流,前头不塞后头不出血,前头塞住了后头才出血。不行不止,(前面堵住的)不行,后面就止不住。通血化瘀一般不用三七红花。

8.牡丹皮破血活血,怀牛膝引血下行。

9.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你要把茯苓去了,应该起一百分的作用连三十分也没有了。真正治病的是茯苓,为什么是茯苓?肺是水的化源,肺里的毛病利小便特有效。肺里利小便头一味是茯苓,通肠的头一味是栝楼,第二味知母。

10.少阴病咽喉疼,体温低落脉沉细,阴性咽疼的桔梗甘草叫桔梗汤,六神丸可以用。

11.瓜蒌的应用

栝楼治胸中的病,不是光治肺。整个一个胸部。能把胸部,包括胸,包括肺,肺整个的组织,胸部组织内部的有害物质,能从大便排出去。栝楼是从胸肺排异最好的一个药。你看看这是个寒药,它治胸痹,胸痹是什么,痹是什么?痹就是不通啊,一切的痹就是不通。胸痹是什么?胸疼射背。胸疼反射到背部。心绞痛啊。栝楼,半夏,桂枝、薤白,有这么一张方子,他们使这张方子治心绞痛。

12.中医治病不是对症下药,而是依病势顺势利导。从现象上看出排异系统,排异反应。帮助本能扫除障碍。

本能论学习日志18

.8.2

王春

一、主要观点及内容

1.对于发热恶风,酸痛,有汗,嗓子不适,难以分清楚桂枝汤证与透表汤证时,可以考虑桂枝与透表各半汤。

根据本人实践,按面部潮红,孔窍干,舌苔充血红点特征还是能够区别桂枝汤与透表证的。但,同时有恶风,应该各半汤更合适。

2.麻杏石甘汤是伤寒论中治疗肺炎的方子,而对于程度更严重的肺感染,郭老的瓜蒌汤效果更好。从这次新冠看,治疗肺炎用的是伤寒论与温病中的方子合并化裁,同样有效,与瓜蒌汤比较如何,不得而知。

3.详尽说明了透表汤的药物组成和思路

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25克,牡丹皮30克,桃仁15克,怀牛膝30克,知母30克,桔梗20克,山豆根15克,甘草13克,葛根40克。身疼,咽疼,充血,脑中疼,发热,有轻微恶寒。咽喉消炎丸,六神丸

“这透表不是从汗腺排,是从微循环,从最细的血管,动脉和静脉连接的那个地方,末端,从这一部分往外排。我们可以看得见。凡是等透表的排异方式,都有红色的出血点,或者是丘疹,高出皮肤的红疹子。比如说麻疹,就是丘疹。最后排出来以后,三天以后开始要脱落,象长一个小疮一样,要掉一个痂,掉一个皮。象脑炎这一类的病毒,是一个出血点,或者叫瘀血点,就是一个红点,就是出血点。这种方式叫透表。发汗的方式,是从汗腺排,是内部组织之中的病毒,或者说菌毒,或者说其他的有害物,在循环内,微循环进行大循环,大循环进入腺体,就是肠腺,肾腺,汗腺,从腺体分泌出来,大肠可以通大便,肾可以通小便,汗腺可以通过排汗。它是通过这个渠道。这个表是从汗腺。要如果说是通大便,是通过肠腺。吐,是通过胃腺。上部的,包括胸这一部分的有害物,吐出来,呕吐,或者说涌吐。如果是胸膈以下的,通过肠腺,全身的,属于液体,通过小便。再其他的通路,是所有的孔窍,都是排异的通路。没有孔窍的,要出血,也要排出去。”

“用了温病上三味透表的药,把这个调子定住。加用了三味活血化瘀的药,帮助它从血里排异。后面桔梗甘草这两味,是伤寒论上的,是治咽喉的,排脓的,山豆根这一味也是温病学的,常常用它治嗓子的。还有一味,知母,这是我在对伤寒论的理解,用在这张方子上是通肠,我不是通大便,不是下法,也不是通法,是通肠,还是通大便,就是要比用大黄的方子要轻。为什么要轻,因为向下同时都是向里,就是避讳如果向下的作用太大,导致了病毒向里,用了一味,知母。如果说这个人大便干燥,知母可以多用,如果大便不干,一天有两三次大便,知母还可以不用。这是我的一张方子,我在使用这张方子,常常是一剂好病,用两剂的时候少。自从我公布这张方子以后,好多朋友打电话说我吃一剂就好了,就是两次。这是治病毒性感冒的一张方子,跟发汗有区别,透表的。这可是非常常见的病。”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张方子,是郭老的贡献。集合了伤寒论温病的精华,加上郭老对本能论的理解,把透表定性在血液排异,而完善的活血化瘀,使效果倍增。

4.通肠药的比较

通肠第一药为瓜蒌,排胸部病理物质最好。

第二是知母。本人理解,桔梗排脓也通肠,活血药也有通肠作用,如当归。

利用瓜蒌能帮助排胸部病理物质的特点,方子:半夏薤白瓜蒌茯苓桂枝就是一张能治心绞痛的方子。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fsrby/689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