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脾阳不足,功能减退,温煦无力,运化失职,并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
(一)成因
本证常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或久病失养等,致脾阳亏虚,运化及温煦无权而成。其病位在脾,属虚证、里寒证。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二)症状食欲不振,易恶心、打嗝,甚至干呕、反酸,大便清稀不成形。常有腹痛、腹胀之感,喜温喜暗,常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
(三)症候分析脾阳虚衰,运化失职,故腹胀纳少;阳虚则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阳虚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清稀;脾阳不足,不温四肢,故形寒肢冷、四肢不温;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故尿频、尿急;流溢肌肤则肢体困重,甚至肢体浮肿,渗注于下则妇女白带量多质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皆为阳气亏虚、寒湿内停之症。
(四)易患疾病脾阳虚,运化失司,则水湿内停,形成水肿,风湿关节病。脾与胃相表里,故脾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出现胃肠疾病、大便溏薄、各种贫血、心肌缺血、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以及尿频、尿急等男女泌尿系统疾病。
(五)调理方法1、合理膳食
应选择温中健脾的食物:
糯米、莲子、芡实、白术、砂仁、玉米、马铃薯、花生、芝麻、菜油、茼蒿菜、香菜、韭菜、胡萝卜、南瓜、香菇、木耳、银耳、荔枝、胡桃肉、葡萄、桃子、椰子、大枣、龙眼肉、樱桃、栗子、瘦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鹅肉、鸽肉、鸡蛋、鹌鹑蛋、带鱼、鳝鱼、海蛇、黄花鱼等。
不宜吃的食物有:
芹菜、白菜、空心菜、西洋菜、苋菜、白箩卜、苦瓜、茄子、柿子、橙子、柚子、生鱼、螃蟹、田螺蚌等。
在保证每日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多喝山药粥、大枣粥、鲫鱼汤、鲤鱼汤。
2、起居调养
平时要注意情绪的调整,按时作息,养成睡午觉的习惯,可以补气养血。
3、艾灸疗法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的1横指处。可健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现代常用此法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脾俞: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灸脾腧穴可健脾益气。每周隔姜灸2次,每次15分钟。
4、按摩疗法
中脘:位于脐上4寸,腹中线上。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能缓解胃部不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古道藏真金,法渡苍生劫。食为父母心,疗法百岁寒。百草苦尝尽,年少醒济世。匠存真经在,心定莲花台。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