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之后跟别人都核对过答案了。得数一样,我的得分怎么没有别人的高?这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到物理计算题的答题规范和采分点。
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规范是什么?课本上的例题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本篇将结合课本上的例题谈谈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规范和中考评卷时的采分点。
先来看一道人教版的九年级物理例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例题上题是一道最简单的物理计算题。
1)解题开始就是写“解”,像“已知”、“求”这两个项目没有单独写出,而是和单位换算一同表述在了“解”的后面。这里的"解"就是一个采分点(当然分值很低。但你不写,就像你跟别人打招呼时没有称呼一样)——你如果写还出了“已知”和“求”也不会扣分,但浪费时间。
2)解题的过程:包括原始公式、由原始公式得到的导出公式、带入数据和单位、写出得数和单位。没有原始公式直接只写导出公式一般是要扣分的;没有代数过程只写得数要扣分甚至不得分(有抄袭的嫌疑);不写单位的要扣分。
3)强调“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这在试卷的计算题前面都会有要求。这样要求是为了保证解题思路完整。像上面例题中的"由公式P=W/t变形,得"——如果没有中间几个汉字只是公式的话,就会显得突然。再如上题最后一步前面的文字"一个月内消耗的电能是",没有这一句话,接下来求的是什么就不太清楚。
4)关于"答":人教版的例题中都没有写"答"的,因为前面的解题过程都表达清楚了。当然,作为一道题的解题结束,你可以写出"答",这不会扣分。
再看一道人教版的九年级物理例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例题此题有两问,解题时需要分步解答。
1)写出”解“字是必须的。已知条件已经清楚,也不需要进行单位换算。在"解"字后面直接写出了“必要的文字叙述”,这种类似的"文字叙述"在每一小步骤的前面都有,能够向别人表达清楚你这步所求的是什么。
2)用"下标"来区分同一类物理量:上题是两个电阻器R1与R2并联。字母右下角的"1"和"2"就是”下标“。这样才能区分开两个不同的电阻。对应的电流I也应该有下标,没有下标的话,解题过程就让人看迷糊了。下标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
3)此题同样没有写出”答“字,前面一步一步的解答过程已经表达清楚了。
再来看一道北师大版的九年级物理例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例题例题解答过程仍然没有写”已知“和”求“,也是直接写的”解“。最后多了一步”答“。此题的解答过程中”必要的文字说明“很简练,只有"由于"、"所以"、"根据欧姆定律"这几个字,因此多了一步"答"把前面解题过程没表达清楚的说清楚了。
题目中最开始用的公式是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式。人教版的课本中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把这个内容删除了。但不影响此题的解答。提示如下:可以先求出通过每个导体的电流I1和I2;再求出干路中的总电流I;最后求出总电阻R。
关于原始公式和导出公式:每道题的解题过程都会用到原始公式和导出公式,如最前面的解答过程中用到的P=W/t就是原始公式,而根据它导出来的W=Pt就是导出公式;再如P=UI就是电功率的原始公式,根据它想求电压,导出的U=P/I就是导出公式。
以前两篇文章提到的定义式和关系式都是原始公式,根据原始公式导出的其它公式都是导出公式。有很多同学说物理公式太多了!实际上导出公式根本就不用记。
物理计算题答题规范总结:1)写出"解";2)开始或中间过程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3)写出"原始公式和导出公式";4)"带入数据和单位"并写出"得数和单位"——这就是中学物理计算题规范的答题形式。使用人教版课本的,有没有"答"无所谓;使用北师大版课本的,最后要写出"答"。
视频辅导链接:
18-4焦耳定律*你的疑惑在哪里?(九年级物理课后答疑)
18-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九年级物理课后辅导)
18-2电功率(九年级物理课后答疑)
18-1什么是电能?什么是电功?(九年级物理课后答疑)
中考在即,重在基础,重在理解,重在应用。祝你成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