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免疫风湿热
风湿热病因
医治风湿热
风湿热防治
急性风湿热风湿热传染
风湿热肝脏

女人如柳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上世纪90年代,我写了8年的《柳树的风格》一文被中国写作协会主办的《写作》杂志和《中国人才报》先后刊发,按理说,我的文学水平也造一气,在这个基础上,多写点散文随笔,也许能有点成就。可是,我之前花了大力气自学哲学,又在人才学上颇为用力,而且都小有成绩。总以为自己是搞抽象思维的,搞形象思维的文学怕是不行。首先是自己不自信,就没在散文随笔的道路上下足气力。虽然经常用杂文笔调写一些思想性的文章,但总的看还是偏于说理或议论,现在退休了,老了,无所谓了,怎么顺手怎么来吧。

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很注意观察柳树,家住的附近、河边都有不少柳树。出外旅游的时候,也发现各地的柳树是不同的。柳树在我心目中比花更有位置。后来我感觉女人和柳树有很多相似之处。你看,我们在描写柳树的时候不经常拿女人作比吗?

柳树的美丽。柳,如同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芙蓉如面柳如眉”,在春风中亭亭玉立着,微微飘动着她柔软的秀发,丝丝拂面,令人魂牵梦绕。柳,又如同一位沐浴在清晨阳光中的新娘,举手投足间,洋溢着无尽的朝气和幸福。而那点点精致的嫩绿,就是缀在她圣洁的婚纱上的花边。

和煦的春风拂过柳叶,被春姑娘这位高级理发师剪成了细长细长的柳叶,像一轮绿色的月亮,又像一条眉毛,怪不得人们说柳叶眉是指女子的眉毛,怪不得唐代诗人贺知章能写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样千古流唱的诗句。

风一吹,岸边的柳枝探进水里。你看,水姑娘正在给柳树洗头发呢!跨度大了,柳条飘向空中,像是与风在赛跑。有时,两根柳枝卷在了一起,像一对恩爱的情侣在跳舞。

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时机。《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玉,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踏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看柳,这点,从许多关于清明的诗词可以看出来,如,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柳树的适应性。柳树适于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不论高山、平原、沙丘、极地都有柳树生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旱柳产自中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平原。垂柳遍及中国各地,欧洲、亚洲、美洲许多国家有引种。

柳树耐寒、耐涝、耐旱,喜温暖至高温。世界约余种,中国有余种,遍及全国各地。柳树易繁殖,栽培方法简单,生命力强,可美化环境,在生活、环保、医药等方面也有用途。柳树极易成活,姿态婆娑,清丽潇洒,适于配植于池边湖岸,如间植花桃,则绿丝婀娜,红枝招展,尤为我国江南园林中的春景特色。柳树属于广生态幅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广,喜光、喜湿、耐寒,是中性偏湿树种。但一些种也较耐旱和耐盐碱,在生态条件较恶劣的地方能够生长,在土地条件优越的平原沃野,生长更好。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指柳树极强的适应性,它繁殖非常容易,生长极其迅速,插在地里就会生根发芽。柳树是随遇而安的树木,无论是潮湿肥沃、疏松的土壤,还是干旱贫瘠的地方,都适合它生长,甚至在弱盐碱地上也能安家。它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但也能耐一定的干旱。

柳树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树,从寒冷的北方到温暖的南方,从地球的东部到地球的西部,都可以见到柳树的倩影。由此证明,柳树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又多么适应环境的变化.正因为柳树的本质和性格,古人讲,时事当变,人也当与时俱进也。柳树不是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吗?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用松树与柳树来比喻团结群众:共产党员要像柳树一样,插到哪里就在那里活起来。还要学松树,松树的劲大得很,到冬天也不落叶子。松树有原则性,柳树有灵活性。像柳树那样可亲,人人喜欢;像松树那样坚定,稳当可靠。这样人民群众就会成群结队地围绕在我们身边。这就是著名的“松柳之喻”。

今天,如何像柳树那样可亲,人人喜欢?习总书记年在兰考同干部群众座谈时,就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同敌人作斗争,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的保护和支持,党执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不能不看到,今天的一些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里做群众工作,到基层调研也是走马观花,根本沉不下去,潜不下心。还有的热衷于“走读”,或者人在心不在,干不了多久就想挪地方,群众形容他们是“尖屁股——坐不住”。那种“插到哪里就在那里活起来”的柳树精神,在一些人那里被丢弃了。这是很危险的。只有像柳树这样,扎根在党和祖国需要的地方,同那里的百姓打成一片,人民才会真心支持我们,党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柳树的顽强性。柳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在湿润的土地上插入一根柳树的枝条,它就会生根发芽。赞美柳树更是因为它象征着朴素勤劳的中国人民----那些普通人,他们既平凡又伟大,正是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包括妇女,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的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古老文化,对世界的文明发展有过令人自豪的贡献。

柳树能不受地域的限制,而广泛地生长。也不在乎外在环境的变动,而正常地发展,所谓:“无邦壤而不植”、“干道之屡迁”。柳能不扭曲自己,而皂然地生长,所谓:“配生生于自然”。

柳树柔中有刚:再看冬去春来的时节,那些早早落叶的树木,迟迟还没有发芽,柳树却在寒冬的余威下首先苏醒了。它使劲儿地伸伸腰儿,吮吸着温润的空气,抖擞精神,像归队的勇士一样,昂首挺胸。它望着脚下清清的塘水,迎着凛冽的寒风,率先吐翠,披上了娇黄嫩绿的新装,遥盼着燕子的归来。

柳树能刚柔相济,以应中和,而保美体,不随便做任何无意义的牺牲,以尊重生命的庄严,以及保持生命的丰盛与价值,所谓:“应中和而屈伸”、“保休体之丰衍”。能结根建本,有原则,能坚守,绝不任意动摇根本,是值得人敬重的,所谓:“结根建本,则固于泰山”、“信永贞而可羡”。它虽是被尺断(从原树上被切断,而成为一尺的片段下来移植,在先天上受了很大的伤害),却依然能够活得更坚强,更为滋长,生命的强韧完全突破了一切生长环境的困境,所谓:“惟尺断而能植”、“虽尺断而逾滋”。

今天,如何像柳树树那样坚定顽强?“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诚然,和平时期不需要拿着枪去冲锋陷阵了,流血牺牲的事情也少了,但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看不见的战场依然存在,对理想信念的考验一样严峻。

  

最突出的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政治上,不仅自己要明辨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而且要坚决同各种错误的思想和倾向作斗争。二是在用权上,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而不能用来“寻租”,用来谋取私利。在这两个战场上,有不少人是吃了败仗的,尤其是在用权的问题上。很多腐化堕落者在忏悔时常说的话就是,“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世界观出现了偏差”,听起来像是套话,但事实就是如此。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倒在金钱、美色等诱惑面前。

柳树的有用性。柳树有工艺价值。柳树材质轻,易切削,干燥后不变形,无特殊气味,可供建筑、坑木、箱板和火柴梗等用材;柳树的树皮含鞣质,可作器具和造纸原料。木材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和人造棉原料;柳木、柳枝是很好的薪炭材;许多种柳条可编筐、箱、帽等;柳叶可作羊、马等的饲料;柳树的树皮可作器具和造纸原料,柳絮可填塞椅垫和枕头;河柳枝皮的纤维可作纺织及绳索原料,枝条可编织提篮、抬筐、柳条箱及安全帽等。

柳树有环境治理价值。瑞典通过栽培短轮伐期柳树矮林(以下简称柳树矮林)获得生物能源,其造林地主要是农地,所生产的生物量在地区供热厂中用于联合热电生产。在生物能源生产的同时,柳树矮林还可起到清除污染物和治理环境的作用。近年来,瑞典已成功地将柳树矮林用于城市废水、垃圾沥出物、工业废水(如贮木厂喷浇原木后的废水)、下水道污泥和锯沫等处理,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来减少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和过多的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这个过程被称为植物整治。

柳树有药物价值。它是被认为是天地精灵之气所聚集,而产生的一种珍奇的树,所谓“含精灵而寄生”、“是精灵之所钟”。阿斯匹林是人类常用的具有解热和镇痛等作用的一种药品,它的学名叫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发明起源于随处可见的柳树。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在中药里,柳树入药亦多显功效。柳叶、柳皮、柳根可入药,除痰、明目、消热、防风。《齐民要术》有“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的记载。到了唐代又演变成插柳或戴柳圈驱邪避毒的习俗,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1有“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可免虿毒”之载。因此,后世多以清明节、寒食节插柳免虿毒辟邪。清代《宣恩县志》也载:“清明,插柳叶于门,簪柳于首,曰辟毒疫。”今陕西南部地区尚遗留有“柳枝鞭蝎”的民俗。柳树有园林价值。垂柳枝条细长,生长迅速,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人民热爱。最宜配植在水边,如桥头、池畔、河流,湖泊等水系沿岸处。与桃花间植可形成桃红柳绿之景,是江南园林春景的特色配植方式之一。也可作庭荫树、行道树、公路树。亦适用于工厂绿化,还是固堤护岸的重要树种。柳树种类多,容易杂交。杂种生长势和适应性强,易无性繁殖,可从天然或人工杂种群体内选择,通过无性繁殖,获得优良无性系品种。也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获取大量优质树苗。

柳树能遮阳成荫。夏天,柳树狭长的叶子从淡绿色变成深绿色,茂盛地生长着。柳树就像一把绿色的天然大伞,中午烈日炎炎,孩子都来树荫下玩耍,大人们也在树下在谈谈家常,喝喝茶水,下下象棋,打打扑克,享受着柳树给人们带来的凉爽。柳树无私地奉献着自己,为人们遮挡着炙热的阳光。

柳树是惜别之物。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年高考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与留谐音,并且颀生长柳条,如烟的柳色,仿佛离人不尽的别恨,人们就把柳当作情感的寄托物,产生了“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长此以往就把柳视为别离的代名词。《诗经》在《采薇》篇里描述一驻外士兵想起离家从军的情景,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不舍之情。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折柳枝》(又名《折杨柳》、《杨柳枝》)的乐府诗。《宋书·五行志》载:“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唐以后以诗咏折柳极为兴盛,如王之涣《送别》曰:“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孟郊《古离别》曰:“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李白《劳劳亭》曰:“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白居易《青门柳》曰:“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看看女人是不是具有柳树的这些特点?

毛泽东早就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做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做得到。连宇宙飞船都有女同志参与,还有什么是女同志做不了的。女总统、女首相、女总理、女副委员长等等,已司空见惯;女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女诺贝尔获得者已非神话。战争年代,妇女不仅要要为前线战士做饭纳鞋作衣服,而且要承担起耕地种粮等重任,因为青壮年都已经参军了,家里的重活不得不落到妇女的头上。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其中就包括了相当的女同志。《沂蒙颂》就歌颂了山东妇女用奶水解救人民子弟兵的感人事迹。

女人是家庭的支撑。如今女同志,不但白天要同男同志一样参加工作,下班回来后还要操持家务,教育孩子,并不比男同志轻松。碰上一些不自觉的男同志,不仅不承担家务,还在外吃喝玩乐,招惹是非,更有甚者,还虐待妇女,甚至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来。

女人的柔中有刚在我写的“女人柔弱吗?”一文中已经举例很多,在“柳如是是一位爱国的才女”一文中也做过阐述。这里不妨再举一例:重庆解放前地下党被捕人,叛变的全是男性,20位女性无一变节。出卖江姐等地下党同志的是重庆市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智。有人得出结论,女性无论对待信仰、友谊、爱情大都忠贞不渝。在关键时刻女人比男人更可靠。

苏东坡在解析坤卦时说过“夫物非刚者能刚,惟柔者能刚尔。”(一切事物,不是刚强的能刚强,而是柔弱的能刚强)这和老子告诉我们的柔弱胜刚强的原意也更接近。刚强只是你自以为的刚强,但这种刚强多不长久。反之很多你认为柔弱的事物,柔弱的行为,却是真的刚强。过去很多人总以为男人比女人刚强,女人像柳树一样柔弱,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何况柳树也并不弱。

毛泽东在《七绝·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中,“杨树”指青蛙所处的自然环境。在《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中,“杨柳”一语双关,既指杨开慧、柳直荀二位烈士,又指杨树、柳树两种树,特指洁白的杨花柳絮。而在《七律二首·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中,“杨柳”不仅仅是树木,更是新中国繁荣景象的生动写照。“杨柳”不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泛指柳树,与植物学分类中所说的杨树没有任何关系。

在延安时毛泽东与高扬文有一次交谈,他首先询问了高扬文的名字。高扬文回答说,名叫杨文。毛泽东微笑着说:“你的名字很好,‘杨柳、文章’。”顿一顿,他又说:“杨树、柳树都是好树种,特别是柳树,把树枝插到地下,就会生根成活。抗战胜利了,我们在延安的干部就要大批出去工作,你们要像柳树一样,不管到什么地方,就要到那里生根,和当地的干部、人民一起,把革命工作搞好。”

人生如树,树如人生。延安时期,毛泽东曾以柳树为喻:共产党员要像柳树一样,插到哪里就在那里活起来。在这方面女同志也许更有自己的优势。愿这个世界多一些“有心插柳”的人,也期望每个人都能生如柳树,做适应性、顽强性、有用性都很强的人。

年3月11日

附:本人年发表的“柳树的风格”一文

柳树的风格

年4月,在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的季节里,我极有兴致地游览了颐和园的风光,特别使我流连忘返的是那昆明湖畔的春柳,你看那微舒似花实叶的嫩芽,在阳光和湖水的照映下,泛出金黄色的光彩,令人心旷神怡。

我观察和喜爱柳树已经久矣。在我看来,柳树的身上有着许多极为可贵的品格:她坚强,柔中有刚;她谦虚,从不夸张;她灵活,富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样的品格,我想,对人也是很有启发的。

柳树在一些人看来好像是软弱娇嫩的象征。你看,她总是随风摇曳飘荡,显出一副弱不禁风,柔软无力的姿态。可是有谁不曾看到,在乍暖还寒的春季,在冰雪刚刚消融,大自然中许多树木还处于“眠而未醒”之时,柳树便迎着料峭的春寒生出星星点点的嫩芽。它那绿色的袅袅枝条,最早在大自然的舞台曼舞,向人们传递了春天的信息。毛泽东曾有诗日:“春风杨柳万千条”,画出了柳树作为“春天使者”的美好形象。与惧怕春寒的槐树、榆树、梧桐树等等相比,柳树不是更坚强些吗?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到了秋凉冬冷之际,其他树木都早早卸去了自己的绿装,真可谓是“万花纷谢一时稀”了。而看来弱不禁风的柳树,却依然载着自己的绿叶在秋风中荡漾,常常是最迟脱落的一个。在我的印象中,秋冬之际的柳树简直可以说是敢于同恶劣环境抵抗和拼搏的勇士。面对这样的柳树,我们能说她是软弱娇嫩的象征吗?不能!柳树所具有的柔中有刚、软中有硬的风格,不是很令人肃然起敬吗?

不仅如此,我以为柳树还有谦虚奉献的品格。你看,她长得愈高枝条垂得就愈低。人们送她以“垂柳”之称,可谓名副其实,恰如其分。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国一位著名画家兼作家在一篇咏柳的散文中也说过:“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杨柳,条条不忘根本。”柳树虽然没有姹紫嫣红,却满身披绿,生机勃勃。她从来不以鲜花来装扮自己,朴朴实实,自自然然。她可以说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人类,却从不夸耀。树干,纹理细致,可以造船、用于建筑;柳条,柔软细长,可以编织柳筐、柳斗、柳帽等精巧用具。据《本草纲目》、《滇南本草》等药书记载:柳絮可治黄疽、恶疮;柳实有化痰、止血的功效。柳枝接骨,我国伤科早有妙用。近代还发现,用柳入药,可防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对慢性气管炎和心绞痛也有显著疗效。另外,据说用柳絮填枕头,柔软清凉,对失眠和头痛的人很有好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柳树还能起到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气体的作用……柳树的价值远不止这些,然而她却从不炫耀自夸,这种谦逊自爱的品格,多么值得人们效法。

柳树的灵活性,她的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在所有的树木中也是佼佼者。据统计,现在种植的柳树约有一百九十来个品种,如垂柳、河柳、旱柳、祀柳、沙柳、黄花枷、长叶柳等等,她的适应性之强由此可见一斑。柳树还极易生长且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不择水土,不计条件,抗旱耐碱,不畏任何艰苦的环境,都能安家落户,茁壮成长。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四海为家,她用她绿色的足迹走遍海角天涯。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位画家兼作家说过:“剪一根枝条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棵大柳树。”毛泽东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赞美过柳树和松树,说柳树插到哪里都能活,一到春天,枝长叶茂,随风飘荡,十分可爱。他把柳树的这种风格称之为“灵活性”,认为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当具有这种品格。

对于正在攀登人生成才之路的人们,特别是青年们,效法柳树的风格是必要的。人生的路并非一帆风顺,它既有坑坑洼洼,又有甜酸苦辣;既有寒风若雨,又有悲喜交加。在生活的路途中,逆境常常多于顺境,痛苦常常多于幸福,正所谓成功与煎熬同伴,欢乐与痛苦为侣。当人们身处逆境或遭受痛苦之时,要想想在春寒秋凉中顽强生长和凛然不屈的柳树,学学她柔中有刚、软中有硬的性格;当你感到环境不利、人际不和、学非所用或在一帆风顺、高唱胜利凯歌之时,切勿忘记柳树谦逊的风格,不要停止不前和炫耀自己。

柳树,你值得人们学习的东西可谓多矣!

发表于年写作杂志和中国人才报

Warmspring

柳树

END

图文:刘军

思想交流阵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pgs.com/fsrby/722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